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往事 | 你知道吗?我校历史上曾在扬州办学

江苏淮安中学,在清朝时为丽正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就院址设为淮安府中学堂,以淮安卫卫田拨充常年经费。光复之初(1912),改为淮安公立中学校。民国二年(1913)七月,改为江苏省立第九中学校。民国十六年(1927)八月,改为淮安女子中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二月,复经该组,称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校。”以上这段文字是迄今为止能发现的官方关于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早期历史沿革情况的介绍。后来,因为抗战、解放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历史原因,学校多次迁徙、停办、复建。今天公众号推送的这篇文章就是这一时期淮安中学在扬州办学的一段历史。近期,新淮中公众号还将在“淮中往事”栏目,推出有关校史及校史人物的文章,有许多史实属首次披露,敬请关注。

除了收集邮票之外,我对家乡扬州的邮政历史格外青睐,收藏了众多的清代、民国、解放区等各个历史时期有关扬州的实寄封片。邮政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当年所发生的一切,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今天得以使历史重现。

我珍藏了一件1946年1月5日从扬州寄到上海的实寄封(见图),信封落款处写明:江北扬州何园省立淮安中学姜贡三,贴用了国币加盖改值邮票5枚,合计邮资100元,符合1946年11月1日刚刚调整的100元国内平信邮资,销“35年11月5日江苏江都”邮戳,并盖有“35年11月7日上海”到达戳,非常的完整。

为什么省立淮安中学会在扬州何园办学?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历史没有被发掘?带着这个疑问,我对此封的背景进行了研究与学习。

办学地何园地处扬州南河下,紧邻扬州古运河码头交通便捷。清同治元年(1862年)何园始建,旧址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清光绪九年(1883年)何芷舠由湖北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的官任上卸任到扬州,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后扩为园林,在扬州建造寄啸山庄,前后历时13年之久。何芷舠,安徽望江县人,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即指此地,其父亲何俊是进士,曾经是李鸿章部下。何芷舠在咸丰五年通过科举,从知县一路做到三品道台,做过湖北的江汉关监督、汉黄道台以及扬州的两淮盐运使。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何园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园林泰斗罗哲文称之为“晚清第一园”。

抗战期间,1939年2月淮安沦陷,省立淮安中学的校舍被日军侵占做为司令部,学校被迫解散,之后经各方努力在淮安的东乡唐儿庄复课,一直坚持到1943年日军的大扫荡才再次解散。抗战胜利后,新四军解放淮安,在淮安大香渠巷又成立了淮安中学。此时江苏省政府拟恢复省立淮安中学,而当时淮安在新四军手中,故先1945年10月在镇江师范附小原址复建,1946年迁到扬州,在何园内办学。1946年9月国民党军占领淮安,省立淮安中学开始打算迁回淮安本部。根据资料记载,省立淮安中学从1947年的除夕开始迁往淮安,故淮安中学在扬州办学不到一年。上述实寄封是省立淮安中学当年在扬州办学最直接的证据,寄件人姜贡三我们没有查到他的相关资料,从信封落款判断应为该校的教师或职员。这封信寄出时间距离省立淮安中学迁往淮安仅不到三个月。

在扬州办学不到一年的省立淮安中学,在扬州以及何园都留下了浓重的历史印记。斗转星移,人世沧桑,正是由于有心人的努力和收藏,使这些有幸留存的实物来佐证历史。

感谢章来福网友提供线索!

来源:江苏集邮杂志

编辑:任建伟

Hash:84fcdb717859769685bcd41aea77c08691ddbd4f

声明:此文由 新淮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