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江苏老街,总有一处能戳动你心唤醒记忆

在每座城市都是由街巷串联而成

而在这些街巷中有些是新生

有些早已沉淀百年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探访城市中的老街

那些被时光遗忘的地方

找回曾经的记忆

南京·明清历史老街

左所大街

左所大街,位于南京市浦口明城墙东门(沧波门)外西北,东南起鱼市口,西北至古墨泉边,是南京现存基本完整、最长的一条明清历史老街。明清时代和民国早期,浦口曾出现过享誉大江南北的繁荣,这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竟有商号店面三四百家

东门左所大街全长1300米,宽4.4米。为东南西北走向,两侧建筑东西对称,大都为硬山顶式房屋建筑,有风火山墙,基本保留南京江北明清建筑风格。

1983年浦口左所大街街区被公布为浦口区区级文物保护地带。《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定为南京市22片历时风貌区之一。这里的古民居、祠堂、商铺,甚至是墙壁都保留了它古老的韵味。部分相关古迹有:东门染坊魏宝源粮行大厅、杨广生住宅(住宅建筑中西并蓄)等

无锡·才子巷

小娄巷

小娄巷是无锡市中心一处有近900年历史的江南民居古街坊,是无锡谈氏和秦氏两大名门望族的世居之地,这里诞生过1名状元、11名进士、15名举人、50多名秀才,真真是一条出江南才子的“才子巷”。

在周围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闹市中,小娄巷显得有些冷僻,当你拐进巷里,就会感觉喧嚣离你而去。历史的遗留总是看上去非常陈旧,但在这陈旧之中,一个不起眼的门庭走进去,赫然会是一个三进、四进甚至五进的大宅子,不失小娄巷多世代高门簪缨之族的气度。

常州·江南名士第一巷

青果巷

青果巷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依运河而建,始于明万历年间。也是隐于市间的人杰地灵历史街巷,先后出了1500多名进士,9名状元,8名榜眼,11名探花。也是当年常州名门望族的聚居地。

砖雕瓦的明清传统民居,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名人故居是青果巷的特色。关于青果巷还有一部以其命名的电视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一看

苏州·生活的味道

葑门横街

说起苏州的老街,游客最熟知的肯定是山塘、平江,历史中的现代生活、夜色下的光影让无数人流连忘返。这也让很多人错过了葑门横街,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

都说不到葑门横街就不懂苏州人的生活,生活都是从早上开始,去葑门横街也要从早上开始,其实说白了有点赶早市的意思。每天七八点,街边的店铺就陆续开门,街边还有赶来卖自家菜的农民,找一块地方摆起来就算开始营业了,有的还用着以前的木杆秤,很是亲切。

再晚一会儿,老街就开始熙熙攘攘起来,蒸馒头揭开时的白气、早餐店现包的汤圆、刚做好的豆干、叶片上还有露珠的新鲜蔬菜,应有尽有,走过一条街,一天的菜就买齐了。

看过这些,你或许觉得这里不会成为你旅行的选择,但是,有时候感受了一座城市的生活,才算了解这座城市。下次各位去苏州不妨到葑门横街,这里有很多你忘记的生活记忆。

南通·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如皋东大街

如皋东大街始建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现存民居房舍、街巷庭院多为明清两朝以及民国时期建筑。

在一段时间,由于年代久远,东大街上很多建筑都显得有些败落,不复繁华时期的精美。随后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了修复、维护,恢复了大片旧房老屋,街区内道路、给水、路灯、管线实现了全面更新改造。如今的东大街,从格局风貌到街巷肌理,从史迹遗址到古宅名园,从文化遗存到生活方式,还是当年千年古街的味道。

住在这里的大多还是老如皋住户,他们对老街有深厚的感情,依旧喜欢这里的生活。与此同时重换光彩的老街也吸引着年轻人来这里享受闹市中难得的安静。

连云港·历史见证者

连云港老街

与之前说的老街想必,如今的连云港老街已经成为了一处完整的旅游景点,虽说如此,但连云老街承载的历史,让人无法忽视。连云港老街位于连云街道,原名老窑,港城人也称它“连云老街”、“连云古镇”。

这座老镇面积仅37万平方米,却历经荷兰建港、民国建市、日寇占领和解放战争不同时期的风雨沧桑。这里还曾是连云市的建市发源地,东陇海线的起点。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第一镇,见证了大港起步,成为亿吨大港的发源地。

如今经过规划的连云老街上,“果城里建筑群”、“上海大旅社”、“海峡巷朱氏民居”、“连云港人民影剧院”和“连云港火车站旧址”等遗存的民国建筑极富中西特色,依稀可见昔日丰姿。从去年开始,连云老街往返海上云台山的木栈道开通,穿梭山林间跨越两重风景也是很有创意

淮安·历史老街

都天庙街

以都天庙得名。建街之初,以都天庙为中心,西南是前街,东北是后街。街上有商贾、有民居,到明朝陈瑄建清江浦之时,此地已是当地最繁华的市井之一。都天庙街,长不过千米,但却诞生了许多名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周信芳和郎静山

都天庙、大众剧场周信芳故居、郎静山故居等不可移动文物,都是都市老街承载的记忆。除了故居,这里的街巷才是旧时光的缩影,每扇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故事。

老街记录了昔日的时光,有时欢喜有时忧,如今的都天庙街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也存在如今各地老街普遍要面对的环境改善问题,期待这里能越来越好。

盐城·明清古建筑

安丰古街

追溯安丰古街的历史,这条石板街成形于明清时期,当时安丰是闻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场”之一,盐业兴旺,商贾云集,很多安徽盐商慕名而来,经营盐业。淮南盐远销全国多个省区,安丰为淮南盐的生产和集散地之一。串场河内运盐船、各种货物船川流不息、繁忙异常。船家为了来回过桥便利,便常在舱内放置些石板带到安丰,日积月累,铺就了七里长街,也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盐商文化。

安丰明清古街位于安丰老街南端,由南石桥大街河北玉街两段组成,是安丰“七里长街”保留最完好的一部分。全长378米,中间一段保留石板街面。街东有巷道7条,街区内有省文保单位—鲍氏大楼,盐城市文保单位—吴氏宗祠等。

经过13年的修缮,安丰古街成为盐城一道饱含历史文化气息的风景线,在这儿小编特别要说一句,修缮不是重塑,修缮后的老街依旧保留着,它斑驳的砖墙、深深的院落,很值得去看一看。

扬州·小小巷子扬州风情

风箱巷

来到扬州,说起老街代表自然是东关街,相信很多游客都去过。今天要说的是扬州老街的另一种体现,巷子,小小的巷子串连着扬州城,印证着扬州历史。

风箱巷位于皮市街南侧,风箱巷不长,只有四十来个门牌号。小小的一条巷子,却有三处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蒋氏住宅:高大的门楼,坐北朝南,有六米来高,兀然挺立。

另一处是蔚圃。蔚圃原属程姓,后属李蔚如,这也是蔚圃的来由。蔚圃不大,但布局得体,山石水池,厅阁房廊,花木池鱼,一应俱全,倘佯其间,悠然自得,飘然欲仙。

还有一处即杨氏小筑,乃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盐商杨伯咸所建。杨氏小筑位于宅东,精巧玲珑,仅60平方米左右。

镇江第一老街

大西路

大西路是江苏省第一条柏油马路,要说起这条路它的历史溶于这里的宗教文化、老字号、老店美食

一条大西路、一部镇江宗教文化史。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且看马路周围的宗教建筑,就可以窥见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对镇江这座兼容开放的古城叠加交替的影响。

大祥呢绒绸布店、老存仁堂中药店、大华影剧院、谢馥春等等老字号从开始到现在依旧留在这里

老宴春、老赵面馆、大华面馆太多的老店,用美味锁住人们的记忆

泰州·古民居

涵东街

涵东街位于泰州海陵区,是目前泰州为数不多成片保存的相对完整的古民居群。也正是因为保存完好,吸引了很多剧组来这里取景拍摄。

目前涵东附近大约有15条街巷,古井老树老宅数十处。怎么说呢,这里其实还不算热门的旅游处,街巷老房、古井人家都还有生活的气息,它的开发应该也不远了,不妨去看看记录下它现在的样子。

徐州·老街胜迹

户部山

在选择徐州老街上,对户部山还是有点纠结,因为个人感觉将街扩大了,和以上所述的街道都不一样。最后选择这里还是因为,这里蕴藏了太多历史。

户部山位于徐州中心区,这里是徐州景点的集中地,有回龙窝、戏马台民俗博物馆徐州博物馆云龙山乾隆行宫。依此而建的步行街,把大批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群融合到商业步行街中,国内罕有。

宿迁·400多年历史老街

新盛街

在宿迁老城区,历史上有14条古老的街道,而新盛街是目前尚存的两条老街之一。作为宿迁历史文化的见证,新盛街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巷子里历经沧桑的椿树及极乐律院、显佐伯行宫灶君庙等,无不显示出老街的古朴优雅。

据史料记载,新盛街里原来有华佗殿、地藏庵、大悲社、九华庵、焚音庵、如意庵、天后宫、三官庙、观音宫等近20个庙宇。但因战乱等历史原因,新盛街中的很多标志性建筑遭到破坏,但仍保留着部分历史遗迹。

从今年开始新盛街开始进行改造,包括古建筑的修复、复建等等项目,还是那句话改造不是抹去历史,而是更好的保护它。究竟老街区会以什么样的面貌重新开始,一起拭目以待吧

(内容转自各市旅游局官微、南京我的家、苏州故事汇、风尚boss、玩转江苏等)

————「江阴吃喝玩乐」————

江阴最小资,最时尚,最IN 的餐厅,酒吧,咖啡馆和品质生活文化资讯

欢迎长按下图指纹或微信搜索“hanguo388”关注

Hash:516458b8ee14d80991809756c2856f80ce7fc783

声明:此文由 江阴吃喝玩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