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15件县宝的位置和来历!知道吗?
宝藏全标在图上,自己看吧。
泰山殿
泰山殿兴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位于江苏省宝应县城北门外西侧。起初是一座供奉运河保护神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寺观,系仿东岳泰山碧霞祠和玉皇顶而建。明朝后期增建观音阁,遂成佛道合一的江淮巨观。泰山殿占地200余亩,全殿前后八进,殿堂310余间,后因屡遭战乱、火灾,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荡然无存。目前,泰山殿重建项目已正式启动。
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原址在宝应县城叶挺路东首,名为宁国教寺,后易名宁国禅寺,迄今已有1370年。历代僧、官多加修建,古县志记载,宁国寺寺门朝南,前临大街,后依城墙,规模宏阔,寺内藏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钟,大雄宝殿匾额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寺后有千佛楼,寺内有数百间殿堂楼阁,素有“跑马关山门”之说。清道光六年(1826)大雄宝殿和颜真卿手迹毁于火灾中。解放后宁国寺改建为大众电影院。从1993年开始重建,现已建有藏经楼、东门天王殿、东北角和东南角沿街仿古建筑带、东西配殿、玉佛殿、大雄宝殿等。
蝴蝶厅位于唐始建的宁国寺旧址后进,为清末所建,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9檀,脊檩高8米,四周有四廊,现用作宿舍。
朱氏家祠位于县城小石头街8号,为清湖北布政使朱士达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间。有门厅、穿堂、大厅、厢房共19间,门楼砖雕、石刻精致基本完好。”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700平方米,属浙派风格。是宝应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也是朱氏家族仅存的一座祠堂。
朱氏三进士宅
朱氏三进士宅位于安宜镇朱家巷40号。此处为清代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三进士住宅。朱士彦是清嘉庆七年进士,扬州“十秀才”之一,以探花授编修,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朱士彦胞弟朱士达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朱士廉为道光十三年进士,乡里称兄弟“三进士”。科举时代,兄弟三人都考取进士,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皇帝感其不易而赐匾额曰:“赐三进士第”(竖书)。
学宫位于宝应县安宜镇小新桥25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明、清均重建,到清代中叶已形成一组规模完整、气势恢弘的建筑群。按照清代道光《重修宝应县志》学宫图所示,从南向北建筑有照壁、迎秀桥、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磊英堂、尊经阁、鼎甲坊等十多处建筑,后学宫大部分建筑于战乱中毁圮。民国期间学宫西侧的原射圃厅改为体育场,孔庙改作学校,至解放初,迎秀门、泮池、鼎甲坊、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尚完好。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泮池填平,棂星门改建,“文革”初期,鼎甲坊拆毁,迎秀门上半截毁圮、遗迹尚存。1992年,县政府和省文化厅拨出专款对学宫中的主要建筑大成殿进行大规模维修。目前大成殿、明伦堂和古银杏保存较好,泮池石块一部分埋于地下,一部分为城市河堤岸,照壁残迹可见。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位于安宜镇水巷口3号。原为周恩来过继母亲陈氏父亲陈沅住宅,清代建筑风格,分为东西两个宅院,共18间房屋,占地61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东宅院按原样陈列,西宅院辟为展厅。1907年,9岁的周恩来随嗣母陈氏来宝应,住在这里三个多月,并与表哥陈式周同窗共读,受其进步思想影响,结下深厚友情。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于1996年大修,恢复原貌,1997年被命名为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200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扬州地区唯一的一处总理纪念地。
八宝亭遗址
八宝亭遗址位于安宜镇县南街。唐上元三年(762),传说安宜(今宝应)一尼真如献八宝给唐肃宗,被视为定国之宝,遂将“上元”年号改为“宝应”,并将安宜县改名为“宝应县”。明代嘉靖年间,修建“八宝亭”纪念真如得宝之事。八宝亭四角攒尖,小瓦屋面。1996年拆毁,现存明嘉靖30年残碑及道光、民国年间修亭石刻碑记,移置于纵棹园内重建的八宝亭一侧。
乔家巷
乔家巷位于牌楼口至百岁坊一段,南北向,与东侧北门外大街平行。旧时因巷内乔姓住户较多得名。巷长约500米,宽2.5米左右,两侧房屋均多为清末民国时期建筑,青砖黛瓦,古朴凝重。
御码头遗址位于安宜镇老西门外运河堤坡。清代康熙皇帝为了治理黄河考察民情吏治,曾六次南巡,有三次在宝应县城落脚。乾隆皇帝仿效其祖父,亦六次南巡,曾有五次来过宝应,四次赋诗,一次额匾留联,并在宝应留下诸如“一宿庵”、“乔家白酒”、“大王庙”之类的轶事传说。特别是两次登岸策马穿城而过,对宝应百姓来讲,可说是至高无上的荣幸。此处即为祖孙皇帝二人御舟停泊的码头,为石结构,现仅存遗迹。
孙荫庭故居
孙荫庭故居位于安宜镇磨子口7号。孙荫庭(1890——1936),宝应县城人,民国期间在上海义赈会等机构任职,亲往浙江省宁海县古渡乡等地救灾。为保护乡民生命财产,他四方捐募,并变卖私房田产,身先士卒地修筑海堤。他死后,当地人为纪念他,将海堤命名为“济生堤”,并在多处建庙塑像。孙荫庭故居共有房屋16间,门厅3间,占地470平方米,主体部分的原貌保存较好,属晚清建筑风格,是我们今人纪念和学习这位大慈善家的理想场所。
高朗亭故居
高朗亭故居位于安宜镇北门外(待考定)。高朗亭,艺名月宫,宝应人,生于1774年,卒于1827年以后,著名的京剧奠基人,曾任“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班主和京师戏曲艺人行会组织“精忠庙会”的会首,为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家当铺
毛家当铺位于安宜镇保卫巷8号。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南向主房计24间,东西向房屋与主房相连,各为6间,三间房屋与南墙围成一院,门厅大门朝东,占地面积940平方米。院当中南北向砖砌一道隔墙,开有一拱形圆门。保存较好,现为公安局职工宿舍。当铺建筑遗存,全省较少。
杜家大院位于北门外西灯笼巷内,为民国时期建造,房主原叫杜志宽,为田主。原大院面积较大,现存座北朝南U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建筑,朝南主楼为上下10间,东西对称两楼上下各6间,共22间。上层檐高2.85米,下层檐高3.1米。东西两楼与主楼有围墙相连,东西围墙墙壁饰有1.5米高、1米宽的漏窗。主楼与东西两楼之间均有回廊连通。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06平方米,建筑面积410平方米。东侧另有杜家祠堂三间。
刘室楠故居
刘室楠故居位于安宜镇芦家巷28号。刘宝楠为道光进士,官至三河知县,清代著名经学家,“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语正义》、《宝应图经》等。故居为三合院,座北朝南,清代风格,占地255平方米。
蒲松龄供职旧址
蒲松龄供职旧址 县政府大院内,原文教局旧址。清康熙九年(1679年)九月,《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应县令孙蕙之邀,到宝应作幕宾,西侧门前有一口古井,县令孙蕙和幕宾蒲松龄都曾饮用井中之水,旧称之“蒲公井”。
下面还有全县范围的宝藏分布,有兴趣的话也去看看吧!
来源:文明宝应
Hash:e274ae367903930fdce606980340afe6e389a365
声明:此文由 宝应跑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