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江都“创造了抗战的光明”
1938年底,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正确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决策,科学地分析苏北地区的形势,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创了苏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创造性地提出苏北统战方针
1939年5月,陈毅在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陪同下北渡长江,来到江都大桥地区。江都形势错综复杂,敌、顽、友、我四种力量并存。日军气焰嚣张,侵占了仙女庙、邵伯等主要城镇。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拥兵7万,盘踞兴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泰州驻扎着李明扬、李长江(以下简称“二李”)为正、副总指挥的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辖9个纵队、2万多人。新四军在江都兵力最少,仅有管文蔚的下属三支队驻扎在吴家桥一带,二三百人。
陈毅在江都运筹帷幄,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创造性地提出“击敌、联李、孤韩”的苏北统战工作方针,其中重点是“联李”。
深入一线开展统战工作
陈毅走到哪里就把统战工作做到哪里。1939年5月,陈毅第一次来到苏北江都大桥地区。在大桥镇都天庙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发表抗日演讲。与法源寺方丈寂光促膝谈心,鼓励他“出家不出国”。在吴家桥,与国民党江都县第五区区长杜干全、协和乡乡长李康侯等谈团结抗日问题。与老秀才陆冠南、袁南宾谈知识分子要有民族气节。与中小学教师谈共产主义问题,和当地知名中医张介仙谈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事业。不少人听了陈毅的谈话,认清了形势,投身抗日洪流。
1939年8月,陈毅第二次到江都。约请“二李”的二纵队司令颜秀五到吴家桥,和他促膝谈心,批准他为中共特别党员。通过颜的联系,陈毅第一次进泰州城,拜访“二李”。
1939年12月,陈毅第三次到江都。他趁帮助“二李”运送弹药之机,第二次赴泰州和“二李”会谈,双方达成一致抗日的口头协议。不久,李明扬到吴家桥回访,陈毅陪同他检阅新四军部队,观看新四军演出的话剧《兄弟》。
1940年春,陈毅第四次来到江都。这时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苏北形势日趋紧张,泰州情况复杂。陈毅不畏风险,第三次去泰州,做稳定“二李”的工作。
统战工作发挥巨大威力
地方武装发展壮大。1939年秋,江都成立江北游击队。1940年2月,以江北游击队和吴家桥民众抗日自卫团为基础,组建了江都县民众抗日自卫总团,下设13个区分团。
促成“二李”中立,孤立国民党顽固派。陈毅不止一次地说:“统战工作做好了,也抵得上千军万马。”1940年6月28日,发生了郭村保卫战。7月3日,陈毅从江南赶到郭村,这也是陈毅最后一次来到江都。他严令停止攻打泰州城,并亲自给李明扬打电话,表明新四军为了团结抗日,愿意重修旧好,提出协助新四军东进。郭村战斗,把“二李”拉到了新四军一边,从而“创造了抗战的光明”。
各界人士支持共产党。陈毅在江都,成功地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到新四军周围,集结到抗日旗帜下,对新四军生根立足、保障供给、组建地方武装,巩固抗日桥头堡阵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杜干全毅然脱离国民党,参加了革命。李康侯动员吴家桥地区把收缴的公粮给新四军,不送到国民党县政府,筹集3万多元法币支持新四军。吴家桥大地主吴子山将家中珍藏的3支长枪和他最心爱的德国造二膛驳壳枪献出来。大桥镇商会会董袁希伯等人积极筹款,每天捐助大洋百元,解决部队的困难。中闸乡爱国民主人士佘祝三通过商人为新四军到镇江、上海等地采购药品、布匹,并多次掩护新四军干部脱险。小袁庄喉科医生袁伯屏派人到敌占区的宜陵、泰州等地秘密采购260套卫生衣、裤,送给新四军,为抗日斗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学习强国
Hash:fac12b476850a639d5a8bc6827c222afcc660fd3
声明:此文由 交通资讯一起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