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坊街,散去香甜的街坊……

西安北门里西侧的一大片区域,纵横交错着许多条街巷,它们大多不是很宽,但历史悠久。街巷边,是密密匝匝的老式居民区,间或出现两三家单位。

糖坊街,便是这片街巷中的一条。

明清西安词典》

糖坊街为明清西安城街名,在原唐城太极宫处。唐末改筑长安城时,被划到城外。明初向北扩建府城后,又进了城,形成居民坊。

而这条街之所以得名糖坊街,正是因为它的商业经营。相传,明清时,这条街上有几家熬麦芽糖的糖房相对集中,人们便依据街道的这个特点以“糖坊”来称呼它了。这些糖房延续经营若干年,直到民国时期,还能见到一些。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糖坊街是一条生产甜蜜的特色街巷。

糖坊街里卖的灶糖还有一个大用处,就是祭灶。民俗说:二十三祭灶官。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每户人家一年的善恶,于是,老百姓为了让他多说自家好话,就会在这天祭灶,给灶王爷供上灶糖等供品,因为灶糖是不仅甜,还黏性大,让灶王爷吃了要么嘴巴甜,多美言几句,要么把嘴粘住,不让他在天上说坏话。

流传百年的民间传说,虽有些离奇,却浸润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人情味儿满满。如今的糖坊街,依旧位于北门里,它东起北大街,西至药王洞东口,长约四百米。听名字,依旧让人觉得它和“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沿街打听,除了个别高寿老人能隐约讲出昔日糖坊街上经营“糖营生”的岁月片段,大多数人对它的得名和那些曾经开在街边的糖房知之甚少。

在街临四坊的闲谝中,我们偶遇了谨言慎行的康智义老人,前两天,老人家刚刚作为侄孙辈,受邀参加了西安红会医院建院106岁华诞,这缘起于老人的爷爷康毅如先生。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身为陕西辛亥革命同盟会的发起人,康毅如曾奔走在各战区,邀集西安医务界人士,组成“红十字战地医疗救护队”,在历次血战中,“慈悲为怀,毅力救济,厥功甚伟”。1911年10月24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初三),红会医院成立时,康先生将自己的官邸捐给红会医院。作为西安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公立医院,百年之后,首任院长康毅如的雕塑被永久安放在红会医院门诊楼前。

提及这段家史,年近七十的康老并不愿多言详述,但身为老门老户,老人对糖坊街的名字由来有另一番解读。“糖坊”通“唐坊”,意为唐代里坊,在过去糖坊街是一个流水线制造皮革、马鞭、马鞍的繁荣集市。

随主人长途跋涉的马儿马掌磨损较为严重,常能看见宾客落脚于北门外的客栈,带着马儿来糖坊街钉马掌的热闹情景。糖坊街皮房的手艺人技艺高超,制作出的皮具名气很大,他们卖出的鞭梢子吆牲口时抡起来声音清脆响亮,以至于外地挽具市场上人们挑选皮具时都会问“是不是糖坊街的”。据传,这里的皮房从明代就有,一直相沿到清代至民国年间。

大约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街头最后剩余的十来家皮作坊才迁移走。所以,现在向糖坊街一些60岁左右的老人打听,他们或许对糖房知之甚少,但对这些皮具店印象颇深。

解放后,糖坊街两边有许多居民房。这些居民房,从外观上就能轻易分辨出谁家富裕谁家贫穷。据街坊们回忆,当时,有钱人家的房子很气派,有高大的门头、房檐,门口有上马石,有的还有拴马桩。而穷人家就是破旧的铺板门,没有宽大的房檐。

在后来的城市发展中,这些房子自然也经历了变迁,现在糖坊街两侧的居民房,大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改造建起的。

沿街溜达,驻足一家冷清的流动便民修车点,看师傅娴熟的手艺,该是在这里修车有年头了,细问果不其然。1963年出生的李师傅在糖坊街摆摊儿修车四十多年了,过去一个月能挣两千多,现在七八百算好的,生意不好干,勉强顾生活,有时唠唠嗑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当年李家老爷子入伍从军彭德怀部队,复员退下后来到糖坊街,这一住便是一辈子。家中还有一个脑瘫的哥哥常年卧床,儿子因为精神残疾始终不能自理,老伴儿在公益岗执勤贴补些家用……可这些生活的艰辛在李师傅轻描淡写的描述中,似乎习以为常,哭一天笑一天,日子总得继续过,似乎是这么个理儿。闲谝中,有老街坊推车儿过来补胎,三下五除二李师傅便修补好了,手一摆分文未收便作罢,这是他今天第一单生意,"都是老邻居,又是小毛病,不值当收个钱。"

也许他看开的,不仅仅是钱,还有生活。在李师傅摊位的不远处,糖坊街71号,还坐落着西安市最早的一座天主教堂。

据载,这座教堂是明天启五年至六年(即1625年至1626年),由来陕西传教的金尼阁修建。1627年,汤若望神父接替,建成“天主圣母堂”,后改建为“崇一堂”。教堂东边是西安市第二医院,市二院的前身正是教会医院,上世纪四十年代改名为安多医院。1951年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西安市第二医院至今。

以往,天主教堂的对面曾有一所育婴堂,旧时英国传教士来中国开设的,与天主教堂相呼应,收容没人养育的弃婴、残婴。如若,贫穷人家的小孩难以抚养,家人便将小孩通过孤儿院的小门口将孩子放下,小孩也会随着滑梯滑下来在竹篮中。篮中落小孩,铃铛响,这样的设计让孤儿院能及时的发现孩子。大约解放后,育婴堂改名为解放育幼院,由政府接管。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搬到了太乙宫,经历了不少变迁,后续不得而知。

曾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到处都留下历史的印记。沿糖坊街走到紧西头,便可以看见八一街小学,但糖坊街上的老住户还是习惯叫它雷神庙小学。因为这所学校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重修的雷神庙原址上建立的,校园里至今还完整保留着雷神庙最后一座殿堂——万阁楼。青砖黛瓦的万阁楼巍然岿立在校园操场一侧,古意盎然,见证了这所小学的历史渊源,更化作小学生童年记忆里的一道风景

后来“文革”中,街巷改名立新街,意思是对雷神庙要“破四旧,立四新”,药王洞街改名为八一街,小学改名八一街小学,后来药王洞恢复了原名,而学校还叫八一街小学。

在学校门口的一家小书店里,小编听闻了雷神庙小学的历史渊源,也有幸熟络了店主王红。老师出身的她,当年离职之后,源于心底对学校情结的割舍不下,便在家门口开了这家小小的书店,自己女儿也曾就读于八一路小学。十八年来王红有一个坚持——只卖正版书,虽然利润很薄,却有一种莫名的责任和使命感,寒来暑往,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小学生。

追问起学校缘何会建在寺庙里?据闻,在古代寺庙和学校是互相依托存在的,寺庙的殿堂可做教室,庙产收入可作老师薪酬,而随着学生就读,附近居民自然也会给寺庙多一些香火。

旧长安志记载,清末废除科举,全国兴起办学热潮,作为西北文化重心的长安,原有的社学纷纷转为初等小学,仅在宣统年间,长安已建立了232所初等小学,这些小学大多都是依当地的庙宇祠堂而建,很多正是今天仍分布在西安城乡的小学的前身。由此可以想象,今天的西安,像八一街小学这样保留寺庙遗迹的小学校一定还有。有趣的是,像这样将学校设立在寺庙里的传统,如今仍可在柬埔寨缅甸等一些亚洲国家看到。

这也许就是保留历史遗迹的价值,它的存在,记录着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过去,带人们回到那些过往的岁月。曾经聚集在糖坊街两侧的糖房、皮房、教堂、医院,都曾是糖坊街的见证。它们的消失与变迁,带走了糖坊街的许多故事,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而生活,还在继续。

(转自:西安网V)

Hash:2f65ab012cfc21f7ae96ff6a106f4ccffcfb7e32

声明:此文由 悦享莲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