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宝明 | 水润扬州莲藕香

水润扬州莲藕

潘宝明

扬州“缘水而兴”,江淮河湖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得天独厚。江广的七河八岛、公道珠湖、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无不以成片种植莲藕为特色。“望处荷花密,映烟汀沙渚”,成了扬州夏日清凉而又经典自然景观。真可谓无湖不莲,无莲不香。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扬州是荷藕之乡,从古到今扬州人种荷养荷已成习俗,历代先贤也对荷的审美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因此,荷藕作为扬州的个性景观,同样也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堪称扬州荷景甲天下。

宝应荷藕占鳌头

从中伏花香藕,到其后的中秋藕,再到寒露以后的红锈藕,直至来年春季的老藕,从夏徂秋,宝应湖的莲荷流霞披锦,藕香变换。

1999年,经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宝应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之一。荷藕种植面积、荷藕产量、荷藕出口量三项全国第一,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宝应湖有最气派的荷景,“江南红酣千顷”道出了湖上荷藕的规模和气势。水深不掏藕,于是宝应湖的野生荷藕,成年累月越长越盛,湖边野荷与莲塘20多万亩栽种的红莲白荷连成一片,在湖荡中,在水岸边自然竞放。“争映芳草岸”,霞落水中天。伫立湖边,荷风熏人,田田的叶子密密紧挨,层层碧玉中怀抱朵朵白花,有的袅娜开放,有的羞涩地打着骨朵,碧叶滚珠,粉荷垂露,白荷带雨,晶莹无瑕,真正是“妖艳压红紫,来赏玉湖秋”。荡舟湖中,更觉数百里无处不见荷,无处不闻香,“莲影明洁,清泛波面”最是夏日好去处。从中伏花香藕,到其后的中秋藕,再到寒露以后的红锈藕,直至来年春季的老藕,从夏徂秋,宝应湖的莲荷流霞披锦,藕香变换。

精品荷艳瘦西湖

每年瘦西湖的荷花的水面展区、盆栽品种展区、精品荷花展区、荷文化展区、科普知识展区、水浮式插花都成为瘦西湖荷花节的亮点。

在瘦西湖景区观荷又是一番的精致和趣味。荷蒲薰风、莲花桥、莲性寺、藕香桥,这些古迹都围聚在荷中,分明就是为莲而生。每年瘦西湖的荷花的水面展区、盆栽品种展区、精品荷花展区、荷文化展区、科普知识展区、水浮式插花都成为瘦西湖荷花节的亮点。1000余缸,300多个品种,全国莲花名品汇聚。单瓣、多瓣、重台、千瓣——型型娇美;深红、粉红、乳白、淡绿、复色——色色鲜艳;二心的并蒂莲,三心的一品莲,四心的四面莲,五心的五子莲——品品诱人。红粉晚莲、白天鹅、太空莲(莲子已上太空孕育过了,莲花开得大、莲蓬结得也大,莲子特别甜,特别得香),名品云集。莲蓬叠翠,嫩蕊摇黄,香远益清,身临其境,暑气全消。“此中佳趣,别是小壶天”,四海宾朋,诗文赞颂,情有独钟,古城扬州真正无愧伟江南观荷胜地。

友谊莲映大明寺

大明寺平远楼,“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中日友谊莲”一齐开放。扬州的莲花贯穿多少志士的心血,又饱含多少中日友好人士的希冀。

夏日的大明寺平远楼,三个明、清时代的古石盆内,“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中日友谊莲”一齐开放。新雨过后,那翠油油的荷叶上噙着一滴滴喜泪,珠圆玉润,晶莹透明,她沉寂多年,一旦挣脱束缚,竟然这样冶美:晴日看,“全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怀”;雨中赏,“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赵朴初先生在观后激动地说“日本人民就是这样通过育花、赠花,表达自己对鉴真大师和中国人民深情厚谊,令人毕生难忘。”斯人虽去,香花仍存。扬州的莲花蕴含多少志士的心血,又饱含多少中日友好人士的希冀。面对前辈的深沉感慨,纵然是折尽了瘦西湖畔的莲花,也难以将他们“万里香花结胜因”的底蕴参透。

诗文书画皆因荷

本土诗人郑板桥更是对荷藕津津乐道,“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吾家家在烟波里,绕秋城,藕花芦叶”,“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

历代文人雅士,尤其宋以后的贤达士子多喜以扬州荷为题咏。欧阳修吟荷风流地,传荷皖西北,他调任安徽阜阳遍植瑞莲,“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在阜阳西湖,游客说“欧公是按照扬州瘦西湖的景致安排阜阳山水的,文仙苦心,让扬州诗化的莲花在皖地再放光彩,永成佳话,恩泽后人。”宋诗人范仲淹在过宝应湖时曾留下“渺渺指平湖,烟波急望初,纵横皆钓者,何处得嘉鱼?”的绝妙诗句;清代诗人蒲松龄也留下“射阳湖上草芊芊,浪蹴长桥起幕烟。千里关山形自吊,一尊风雨意谁怜。春归远陌莺声外,心在寒空雁影边。翘首乡园何处是,渔歌听断水云天”的诗。此外,元诗人萨都剌、清诗人孔尚任等在此也留下许多绝美诗文。本土诗人郑板桥更是对荷藕津津乐道,“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吾家家在烟波里,绕秋城,藕花芦叶”,“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金秋是成熟季节,“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柳坞瓜乡老绿多,幺红一点是秋荷,暮云卷尽夕阳出,天末冷风吹细波。”他展现的是丰收景象,田里湖里,莲香藕嫩,鸡头圆,稻谷香,瓜瓠绿,柿子红,鱼腾虾跃,鸭噪蛋肥,那是“百六十里荷花田,几千万家鱼鸭边”,“稻蟹乘秋熟”,“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朱自清以《荷塘月色》登上文坛,妇孺皆颂,其荷塘怎会在清华,分明是扬州荷塘的原型,诗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丹青妙手为荷写生。仅以八怪为例,黄慎、汪士慎都是画荷圣手。陈撰的荷花更是出神入化。其《墨荷》充满朝气,泼墨晕染荷叶,焦墨正叶,淡墨侧叶。细笔勾廓荷花,墨叶衬白荷,对比强烈,画家王素也情不自禁为其题诗:“金城南畔树如云,半笼桑麻半绕树,画风十里万泉寺,一路荷花香到门。”李葂画荷寒叶瘦朵,清高飘逸。其《荷》居然是寒冬之荷,天气严寒中仅一叶一朵,寒花与寒风较量,茎虽弯而不倒,朵未放仍精神,叶虽卷曲仍不失韵,有与寒冬较量,你奈我何的傲气,“不涂铅粉不施朱,破冻芙蕖色转殊。为问君家旧花墅,雪深有此一枝无。”罗聘妻子方婉仪因是六月出生,自号白莲,诗画书皆佳。方虽出身显贵,却自愿下嫁寒士罗聘,夫妻俩甘受清贫,以共同作画为乐。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罗聘和方婉仪曾有一本合作的画册,其中一幅是《涉江采芙蓉图》,风格“淡冶清妙”,所用小印章即“两峰之妻”。笔墨荷韵,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荷景,莲性,诗文墨韵常传荷香。扬州应该放大宝应“中国荷藕节”为扬州“中国荷藕节”,成为继“烟花三月节”以后的又一文化盛会,扬州夏日旅游一定能开启新篇章。荷花持续生长时间长,花期长,品种多,相关旅游活动也可相应增设,赏莲、戏莲、尝莲藕、品藕宴、购藕制品等,每一样都可为夏日增趣。

梳理荷藕文化,挖掘文人雅士对鱼米之乡的荷藕饮食魅力的描写,以提升荷藕的文化品位;创设浸入式的情境旅游,致力将隐形文化转变为显性文化,使荷藕文化可触、可摸,可感、可戏,可赏、可尝。达到宝莲荟萃,花聚人和,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效果。

今 日 荐 书

《汪曾祺别集》(全20卷)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

敬请作者联系微信君加注

Hash:c566bc9c3e01e7512ab5c9c89b45e79db564a15f

声明:此文由 铁牛书法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