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犹及周边地区邹氏

本次《邹氏族谱》的编修,始于二零一四(2014)年,由水岩希尧系文质房的宗亲发起,初拟编修房谱,并对人丁资料收集、整理、编辑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后,县域内各地宗亲也陆续提出了参与编修的愿望,直至农历二零一六(2016)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上犹县邹氏宗亲联谊会会员大会上,决定续编全县的《邹氏族谱》,由上犹县邹氏宗亲联谊会负责组织实施,并组成专门工作班子编修。其间崇义丰州、龙沟、文英、铅厂、南康龙华、唐江、遂川九江修水等地的部分宗亲闻讯也提出参与的意愿。至此,参与的宗亲不断增多,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也说明编修《邹氏族谱》得到了县域内及邻县广大宗亲的认同。与此同时,获得了广大宗亲的热心捐款,乐捐人数达一百六十多人,也为我们这次编修族谱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经济基础。

本次续编《邹氏族谱》,旨在寻根归宗,清缘备查,增强邹氏家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增知育人,培养家族观念和增强宗族意识;联宗族谱,血肉联情,使本族同一血脉的宗族同胞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往来;承前启后,通过修谱,为祖先竖碑立传,传承先辈育人和创业精神。同时也力图比较真实反映当代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在编辑的过程中,修谱人员参照了各地编修的邹氏老族谱,其中有《中华邹氏族谱》,1920年平富横坑至遂川西溪乡茶洞的犹崇遂《邹氏族谱》(以下简称三修谱),1949年在平富大潭的《邹氏族谱》(简称四修谱),同治十二年(1873年)崇邑《邹氏族谱》,1947年在三江口老邹屋的吉南赣四修谱,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信丰《邹氏族谱》,1997年信丰《邹氏族谱》(十修谱),1997年赣西南《邹氏联修家谱史》,《广东和平邹氏族谱》,《广东龙川邹氏族谱》,《广东大洋邹氏荣庚通谱》等。上述资料为我们编修新族谱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各地修谱的宝贵经验,也为我们这次修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纵观各地邹氏族谱关于邹姓一世主的记述。在历史上及各地存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微仲公、正考父、宣靖公、曼父公为一世主的说法,但其血缘关系是一致的,只是所住的时期不同。 《中华邹氏族谱》考查了多方资料后认为宣靖父以邑为姓应为邹氏一世祖。同时也说明:考虑其他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以及长期应用的感情因素,并不强求各宗支采用此说法,也不反对各宗支在编修本宗支族谱时坚持采用原来的说法。这样做的目的,既是照顾参修支系的感情,也有利于宗族团结,也是把研究权和选择权交给各支系,把最后的结论留给后代。

参与本次修谱的房系主要有茂桂、茂林两大房系,其中中稍黄竹可随公房、黄埠卫星组的继权公房为茂林房系(按信丰谱记载微仲为一世主即称为微仲始祖世系)。其他均为茂桂房系。这次编修继续依据《三修谱》《四修谱》及赣西南《邹氏联修家谱史》的说法,确认正考父为邹氏一世祖,称为正考始祖世系(即称正考始祖世系)。在茂桂房系中又分为三大房派,即社溪蓝田东山镇清湖的先暑公房为应龙(汉公)房派,五指峰绣段宗志公房为维达房派,其余均属孟敬公房为希尧房派。而应龙公(汉公),维达公,希尧公均为转世的一世主。分别称为应龙(汉公)世系、维达世系、希尧世系。

关于邹姓的渊源,郡望和堂号。我们认为《中华邹氏族谱》研究得比较详尽,也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这次编修采用了《中华邹氏族谱》的相关资料。同时历史上邹氏名人很多,由于篇幅所限,这次编修仅选用了相关联度较大的名人记录。主要采用了《中华邹氏族谱》,广东龙川《邹氏族谱》,广东大洋《邹氏荣庚通谱》以及三修谱,四修谱的相关记载。

本次编修的依据、思路、式样。以三修谱,四修谱以及信丰《邹氏族谱》(十修谱)为主要依据,采用赣西南联修《邹氏家谱史》的思路,《中华邹氏族谱》的编排式样进行。由于《中华邹氏族谱》可能遗漏了三十几代人的记录,赣西南联修《邹氏家谱史》也可能遗漏了十几代人的记录,因此对始祖世系的排列仍按三修谱,四修谱的记载编排。对老谱记录的错漏,能考正的则进行订正,对暂时无法考正的则延续老谱的记录。

同时,中稍黄竹,黄埠卫星组的记录则主要依据信丰县《邹氏族谱》十修谱。由于其始祖世系从微仲公起,其他参与此次修谱的各宗支始祖世系从正考父起,恒公之子(两地族谱的记载)茂桂、茂林为兄弟,但在世次和字排中,存在一定差异。信丰谱记载茂桂、茂林为七十四世,犹崇遂三修谱,四修谱记载茂桂、茂林为七十九世。本次编修在可随公房、继权公房的世系图中,做了适当的对应衔接。

关于族谱封面及署名。本次参与编修族谱主要有上犹县域内的宗亲,同时还有崇义、南康、遂川、九江修水等地的部分宗亲自愿参加,考虑到各地宗亲的情感,族谱封面为《邹氏族谱》,上犹县邹氏宗亲联谊会主编。

Hash:bc3f4afc56c31c966bdc9739d1fe49872cb111f2

声明:此文由 邹氏文化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