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先知穆罕默德后裔,也是云南省“第一任省长”

撰文|白水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 ,元代塔吉克人(元朝统称回回),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今译作“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原籍中亚不花刺(今乌斯别克斯坦布哈拉),为云南省第一任“省长”。

△赛典赤·赡思丁

在担任云南省“省长”期间,赛典赤对云南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因此,在其死后,元朝廷追封其为“上柱国、咸阳王”。赛典赤修建的松华坝水库至今仍哺育着生活在昆明的人,昆明的忠爱坊就是为纪念他而修建。关于忠爱坊的修建,值得一提的是,赛典赤是元朝命官,推翻元朝的明朝却为他建了忠爱坊。

△忠爱坊(最早版本的忠爱坊)

赛典赤一生传奇,功勋卓著。但是,本文志不在聊其政绩,而是想详说其身世。据考证,赛典赤身世极富传奇色彩,除了是他本人以外,他还兼具其他四重身份——

第一重:先知穆罕默德后裔

据《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中记载:“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裔。其国言‘赛典赤’,犹华言‘贵族’也。”用白话文说就是:赛典赤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不花刺语中的赛典赤跟汉语中的贵族是一个意思 (别庵伯尔就是伊斯兰教的至圣先知穆罕默德。据《赛氏总族牒》记载,唐玄宗称穆罕默德为“别安白尔皇帝”),乌马儿在阿拉伯语中是长寿的意思。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对赛典赤·赡思丁的身份还有所怀疑,没关系,这里还有更详细的记载,与赛典赤同时代的波斯史家、伊利汗国宰相拉施特,在其巨著《史集》中记述了赛典赤家族。但是,在这里,赛典赤·瞻思丁的名字叫做“赛义德·阿札勒”。据回族学者白寿彝考证,“赛典赤”就是“赛义德”的音译。“赛义德”这个称号代表着一种身份。《世界征服者史·译名对照》里对它的解释是:“赛义德,一种尊贵的称号,指阿里经忽辛传下来的后人。”这个阿里来头很大,阿里是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丈夫,伊斯兰史上大名鼎鼎的第四任哈里发。忽辛则是阿里和法蒂玛的第二个儿子,如今被普遍译作“侯赛因”,而他的后裔被称为“赛义德”,以区别阿里长子系的“谢里夫”家族。也就是说,赛典赤家族是伊斯兰教至圣穆罕默德女婿阿里次子侯赛因的后代!

故,赛典赤·赡思丁为先知穆罕默德后裔。

第二重:云南省“第一任省长”以及“全国省长之父”

赛典赤·赡思丁作为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在中亚不花刺家世显赫,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定居终老,再也没有回到他的家乡呢,这里就得提到伟大的成吉思汗了,据《元史》记载,1219年,成吉思汗大帝远征西域,赛典赤率领千骑人马,带着各种珍贵的宝物去归顺他。那时,赛典赤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但还是被成吉思汗编入卫队中,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一直到他63岁时还没退休,实际上,从63岁开始,赛典赤铸就了他不朽的一生。

赛典赤63岁时,元世祖忽必烈派他前往云南抚治,目的是让他改变云南动荡不安的境况,赛典赤确实做到了。忽必烈统治初期,中央行政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不过行省在当时为一临时机构,在那时,云南也是一个行省,赛典赤到云南之后,将行省这一机制确立下来,后来引全国效仿,故称赛典赤为云南省“第一任省长”,他还有一个称号“全国省长之父”。

赛典赤抚治云南、建设行省、政通人和、迁昆明(原省会在大理)、关注民生兴文重教,兴修水利。现昆明上游最重要的松华坝水库之坝(松华坝水库是昆明城区的饮用水水源),就是肇始于赛典赤。赛典赤去时,昆明老少痛哭连日,元朝廷追封其为“上柱国、咸阳王”,以示隆礼,赛典赤葬于松华坝水库,今昆明五里多小学有其衣冠冢,不时有人前往瞻拜凭吊。

三重郑和六世祖

据相关调查资料证明,赛典赤后裔遍布云南全省,如回族中纳、哈、忽、赛、沙、速、拉、丁等姓的人,基本都是他的后代。据考证,赛典赤为郑和之六世祖,郑和的曾祖父拜颜是赛典赤第五子的长子,后来,郑和的祖父从母姓,改姓马。

第四重:周恩来先祖

还有一条值得一提的消息,据周总理的卫士韩福裕说,在1952年冬,周总理曾对韩福裕说过这么一句,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兰系统,不知是哪一代。又据周恩来侄女周秉宜《周恩来始祖迁浙新考》中考证,赛典赤为周总理之先祖。不过周秉宜女士没有透露,为何周总理祖上会改姓周。

赛典赤的一部分后裔生活在云南玉溪通海纳家营,他们至今仍保留着700年前的信仰、语言、饮食习俗、以及服饰。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Hash:ecd74beaba80a1ddef44308e93e9876e35c6baf5

声明:此文由 是非娱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