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红色地名”绍良村的由来,你知道到吗?

来源:长治市地名普查

【类别名称】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标准地名】绍良村民委员会

罗马字母拼写】

Shàoliáng Cūnmínwěiyuánhuì

【所在(跨)行政区】店上镇

【地名来历及含义】

该村原名东韩,后因该村张绍良同志身任晋冀鲁边区参议员,1944年与敌斗争中光荣牺牲,全村人民为了为纪念本村张绍良烈士,并经县抗日民主政府批准,故改此名。

历史沿革】

1949年—1953年全县为7个行政区时隶属七区;1954—1955年全县分三区四个基点时,隶属固村基点;1956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店上乡;1958年隶属上游人民公社;1967年称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1977年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后隶属店上镇;2001年全县撤并为12个乡镇时隶属店上镇。

地理实体概况】

绍良村位于店上镇北部。该村东临洪掌村,南邻林青庄村,西为西韩村,北接固村。下级组织为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520人,耕地0.32平方千米。村民以农耕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杂粮等农作物。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全年无霜期约153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黄土质地,草木覆盖率26%,主要植被有油松、槐、杨、柳、刺槐、荆棘等。

【人物轶事】

张绍良,1902年生。少时家境富裕,聪慧好学,谦恭有礼。1938年加入中国共共产党。1944年由于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次日凌晨被害于五集村河滩中。就义后,县抗日民主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将东韩村改为绍良村,以志纪念。

傅建新,196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经济师。1992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1993年5月、1994年4月先后在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荣立二等功、特等功,1996年4月被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优秀企业家。

文物古迹】

绍良遗址位于本村村北200米,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0米,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该遗址属于夏代、商代、汉代时期文化遗存。此次调查在遗址的东部断崖发现有文化层厚约2.5~3米,采集有夏代夹砂绳纹附加推纹灰陶甗残片、泥质绳纹灰陶折肩罐肩部残片,汉代时期泥质绳纹灰陶板瓦残片。该遗址为壶关县夏代、商代、汉代时期考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此遗址尚未发掘。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

绍良三官阁位于本村村西。坐西朝东,东西12.5米,南北11米,占地面积137.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阁由两部分组成,下为砖砌基座,基座中部为石券洞通道,券洞洞长10米、宽2.55米、高2.8米,洞上方镶嵌石匾一方,书“龙门郡”;基座之上建三官庙院,一进院落布局,由正殿和两侧东、西耳殿,庙门组成。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五檩前廊式构架,柱头设卷草橔交梁头,门窗已毁无存。绍良三官阁反映了古代上党乡镇村落建筑布局的共性特征,是研究村落建筑史的实物资料。

绍良大庙位于本村村西。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20米,南北13.2米,占地面积26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中轴线上仅存山门,两侧现存东、西夹殿,东、西廊房。山门建于0.87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五檩构架,中设板门,柱头设异形栱交耍头。该庙为研究当地清代古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绍良鲲化池位于本村村西。坐南朝北,椭圆形,东西50米、南北40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据碑刻记载,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四十七年(1708)维修。池平面椭圆形,深18米,分上下两层,池岸及台阶皆用青石砌筑,池北侧有入水口。池南存清代池门1座,额题楷书阴刻“鲲化池”。池边立重修碑4通,碣1方。该水池沿用至今。该池为研究当地古代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实物资料。

Hash:ed6bfcb7196fb23366a9f932da8f952f23b642e4

声明:此文由 壶关大事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