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最大中心塔柱窟具有哪些功用和特点?
在中国佛教造像史上,北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北周初年,明帝崇信佛教,他延请名僧,广度僧尼。但是到了武帝时期,则重儒术,信谶纬,并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下令罢佛道二教,令沙门道士还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由于武帝的灭佛,中原大地并没有留下更多的北周时代的佛教遗迹和佛教造像。然而在远离京洛的敦煌,灭佛运动大约在十年后才波及敦煌。其时敦煌城东的阿育王寺和大乘寺被毁,莫高窟的造窟建寺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敦煌毕竟地处边陲,废佛洪流波及敦煌已成弱势,现仍然保留了16个北周洞窟,其中莫高窟428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
由于没有留下任何造窟题记或发愿文,因此无法准确判定莫高窟428窟的开窟年代,但根据东壁南侧供养人比丘庆仙的题名和藏经洞出十文献推测,该窟大致开凿于建平公于义出任瓜州刺史期间的保定、建德年间(公元572~577年)。洞窟规模宏大,面积竟达178.38平方米,供养人画像有1198身。由此可推测,该窟是建平公于义与敦煌及其周边百姓共同创建的一个大窟。
1-6-1 释迦造像一铺
龛内塑释迦佛倚坐像。释迦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并塑出层层叠叠的下摆,僧祇支上系带。龛外塑胁侍菩萨。龛柱作束帛形,龛檐画忍冬纹和火焰纹。
北周 莫高窟438窟 西壁
1-6-2 弟子迦叶
塑像紧贴龛壁,是莫高窟最早的迦叶造像。迦叶消瘦的身形、眉间的皱纹以及突显的胸骨,体现了苦行僧的艰辛,天真的微笑又流露出一个老者的乐观和豁达。
北周 莫高窟439窟 西壁
1-6-3 胁侍菩萨
菩萨面形丰圆,嘴角略带微笑,眉宇间露出孩童般的稚气。从开裂的颈部可以看出头部原为模制。
北周 莫高窟438窟 西壁
洞窟的平面呈方形,前部凿出人字坡天井,后部开设中心方柱,方柱四面开龛。塑像的色彩鲜艳,很明显经过了后代重新妆彩,但是在造型上却基本保留了北周时代的原状。四面龛内外的塑像大致相同,以东向龛内外的塑像为例,龛内塑结跏趺坐如来像,龛外以树木枝条为骨架塑出双树,表示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就佛道。释迦牟尼像身披通肩袈裟,胸襟广开,僧祇支自左肩斜披右肋,无系带。最大的特点是,袈裟的末端不似早期如来像抛向左肩(身后),而是搭在左前臂上。这种袈裟末端结于左前臂的造像还见于432窟(西魏)、439窟、442窟、290窟、297等窟。而在中原和南方地区,这种形式的造像早见于四川博物馆藏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铭佛坐像和云冈石窟的16窟、5窟、6窟、11窟、13窟以及龙门石窟的莲花洞等石窟,麦积山石窟中也比比皆是,说明了这是传自中原地区的一种新的造像形式。龛内两侧塑阿难、迦叶二弟子立像,皆内穿僧祗支外着袈裟。龛外树下塑菩萨立像,均头戴宝冠,上身赤裸,肩披天衣,下身着裙,趺足立于莲台之上。
1-6-4 中心塔柱造像
此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正面开圆券大龛,内塑释迦说法像和弟子阿难、迦叶。龛外浮塑双树和胁侍菩萨,表示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说法。其他三面的造像与正龛大同小异,造像的色彩为后代重新妆彩。
北周 莫高窟428窟
北周时代的造像特点是,主尊造像的袈裟下摆厚重而繁缛,可从中观察到内外两层。僧祇支有斜披和交叉式两种,其中以前者为多。有系带和不系带两种,以系带的居多。在造型上,大多面形方圆,头大而身短,两肩平直肩头浑圆。虽然两手大多已失,但从扬起的右掌和略见下倾的左臂看,原来应该作施无畏印和与愿印,也是自北魏以来主尊造像的固有印相。菩萨像的天衣或呈“X”字形穿环于腹前,或披肩绕臂于腹前作双U字形,但天衣末端却恢复了北魏期旧有的表现形式,没有了西魏时期那尖锐的三角形。此外,在主尊像的两侧还出现了弟子像(290窟、297窟、439等窟),从而构成了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尊像。弟子像侍立在佛的左右,多数在佛的左边塑老者迦叶,右边塑少年阿难,在许多造像身后的龛内还画弟子像八身,以绘塑结合的形式共同表现释迦和他的十大弟子。
敦煌之最★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
莫高窟428窟是北周的代表性洞窟之一。前室窟檐已毁,南、北、西壁尚存,绘有五代时期的壁画,甬道上绘有曹议金父子的供养像,说明前室在五代时曾重修过。主室保存完整,宽10.8米,进深13.75米,总面积约为148平方米。窟顶前为人字坡,后为平棋顶,后部中央是方形中心塔柱,宽2.5米,高达5.7米。塔柱四面各开佛龛,彩塑佛、菩萨等。四壁未开龛,全为壁画,且均为北周时期的原作。此窟堪称莫高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心塔柱窟。
1-6-5 影塑千佛
窟内四壁上层贴影塑千佛1098身,是莫高窟保存影塑千佛最多的洞窟。千佛为模制,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作禅定印。右上方留有书写佛名的榜题。袈裟以白、红、青、黑四色有规律地重复渲染。
北周 莫高窟428窟 北壁西侧上部
1-6-6 释迦牟尼与弟子阿难
释迦牟尼着红色通肩袈裟,质地厚重,袈裟的衣角呈三角形,以阶梯式的手法塑出衣纹。在龛内两侧,依壁塑弟子阿难和迦叶,聪明的阿难和老成的迦叶被塑造得活灵活现,欲脱壁而出。
北周 莫高窟290窟
中心柱东向龛内
1-6-7 胁侍菩萨
菩萨戴花冠,面形丰圆,两臂修长。披天衣,上身赤裸,着裙。以白色表现肌肤,红色染裙,青色描绘天衣以彩绘的形式表现天衣末端部分。
北周 莫高窟290窟
中心柱南向龛外西侧
1-6-8 神王
神王人面而竖两角,肩生羽翼,带腕钏项饰,胸腹部画旋毛,手生四爪,足分两趾,奋臂凌空飞翔,护卫佛法。
北周 莫高窟297窟
西壁龛楣北侧
1-6-9 弟子迦叶
迦叶眉头紧蹙,两眼深陷,面带微笑,启唇欲语。生动的表情和概括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塑匠的造型技艺。眉上的皱纹和颈下的胸骨用土红色描绘,衣纹用阶梯式的手法塑造。
北周 莫高窟297窟 西壁龛内北侧
本平台旨在传播佛的正能量,从佛教的事物、僧人传记、佛经等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中国千年佛教文化。此文出自《解读敦煌●敦煌彩塑》。
感谢您阅读此文,阿弥陀佛!关注微信公众号“儒释道手札”,可以有更多的精彩。
Hash:29b7aef7b6e3f3db00848c51d9a65e3d57511064
声明:此文由 网上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