虢都上阳城遗址发现记

虢都上阳城遗址发现记

阳城建于虢国东迁之际,毁于假虞灭虢之后,是西周晚期重要畿内封国虢国的都城,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被发现的西周时期诸侯国都城遗址之一。上阳城遗址自 20 世纪 50 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开始进入考古学家的视野,到 2001 年 5 月上阳城宫殿遗址得到确认,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其间,老一辈考古学家做了大量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初寻

图①② 1957 年发掘的 1727 号车马坑

20 世纪 50 年代初,黄河的治理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负责下,经过与苏联政府商谈,决定将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 156 个工程项目中。1954 年 2—6 月,中苏专家 120 余人,行程 1.2 万余公里,进行黄河治理现场大勘察,最终选定了三门峡坝址。此项目于 1955 年正式立项,1957 年开工兴建。为配合三门峡水库等工程的建设,中国科学院和文化部联合组成黄河水库考古队,在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和安志敏的率领下,分成若干小组,在豫、晋、陕、甘进行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工作。1956 年冬,考古队在三门峡上村岭发现一座大墓,墓中出土的 2 件铜戈上都有“虢太子元徒戈”铭文,经和文献对照,推测这里可能是虢国的墓地。这次共发掘了 234 座墓葬、3 座车马坑,出土各类珍贵文物 9000 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田野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随着虢国墓地的发掘和认定,寻找“上阳城”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之后,考古学家开始依据文献资料调查寻找上阳城遗址。

图③ 1958 年 4 月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视察虢国墓地 1727 号车马坑

关于上阳城,史料记载较多,但都不确切 并互有矛盾之处。《左传》隐公元年,杜注:“弘农陕县东南有虢城。” 《左传》僖公五年,杜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汉书·地理志》:“陕,古虢国,有焦城,故虢城。”《续汉书·郡国志》:“虢都上阳在县东,有虢城。”《水经注·河水》:“河南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上阳也。”《舆地广记》:“陕县,故虢国所谓上阳也,故城在今县东。”上述文献为寻找上阳城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大致范围。1957—1958 年,黄河水库考古队根据以上文献记载的大致方位,在三门峡和山西平陆县做了多次调查和试掘,发现 2 处与三门峡虢国墓地年代相若的遗址。一处是山西平陆城北 3.5 公里处的盘南村遗址,一处是虢国墓地正南 2.5 公里的李家窑遗址。因盘南村过小,西周、春秋文化内涵贫乏,与历史文献记载的上阳城位置也有差距,因而排除了上阳城的可能性。而李家窑遗址不仅位于历史文献记载的方位和范围之内,而且有较丰富的考古收获,初步认定此处就是虢国的上阳城遗址。

发掘

上阳城遗址的发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57—1958 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发现虢国墓地之后,为寻找上阳城遗址位置而进行的调查和试掘,由安志敏先生带领的黄河水库考古队进行。这次发掘由于时间紧迫,发掘面积较小,仅在遗址南部开了 3 条探沟,并根据发掘的遗存和文化内涵初步推定此处为虢都上阳城的所在地。因遗址位于李家窑村,之后被命名为“李家窑遗址”,并于 1963 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① ② 1989 年上阳城遗址西南部发现的陶水管道

第二阶段是三门峡升格为地级市后,这一 阶段大致为 1986—1999 年,主持这一阶段考古发掘的是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宁景通先生。随着三门峡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这一时期的考古工作主要是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没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大面积发掘,但仍然对李家窑遗址及周围的考古发掘格外留意,试图找到有关上阳城的蛛丝马迹。这一阶段考古发掘与之相关的工地有十几个,主要有 :1987 年春,在配合崤山路建设时,在遗址的东北部发现了铸铜作坊区,发现有炼铜渣、炼炉烧土块、陶范及鼓风管 ;1989 年秋,在遗址中部粮食局办公楼下,清理出储粮窖穴 21 个;1989 年冬,310 国道拓宽时,在遗址西南部九孔桥北端,清理出 12 节陶质排水管道,总长达 5 米 ;1992 年春,在遗址西部崖底村学校的教学楼下,清理出陶窑 6 座。

排水管道

第三阶段是 2000 年 1 月到 2002 年 5 月。 从 2000 年 1 月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等联合在李家窑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考古发掘,这次发掘是在 1987 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带有针对性的寻找上阳城的发掘,发掘规模大、持续时间长、重要发现多。先是发现了残断城垣和护城壕,并在城内发现宫城遗址,之后又在宫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基址。这次发掘搞清了城址的基本范围和大概布局,使上阳城遗址得到了完全的确认。

主要收获

上阳城遗址从配合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零星 发现,到城壕、城垣及宫殿遗址的大面积揭露,初步摸清了上阳城的基本轮廓和范围,大致掌握了城内布局的总体概况,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城市布局、构筑特点、生产技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归结起来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铸铜作坊的发现。铸铜作坊位于城垣 内东北隅,发现于 1987 年修建崤山路时,具体位置在崤山东路路基下及两侧和河南省探矿四队家属区。发现有大量炼铜渣、陶范残块及陶鼓风管。虽然这些发现不能算是完整的铸铜作坊,但都是铸铜作坊的必备之物,结合虢国墓地 2 次发掘均出土大量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绝不会来自他处,说明此处必有完整的铸铜作坊。

排水管道

二是制陶、制骨作坊的发现。制陶作坊位 于城垣西墙南端外侧,即现在的市实验小学教学楼下。当初由于时间紧迫,在 4900 平方米的施工面积上仅发掘了 224 平方米,共发掘陶窑 6座,还有一些已经探明位置但尚未清理的窑址。这里陶窑不仅数量多,分布集中,而且保存较为完好,还出土有陶器成品、半成品以及烧坏的废品,陶窑附近还发现有大面积的活动面。这些发现足以证明此处是制陶作坊。制骨作坊位于宫城外东北侧,出土有数以千计的骨器成品、半成品和骨料等,并发现有铜锯、砺石等制骨工具。制陶与制骨是西周、春秋时期手工业的主要内容,制陶和制骨作坊与制铜作坊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西周、春秋时期,手工业者简称百工,王室乃至诸侯国的手工业作坊统一归属于专掌土木工程和手工业的司空掌管,政府为了管理上的便利,手工业作坊大多都设置在都城之中接近宫殿的地方。

三是储粮窖仓的发现。1989 年发现于市粮 食局办公楼下,共 21 个,它们大小不一,排列有序,密集分布在 30 平方米的范围内。每个窖穴的壁和底都经过防塌和防潮处理,是专门储藏粮食之用。根据西周、春秋时的“国野”制度,以国君为首的王室和贵族都居住在都城或都邑之内,再加上供养军队的需要,必须有专用的储粮之所。粮食窖穴在其他城址也有发现,如洛阳王城宫殿区以东发现许多战国粮仓,郑国故城宫殿区内有储存大批粮食的窖藏遗址。

2001 年上阳城遗址发掘现场

四是发现了城垣、城壕和宫城遗迹。2000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及河南大学文博系,共同对上阳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终于找到了考古学者孜孜以求的上阳城城垣及宫城。发现的城垣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 1000—1050米,南北宽 560—600米,周长 3200 米以上,由城墙和两道城壕组成。城墙采用大板筑的方法填土分层夯筑而成。宫城近长方形,周长 1350 米。在宫城墙基外侧也环绕一道与宫墙基本平行的壕沟。此外,还发现有一道东西长 160 米的陶管道横贯宫城中部,管道用子母口陶管依次套接而成,应是一种供水设施。这些重要发现使虢国都城上阳城得到了确证。

五是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2001 年再次发 掘时,又在宫城遗址内清理出大型宫殿基址,总面积 478 平方米。横贯基址中部略偏北有一条窄浅规整的沟槽遗迹,长 23.2 米,斜壁近平底状,内部堆积黄灰色淤沙土,极为纯净,底部有明显的水浸痕迹。此遗迹与夯土基址层位相同,恰处于基址之上,《考工记》中有“匠人建国,水地以县(悬)”的记载,因此该沟槽当属为了抄平夯土基址表面继而营建上部建筑而特意挖筑的具有“水准仪”性质的遗迹。宫殿基址的发掘使上阳城得到进一步确证,“水准仪”遗迹的发现反映出周代建筑的科技水平。

如果把上述不同时期发现的各种手工业作坊、粮食窖穴同城垣、城壕、宫城与环壕以及宫殿基址等遗迹点纳入到同一个平面空间,可以看出当时手工业作坊分布的基本情形和以城西南宫殿区为重心的布局形式,这些相对完备的配套设施已经完全满足了诸侯国都城的需要,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诸侯国都城遗址。上阳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都城发展、演变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松林为三门峡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Hash:6a2af1f7e67bc40661a249c23b3ca660e4ee7060

声明:此文由 大众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