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三近与山亭普照寺的佛缘

因为一个庄,记住一座城!

山亭区西集普照寺是古峄县佛教名刹,位于山东省枣庄山亭区西集镇。普照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始建隋朝开皇年间(581~604),金大定年间(1161~1189)曾扩建重修。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规模宏达。现寺院仅存大殿5间。东侧3间,西侧2间,殿前廊下竖四根青石盘龙立柱,大殿正门两侧镶嵌着明隆庆年间(1567~1572)翰林学士贾三近的诗碑刻。殿内保存一通清道光年间(1821~1850)龙河精社碑刻,记述了普照寺周围自然环境和寺庙概况及维修经过。普照寺为研究鲁南地区的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人文价值。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鼎盛于唐,山水好居均建有寺庙。千百年来西集普照寺多次损毁,又重建修复。期间有多名大德高曾住持,信教教徒及居士、众生云集。现仅存的大殿修建明代,供奉佛祖,殿檐下大门两侧嵌有明代石碑两通,上面勒刻着文学家贾三近的诗作,字迹清晰完好。石碑摩刻时间是万历十一年9月(公元1583年),其时正值贾三近由南京光禄寺卿任上解职第二次在家闲居期间。在五年闲居时间里,他为了撰写《峄县志》而穷郊原,访耆旧,悠游泉林,在普照寺结识了住持僧圆泰,二人促膝交谈,十分投机,以后便时常往来,纵论佛理禅旨。贾三近虽然是个文学家,但佛学知识渊博。壁上镶嵌的两首诗,便是他于万历十一年秋季两次到普照寺,应圆泰长老之请留下的,右侧碑刻文字。

普照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照寺重修效果图

普照寺保护碑

普照寺南大门

普照寺南段的龙河

贾三近山东嶧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人,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又称太史氏、兰陵散客、宁鸠子、贞忠居士、如如道人等。一生经历明朝三帝,生于嘉靖,仕于隆庆,卒于万历。官至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贾三近的父亲贾梦龙信佛,贾三近对佛、道均有较深的研究,因此,晚年隐退之心之甚。万历二十年(1592)七月二十九日,贾三近因背疽发作而逝,享年59岁。贾三近殁后,朝庭赐金安葬于嶧县东南五里贾氏祖茔。于慎行受贾三近的父亲贾梦龙之托为贾三近写了墓志铭。明代谏官大多结局不良,最终多被治罪。贾三近多次弹劾重臣,劝谏皇帝,得罪了不少权贵,却能善终嶧县故土,这与他看破官场之险恶,急流勇退,弃名舍利,有相无真相,无心是道心的佛心秉持,不无关系。

立于大殿东侧一通贾三近诗文碑。万历癸未年十月之吉日,贾三近利用在家闲赋养病的机会来到普照寺,与时任住持圆泰和尚相谈投缘,在诗的前半部分对普照寺的修缮功德,寺庙绝佳环境进行赞赏称“游普照寺一章有序”,峄西普照蘭若岁久倾圯,主僧圆泰与众比丘,所新兹废宇復成宝坊,信義举也,暿!黄花翠竹,俱是菩提,一草一木皆属功德,惟具善根者能知之。

贾三近第二次来普照寺所作诗,原拓碑文:一自传灯后,开山直到今,祗园金作地,宝界玉为林,有相非真相,无心是道心,人天成胜国,千古度迷沈。万历癸未岁十月之吉,峄如如道人贾三近书。尽管贾三近名号诸多,资料显示,用“如如道人贾三近”落款的诗、文史只有此碑出现过一处。因此,极为珍贵。

贾三近在万历年十月上旬造访普照寺之后又于十一月初一再次来普照寺,诗前有序:予春初过普照禅室,识僧圆泰者,性根简澹,洞悉禅旨,矯然一角,似假乱世之紫衣者流。早尝遨遨五岳间,今复归栖旧庐。其地幽涧泉清,高峰月白,似得佛法大意者,因再为一诗与之。

原拓贾三近碑主文:闻说西方土,頻年转法华。著经翻贝叶,谈偈落天花。鹿苑阶前地,恒河掌上沙。本来身见足,何用覓三车。万历癸未十一月溯日(初一)。石葵贾三近书。

《龙河精社》碑,已移立在大殿内西首。该碑系清道光年间所刻。碑额篆书《龙河精社》四字。龙河即今西集河,精社是寺庙的别称,碑上所指正是普照寺。碑上题款《龙河精社记》,主要记述普照寺周围自然环境以及当时维修经过。此碑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目前,虽置于殿内裸露,有条件加防护罩或更好)。

碑文出自滕县人王东槐之手。王东槐,清道光进士,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湖南衡州知府,署福建按察使,湖北盐法道等要职。作此碑时。王东槐正以拔贡候选教育谕身份在家闲赋时所作。

修旧如旧,再现庙宇之灵秀

龙河概念规划图

修复后的大殿

大殿青龙立柱二龙戏珠

大殿墙体石柱刊刻诗句,局部:双修

大殿立柱撰文:佛心

大殿全景

纵观贾三近的一生,他除了在政治上是一个文韬武略的治世能臣外,同时,由于受其祖父贾宗鲁、父亲贾梦龙的影响,其文学才能也堪称一时之冠。贾三近不仅精文学、擅诗词、并且旁及佛道。他一生著作甚丰,著有《滑耀编》、《西辅封事》、《左掖漫录》、《东掖漫稿》等。因贾三近出生在嶧县古称兰陵。据考证,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即为贾三近。就是文学成就.

考证《金瓶梅》作者是贾三近的原因:一是贾三近为兰陵人;二是《金瓶梅》写了明朝真正的历史,而贾三近一生则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并且为当时大名士;三是《金瓶梅》一书所使用的方言多为嶧县方言,鲁南枣庄一带用鏊子饹大煎饼,直径从一尺到三尺不定。饹第一张煎饼时要用油檫试,因受热不均,所饹出的不规则的煎饼叫,“滑塌子”,这种方言,只有嶧县一带才有。贾三近著《金瓶梅》的目的是借宋喻明,一抒胸中愤懑。为避免麻烦,隐其身份和真实姓名,遂以“兰陵笑笑生”署名,与在普照寺所用“如如道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贾三近是中国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当为世界级的一代文豪。

《金瓶梅》按回目开端

一部名著向来都是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解读。贾三近在书的最后说的话自然能理解他写的究竟是一部什么书了。贾曰;劝君凡事放宽情,合撒手时須撒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金玉 辑录

印象枣庄

YinXiangZaoZhuang

因为一个庄 | 记住一座城

Hash:29b014e0913757ec4b5dcc24fe5f6b0d641ca239

声明:此文由 印象枣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