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走一趟皮市街,90%的苏州人都会糖分超标

在古老的苏州城中心内, 有一条人流量密集的街道;它因花鸟工艺品市场而闻名。同时,它也是一条“超甜”的美食街,苏州人喜爱的糖粥、糕团、赤豆糊圆子,在这里都能寻觅到。它,就是皮市街

这条街全长仅千米,

但自宋时就以销售各种皮货文明。

如今,这里没有皮具了,

却拥有苏州最有名的古玩市场,

苏州最好玩的花鸟市场,

还是苏州最甜最好吃的一条街!

这碗糖粥传到潘玉麟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

老夫妻俩在这摆摊也有40来年。

解放前,潘家是在苏州玄妙观小吃街上卖糖粥的,那时候用的是 骆驼担。前头一大锅粥,后头是一只炉子烧着一锅水,担子上还有碗柜、抽屉等,最特别的是前面有一竖着的竹梆。

挑担人边走边敲竹梆,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大家一听这竹梆声,就知是卖糖粥的来了。

于是就有一群小孩子们开始唱童谣: “笃笃笃,卖糖粥……”很多老苏州人的童年就是听着这样的童谣长大的。

潘玉麟的糖粥和那时候骆驼担上的味道一样好,米粒开花稠滑如凝脂,赤豆糊细洁鲜甜,桂花怡人幽香,一口就甜到心底。

每天12点半左右,老两口就出现在皮市街上,老式的桌椅、2桶赤豆粥、1桶糯米粥……以及排着长队的食客。

到了周末, 上海杭州无锡这几个附近的城市,为了要来尝一口,浩浩荡荡地 开着车来打包。

有时候走在皮市街花鸟市场附近,你能看到 整条街的人都在喝糖粥。老两口做的糖粥、小圆子完全是自己手工做的,这一车也就200多碗,卖完直接收摊。

要想吃到,速度得快。如果遇上过年过节有事了,老两口也不出摊,所以 能不能吃上,完全凭运气。

潘家招牌糖粥,两勺豆沙糊两勺粥,鸳鸯的红白分明。

粥熬得发亮,桂花赤豆捞起来滚烫,浓稠得像岩浆,绵密可人, 赤豆糊散着桂花香气,还没开吃,甜意就沁入心间。

搅拌均匀,待到软糯清香的米粒饱蘸桂花赤豆糊的香甜后,送入口中,恰到好处的甜蜜。

豆沙圆子,千万不要错过。小圆子都是当场现煮的,不像水墨糯米爽滑,是很软很有嚼劲的梗米做的。

淋上浓稠的桂花豆沙糊,一勺下去微微烫,超满足!

比常吃的酒酿圆子要稠度更厚一点,吃起来也更喜欢些!

一碗糖粥,看似简单,但要延续100多年,味道不变,就很难了。

比起祖辈、父辈,现在做糖粥、小圆子要容易很多,那时候还得自己用石臼将糯米打成粉。 但有一点,潘玉麟这么多年来是一直坚持的,那就是用蜂窝炉熬粥。

潘玉麟家的糯米粥,尤其香稠,问了才知道,原来他们家的糯米用的并非是苏州产的,而是要用更纯、更糯的安徽糯米。

除了糯米的品质好,熬粥还讲究火候和层次。大火、小火要不时变换,足足熬煮4个小时才够糯。 熬煮的过程也要分次放入冰糖白糖,这样粥才甜的有层次。

熬煮赤豆和糯米粥是一样讲究火候,潘玉麟得一直守着,中间还得不停地搅动,防止糊底,有时候,几分钟看不到,就会煳掉。

潘玉麟的糖粥好吃,其实 没有什么秘方,只是两位老人用心在做而已。

潘玉麟糖粥是苏州的一块牌子,很难得它保留了苏州的口味。

老夫妻两的日常也总是围绕着糖粥,两个人总是同进同出,就像这碗鸳鸯糖粥,一半白粥,一半豆沙,却是相互交融。

阿爹负责打糖粥,阿婆负责结账,配合默契,动作利落,用心经营着朴实无华的美味,很温馨。

要说苏州哪家赤豆猪油糕zui出名,或许很多老苏州想都不用想脱口而出便是“杨招娣”家的! 苏州人嗜甜如命,软糯的糕团自然是甜上加甜了,这家老苏州们吃了二十多年的糕团店,却只有三种口味供食客选择。

小窗口收钱的老爷爷便是老板,杨招娣则是他的老伴,如今年纪渐长,店里的生意忙不过来便招了人帮忙;

早上四点开始准备, 七点半开始制作, 下午两点开始售卖,卖完结束!

赤豆糕细腻绵软,肉眼可见粒粒分明的红豆在糕团中散发着芬芳,与糕团一起变得酥而不硬,甜度适中,因此深得老苏州的喜爱。

赤豆猪油糕则是店里的杠把子了!猪油糕里的猪油晶莹剔透,赤豆的甜味加上猪油的香气,只有纯手工的才能做出如此扎实的口感!

赤豆猪油糕是店里最热销的一款糕,粒粒分明的红豆,晶莹剔透的猪油,散发着两种不同的香,光闻着就诱人极了。吃起来细腻绵软,带着些许嚼劲,微甜的口感一点都不腻,满口生香。

在苏州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糕团,无论是时令糕团例如青团子、大方糕重阳糕等等或是如同杨招娣家一样的匠人,都深得苏州人的喜爱…

二十年如一日地专心制作赤豆猪油糕,与苏州缔结了深厚的糕团情结。软糯香甜的苏式糕团们成就了苏州人骨子里的温婉宁静,将轻轻甜甜的吴侬软语也一同揉进了糕团里。

振华中学对面的近水楼糕点,是住在苏州人心尖上的。

苏式糕团以 制作精良、 软糯香甜、 花式繁多而闻名,其影响力绝不在苏帮菜和苏式面之下。店内的柜台,摆满了色、香、味、形兼具的苏式糕团,有 赤豆糕、 猪油糕、 桂花糕、 双酿团等几十个品种。

不同时令季节都有相对应的糕团。从一月的元宵,二月的撑腰糕,三月的青团子,到四月的十四神仙糕,五月的炒肉馅团子,六月的二十四谢灶团,七月的豇豆糕,八月的糍团,再到九月的重阳糕,十月的萝卜团,十一月的冬至团,十二月的桂花猪油糖年糕

随着时间的流逝

人们感受着皮市街的热闹

却渐渐遗忘那巷子深处的老宅

它们古老、朴素、寂静......

但是留给苏州人的味蕾记忆从未消散。

互动问答 · 评论区见

Q:对于皮市街,你还有哪些美食记忆呢?

点击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Hash:abd537eca957a3b12148af0730555929c2d64a21

声明:此文由 苏州市民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