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村寨干竹河村经过几年发展,你可能认不出来了!

最近几年

在州国土资源局以及三峡集团的帮扶下

普米村寨干竹河村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收入提高了

小康的路越走越宽阔

如今,走进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干竹河村,干净的水泥路面,错落有致的太阳能路灯,一栋栋碧瓦白墙的普米族特色安居房,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独具普米族特色的墙体画……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

干竹河村位于兰坪县金顶镇北边,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有401户1775人,普米族占总人口的70%,是以普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适合种植荞麦、芸豆、燕麦马铃薯等农作物。

群众住上了好房子

多年来,干竹河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滞后,增收渠道单一,群众的生活较为艰苦,居住条件简陋。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村民的美好梦想。

“以前,下雨村里到处是稀泥巴,走路不好走。现在修好了水泥路,还有了太阳能路灯,路好走了,晚上出门也不需要点火把、照电筒了。”下干竹河小组村民和明元说。

和明元告诉记者,原来他家住在干竹河边,雨水季节河水大,有时河水冲到房子和牲口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光靠自己的家庭条件无法搬迁建新房。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州国土资源局帮扶了6万元的建房资金,加上三峡集团帮扶普米族的安居房建设项目,建起了普米特色的民居,修建了围墙,即安全又舒适,院子里还栽种着盆景,充满宜居环境新气象。

自挂包干竹河村以来,州国土资源局通过实地调研,召开群众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结合群众居住条件比较差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地质灾害避险项目27户,投入162万元。2016年度三峡集团帮扶人口较少民族精准脱贫项目,共投入帮扶资金资1300万元, 实施建设安居工程295户,村内道路硬化5000㎡,太阳能路灯30盏,完成普米族特色民居美化亮化工程,切实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

去年以来,州国土资源局完成了干竹河村岔道河段和干竹河石头箐段泥石流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800多万元。通过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实施,减少地质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特色产业促发展

“去年,州国土资源局给我家芸豆种子50斤,芸豆种子质量好,去年栽了2亩多,卖着2000多元,计算经济价值比种包谷多收入400多元;今年我家栽了3亩多,长势比较好,按照3元1斤计算,估计能卖着4000元左右。现在房子已经盖好了,再养点猪、羊,丈夫打点临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下干竹河小组熊育珍说。

挂钩干竹河村以来,州国土资源局积极探索帮扶方式,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结合当地地理气候,土壤结构等发展适应本地的种养殖业。去年,州国土资源局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发展芸豆产业,为256户农户提供了优质芸豆籽种12800斤,种植面积为276亩,年底收入达25.6万元;发展马铃薯产业,为112户农户提供了优质脱毒马铃薯籽种56000斤,种植面积为500亩,年底收入23.5万元;安排客土改良92户600亩,年底收入达15万元;项目实施后,平均每户可增收约750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今年,全村芸豆种植面积450多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路子。

此外,干竹河村草场宽阔,海拔、地理气候适宜黑山羊养殖,村里利用三峡集团帮扶普米族项目资金,投入144万元,发放黑山羊1440只,不断发展壮大黑山羊养殖规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特色养殖促增收

在上干竹河小组,记者看到不少农户家房前屋后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蜂箱,不计其数的中华蜂 “嗡嗡嗡”地飞进飞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家不要建档立卡户,靠自己都能脱贫致富,我家种了花椒20多亩,大部分已挂果,去年卖着1万多元,今年预计能卖近2万元;养了中华蜂50多箱,去年卖着3万多元,今年预计能卖4万多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一样能发展致富,日子也会一天比一天好过。” 正在搭理蜂箱的上干竹河小组村民和灿平说。

养蜂是一项不占耕地、不产生污染的家庭养殖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一项适于山区脱贫致富的养殖业。干竹河村森林覆盖面积大,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目前,全村共养殖蜜蜂1000多箱,收入达80万元左右,成了增收致富的又一新路子。

通讯员 罗四肥

Hash:fc48dafa87d502a3dc35ed2add9279bfc0fb23a8

声明:此文由 怒江广播电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