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匠作 | 一脉清流系乡愁,八景重塑齐河魂(一)
导读
水是城市的灵气所在,赋予了城市的灵动。“风柔自觉轻衫便,山近微嫌湿翠多。日暮大清桥畔望,一丛春树拥齐河。”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七绝《大清桥》,道尽了当年大清河的风流美景。但随着历史变迁和地理气候变化,特别是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周围景观被黄水黄沙覆盖,从齐河县中心城区穿城而过的大清河,仅剩灌溉排涝功能,文化元素一片空白,不复昔日风采。因此,在大清河风景区规划建设中,如何将传统山水观与现代营造技术相结合,延续齐河的历史文脉,恢复齐河往日的荣光,是工程成功与否的核心关键所在。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民国《齐河县志》记载:“大清河,济水也,在县城东半里,亦谓之盐河,以其为济南盐运河道也......”。大清河南北向穿城而过,引出了历史,带出了现代。如今,黄河支脉的这曲清流,正顺势待发......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2015年,齐河县决定启动大清河生态修复文化工程,重现“齐州八景”等积淀齐河历史文脉和时代特色的宝贵遗产,将之作为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河于民的重点民生工程。
大清河风景区实景
九地国际凭借十数年的专业治水经验和丰富的城市旅游风貌提升项目实践,在“齐河大清河风景区总体规划”项目全国竞标中一举夺魁,助力齐河打造既有传统城市文脉,又有现代化时代特征的个性之城、特色之城。
齐河城区实景
齐河马集黄津湾实景
我们需要为这条河流做些什么
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民俗
人文与民生、旅游与文化
以何着笔,以何为重
我们只需回归
回归我们的乡野
回归我们的自然
回归我们的记忆
回归我们的情感
回归每个人心中
我们以何回归
太古无法,太樸不散
太樸一散而法立矣
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也
从历代关于济水的山水绘画中寻找设计载体,再现“八景之齐”,展现齐河如国画般山水意境的秀美画卷
八景之齐在召唤
一城八景,往往能将
四时之景、民风民俗、古事古迹
尽收其中,八景即是这一画
《齐河县志》记载的齐河八景的山水画卷
齐河老八景,初识于齐河县志,八景即为:泰山南峙、长岭东环、济水左绕、文庙古槐、官堤荫柳、渔舟唱晚、寒沙栖雁、隐城蜃气。
大清河风景区规划效果图
【有七律云】
咏齐河八景
泰山南峙傲苍松
济水左绕沿岸绿
文庙古槐寒蝉鸣
官堤阴柳飞花絮
渔舟唱晚夕阳红
寒沙栖雁思故乡
隐城蜃气生幻影
第一景为“泰山南峙”
大意是说,泰山雄踞于齐河县的南边(应是偏东南),从齐河可以眺望。只见泰山群峰飘渺,矗立在天边。特别是在天气晴朗的的时候,站在高处远望,更是一番雄伟壮丽的景象。
第二景为“长岭东环”
是说齐河县的东面,大清河(古济水)左岸,有一条长长的土岭,如巨龙迤逦绵延,望之如图画一般。这条长岭,后来有专家通过清华简(战国简)初步考证,很可能就是第一条齐长城的遗迹(见《齐河历史文化概览》)。
第三景为“济水左绕”
是说古济水绕着齐河县东面流淌,是齐河县的东部边界,其风光之美,可以和古时著名的的濠水、濮水一比。
第四景为“文庙古槐”
是说齐河城内的文庙中有数株古槐,是千年以上的古木,其状如虬龙一般,望之使人油然想起树木树人的道理。
第五景为“官堤荫柳”
是指当时在城南至城东大清河(古济水)边的大堤上(因官方出资修建的河堤,所以叫“官堤”),绿柳成荫,自成一景,甚至可以与皇城长安的灞河柳岸、辋川胜景相媲美。
第六景为“渔舟唱晚”
也是指城东的大清河风景。当时大清河还是一泓清波,水面宽阔而平静,打鱼的小船在清波上缓缓轻荡,每至傍晚,渔歌互答,船影绰绰,犹如使人恍惚间置身南方的湖泊之滨。
第七景为“寒沙栖雁”
亦是指城东面大清河景观,特指大清河岸边有许多小沙洲,每逢深秋,南飞的大雁常在沙洲上栖息露眠,成为齐城的又一风景。
第八景为“隐城蜃气”
此景并不在齐河城周边,而在距县城之北三十里之外的一个村庄。此村名为柳行店(今名柳杭店),当时每逢清早的时辰,站立村旁面西望去,曾看见掠地云雾之中出现过城市街市的奇幻景象,即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大海上和沙漠中常有海市蜃楼的奇景出现,在平原上出现海市蜃楼的景象,笔者仅见于齐河方志。
九妹评话
大清河风景区的恢复建造不同于以往的河流生态整治,更多的是对文化传承使命的探索。该项目以中国传统自然山水世界观重塑“齐州八景”,营造都市山水田园,再现了古时齐河县城的旖旎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承和弘扬了传统山水观应用于现代城镇建设中的文化使命,真真切切地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最大的自然福利、文化体验及精神享受。
Hash:a1ef0dcdf51fbe8c31fa281395654d86f7877d6e
声明:此文由 九地国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