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这座古镇是丽江十年前的样子 有着一座马帮走过的古桥

大理剑川有一个叫沙溪的古镇,这里被誉为世上现存最后的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分支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以及十年前的丽江的样子。

而在古城外,寺登街东面的黑潓江上,静静地卧着一座名为玉津的古桥。玉津桥为单孔石桥,长35.4米,宽5米,净跨12米,拱高6米。两边有石板护栏,桥面的青石板上有一个个马帮踩出的马蹄窝,桥拱顶上南北各雕了两只鳌头遥望上下游江面。

桥与古镇紧密相连,不仅是茶马古道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通道,还极大地方便了两岸居民的出行。从马帮时代过来的沙溪人民,现在的生产生活还与马匹有着密切联系,马匹依然是桥上常见的景象。

津桥的由来:明朝时期,这里原有一座木桥,1639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旅游到此,曾从木桥上走过并将足迹记载到他的游记里:“沙溪之水流其东,有木梁东西驾其上,甚长”。那时,江水曾好几次冲毁木桥,断绝两岸交通,殃及人民,“百姓多有怨难”。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当地又将其改建成石板桥,当时,赵州师荔扉先生在剑川办教育,在桥上题联:“石可成梁,从今不唱公无渡;津真是玉,到此方知水有源。”这即是玉津桥桥名的来了。

清晨的薄雾中,村民们出城劳作,夕阳的余晖下,归家的人大步流星,相遇或交集都不重要,即使擦肩也不留半点痕迹。

暮色中,总是先听到马铃铛后,没多久就会有马队过桥,有时候是游客,有时候是下班回家的马队。

早晨,来往玉津桥的都是当地的村民,而游客都还在客栈里睡懒觉呢。在路口买了一杯热鲜奶就了一个煎饼,分了一小半给广场上的流浪狗,早餐就这样了,时间多着呢,就在玉津桥上放空来了,来来往往还是背着背篓的妇女和扛着锄头的男人都是往地里干活的人。

Hash:47a0f8500e57dffa05ee3fc7049df6249be638dc

声明:此文由 婷仔的潘多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