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螳螂川畔的百年石龙坝,中国第一座水电站

百年石龙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

昆明滇池下游水系的螳螂川河畔,有一座外形并不起眼的小水电站,悠久的水轮发电机、斑驳的青墙瓦黛,四面八方无不透露着沧桑之感,它就是中国的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

文物级的水电站

水电站曾险些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

弹指一挥、百年已过

如今它依旧为城市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已累计发电超过10亿千瓦

作为文物级的水电站

它的背后究竟还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快来一起探究吧!

外压促成的水电站

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的诞生,其实并不是由中国人自主发起,而是为抵御外来法国经济入侵的民族举措。

1908年,法国人以滇越铁路建成需用电为借口,胁迫清政府允许他们在螳螂川修建水电站。

当文书转到云南劝业道道台刘岑舫手里,这位主管全省经济事务的官员即刻便看穿了法国人的企图:得到了滇越铁路,又妄图染指云南电业,好进一步控制云南经济命脉。

滇越铁路

随后他找到刚上任不久的云贵总督李经羲,主张“实业救国”,认为“办电之事,我滇人如不速办,或有我先,势不利权外溢!”李经羲考虑之后,回复了同意建站的批文:“仰云南劝业道查案核明,详候咨部注册给照立案可也。”并规定:“从今起,二十五年内不许外人来滇办电。”

石龙坝水电站的建造,不仅为云南抵御了外来经济侵略,也为地方民族工业独立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排除万难终得圆满

水电站虽已决定由国人兴建,但预估的建设费用高达25万银元,官府很难独立承担,贴出告示欲集资,可办电于中国是史无前例之事,故半年都无回音,修建陷入了僵局。

刘岑舫接手办水电的事宜后不久的1908年岁末,昆明街头贴出这样一纸告示:

各商号市民均请注意:

有法人企于我滇池出口之螂川办电,为吾国吾民之利权所在,为壮我民族之实业,经与云贵总督府初议,拟由本省官商合资自办。兹鉴政府财力所限,如愿意入股集资者,不分卑贱多寡,望即与劝业道索函取章共促办电早成。

好在刘岑舫灵光一闪,找到了当时云南最大的商户王筱斋,也许是老父王炽生前有所交代,王筱斋答应出面领衔,成功联合到其他19位云南富商,一同成立了云南耀龙电灯有限公司,水电站的修建才开始有了眉目。

修建途中还遇到了水电机器运输困难、各大洋行报价太高、内技术人员不足等大量问题,但都一一被克服。最终历时21个月、耗资50余万银元,于1912年5月28日完工,建成了石龙坝水电站。

公司的股份明确规定“不得售与非中国人”,弘扬着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石龙坝不仅开创了中国水电之先河,也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

小水电站的大作用

水电站建成后,昆明开始陆续出现自来水、五金加工、造币等用电工厂,市民第一次用上了电灯,农业方面开始逐渐摆脱繁重的人力,而使用机器代替。

与此同时,水电站还肩负着调节滇池水位、防洪抗旱、灌溉农田的使命,水电站让昆明向工业化、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也使昆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量提升。

冬至节气知多少

但要说石龙坝水电站最流芳百世的事迹,还莫过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抗战期间,日军飞机多次对昆明城区进行轰炸,昆明仅有的两座火电厂被炮弹炸毁,石龙坝水电站成为昆明地区唯一的发电站。

图|抗日战事吃紧时,石龙坝水电站发的一部分电专供海口兵工厂造枪、造子弹用。图为驻守官兵和电站员工合影留念。

据史料记载:光是昆明海口第51兵工厂在1941年至1945年用电生产、修理的各类机枪、火炮数量就近5万,制造的军工杂件更是难以计数,昆明上空拉响的防空警报,靠的也是水电站发出的电,可以说石龙坝水电站是抗战前线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援。

云南书法家和启圣为石龙坝所书对联

上联:

“电站虽小历史悠久开中国水电之始”

下联:

“水池不大成因奇特记东瀛入侵之证”

横批:“飞来池”

如今,石龙坝水电站依旧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但它也作为石龙坝水电博物馆活跃在众人眼前。

BOWUGUAN

它百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我国民族水电、工业事业光辉又璀璨的一页,也是一本最好的、最生动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教科书。

石龙坝水电博物馆

希望这座“活着的博物馆”能让更多人了解水电得来的不易,了解历史发展的崎岖,珍惜当下,不负未来。

Hash:a5d4c925bdc15751ca7d89e58e5de0fbecd5c47a

声明:此文由 昆明范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