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发现运河文化遗产重要文物......

近日,在仪征市老城区南门水关处(仓巷西侧,卫东新村工地东南)工地上,惊现两块有凹槽的柱型巨石,两根断石柱分别长2.58米和2.95米,厚68厘米和58厘米,门槽面宽73厘米和75厘米,插槽深度一样,均为17厘米,宽为12厘米。仪征文物保护志愿者彭毅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真州闸插木闸门专用石件,是船闸闸首的标志性构件,这种型制体量只有古代大型船闸上使用,目前这应是扬州发现的最大、最古的运河水闸石件,也是最大古船闸闸门槽石。

石槽柱原有6米长

真州闸外闸原来就在这里

传说中的真州闸外闸原来就在这里。据仓巷居民介绍,在仓巷西南50米处,原卫东新村东南角、原老食品厂大门东北65米,上世纪70-80年代,这里曾有一个长方形的“桩木塘”,由此向南80米左右是南城门口。而两块巨石正是从这深塘里由挖掘机扒出来的。

当年拔桩见证人刘师傅和张师傅现场确认,这两根石槽就是这个“桩木塘”里的,是水闸里插木门槽石,原有两根整的,一边一根,每根长6米左右,那时全靠人工, 由于深埋在地下5米多深,太重,最后由五一村起桩队找石匠打断后,用绞关(倒链手拉葫芦)弄上来的。由于那时目的不是石头而是下面的木头, 很多石头最后又被推了下去,应该还有两根断石柱在“桩木塘”附近。

刘师傅回忆道: 我也是搞建筑的,古人的工艺不得不佩服,我天天到这里来看, 最后弄出来两个水闸, 是上下两层叠在一处,下面的规模大得多,这两个石柱是下面的,后弄上来的。而现在看到的两根断石柱,是挖掘机前两天在桩木塘这里(水关处)弄出来的,这里应该还有大量水闸石件。

目前仪征市文旅局对这里的城墙遗址勘探尚未结束。这一带是古时转运口,宋代真州港,曾经非常繁华。专家推测,这两根闸门门槽柱就是当年真州闸上专用部件,这是运河文化遗产非常重要文物。

仓巷紧挨南门水关

真州闸曾领先欧洲近400年

据介绍,南门水关在仪征仓巷西南,相距仅50米。仓巷的名称及历史已有1000年历史, 县志: “仓巷为古转运口”, 因为这里的南门水关在宋代是真州港,真州一直是连接南北运河节点, 史称“襟喉之地”,北宋时期,为南北运河间唯一的通道。欧阳修在此写下:“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 真为州,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与之共乐于此。”

扬州市水利专家徐炳顺在《扬州运河》曾写道:真州港也是现代梯级船闸的发源地, 1022年左监门卫大将军陶鉴建真州闸, 其潮闸就建在水关处, 真州闸还有另一个独创,水澳闸技术,学术界公认真州闸创两项世界第一。

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淮南转运使乔维岳于建安(即真州)“创二斗门西河第三堰”。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为详尽同时也是设计最为完善的二斗门船闸,史称“西河船闸”。这种船闸设上下两道闸门,有长达23丈的闸室,闸板为可以升降的平板门,当闸室水位与闸上下游水平时,即可分别开启上下闸门。这种船闸的设计原理已与现代船闸十分相似了。

宋雍熙年间创建的真州二斗门船闸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闸,在欧州近400年后才出现。

不过到了明代北宋时期,江岸线南退已超过1公里,真州闸潮闸早已深埋地下,漕船已不再从城內经过, 而是从城南四闸五坝枢纽绕过东门进入仪扬河,原宋代真州闸河于明代改作市河, 即引江水从南门水关入城,流通全城,供市民生活、市內水上交通使用, 由于古代主要依赖水运,水关和市河成为仪征城市生命线, 为节制水源,在宋代潮闸之上增建水门,明至清曾多次浚疏市河,1720年,县令李昭治为市民兴水利,体恤民情, 免予派捐, 得到百姓的积极响应,李县令用了4年时间治理市河,并重修了建在潮闸之上水关小闸,使江水顺利进城造福人民。据载,工程完成后, 民间自发地为他树《重开仪征市河碑记》碑作记,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来源:扬州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Hash:be5004290489f0f25c9871540b1d2327e0e5261e

声明:此文由 仪征微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