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西部和北部各自然村历史,有你家吗?

李沧区,顾名思义就是李村和沧口组成。

如果非要把李村和沧口这两个地理名词东西分开,就如同下图中间这条红线。

下面就介绍李沧西部的沧口、楼山区域和湘潭路街道各自然村的历史。很多内容来自网络搜集,如有差错,敬请指正!(各村排名不分先后)

大枣

大枣园位于湘潭路街道,范围大致位于老虎山以西,重庆中路以东,十梅庵路以南,唐山路以北区域。

虎山,老百姓俗称“老虎山”,海拔188.4米,走势由东南向西北,逶迤连绵十数里,远远望去如巨兽的身躯慵懒斜卧;虎头石山有九个山头高低起伏,山南的百姓又叫它“九顶山”。最西北端的那座山头,天然生成一只老虎头的形状,面向西北双目炯炯,额头“王”字清晰可辨,虎头石山取名就来自这块象形石。村子东边山上自然景观也不少,除栩栩如生的虎头石外,旁边还有个山头叫做“石人山”,北坡上有一块大青石叫做“点将台”。

大枣园西邻重庆中路,东、南与十梅庵、南岭相邻,现有人口4000余人。

明朝万历初年,王氏由青州临朐县礼让乡寺泊社四甲棘村迁至。村名仍沿用“棘林村”。后因此陋俗,且本地当时多枣树,遂村改为枣园村。后因王氏家庭分出一支迁至村西南处,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取名“小枣园”。原枣园村改名为“大枣园村”,沿用至今。

2002年3月撤村改建居,组建大枣园社区居委会。2008年旧村改造安置房工程正式动工。2011年12月30日,2340户居民回迁。为了方便居民出入,还专门建设了一条连接金水路和湘潭路全长6公里的文昌路。

大枣园村有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村中心的牌坊街上矗立着两座斑驳古朴的石牌坊。它建于康熙24年(1685年),据说是山东省目前仅存的两处功德牌坊之一(另一处在山东蓬莱戚继光故居),目前已被评为青岛市历史文物

近年来落户大枣园的不断增多,据说姓氏已达到58个。

大枣园的大姓王氏家族,据《王氏世谱》记载,胶西王氏原系青州临朐县上庄居住、礼让乡寺泊社四甲民籍,于万历初年迁入胶州朱阳社十甲,复迁至即墨汇海社王家庄,后迁仁化乡枣园村,五代之内三易其居。大枣园王家始祖为才富。大枣园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王,均是才富后人。才富的后人有迁到楼山后、湾头、埠头、小枣园等村,可谓人丁兴旺。

历史上的王氏家族曾显赫一时,自始祖才富的曾孙如辰开始,族内英才倍出,二百年里挣来功名无数。如辰、如云得进士,如春得举人,如辰之子王懿为进士,后为雍正皇帝的启蒙老师,可谓“学霸”一族。1685年,康熙皇帝闻说一门三儿一孙俱取得功名,称赞他教子有方,御批立功德牌坊,诰封士大夫,极尽荣耀。

王懿(1651—1722)是青岛至今最大的官。他在朝为官32年,不畏权贵,多次上书举报贪官。后康熙驾崩,雍正急唤远在新疆的王懿赶回。此时王懿年事已高,加上路途劳顿,病逝于兰州,灵柩运回青岛。当年雍正下旨祭王懿于曲戈庄的名宦乡贤祠,钦定御葬。王懿父子墓地高大气派,墓州立着石人、石马、石秀才等。1943年日本侵略军扩建沧口飞机场,令王家将王懿父子墓限时迁出。棺木灌满了松香,极为沉重,几十个小伙子,雇着大卡车,整整干了三天,才运回村中宗祠停放,一切遵从葬制,入村北王家祖茔。可惜御赐的配葬物碑大都损坏失散,难觅昔日的墓貌。

由于大枣园村王氏家族的文化底蕴丰厚,至今文化名人辈出,如著名画家王先坡(1906—1987)即是。

南岭

如下面地图,南岭地处湘潭路街道南端,与虎山路街道石沟接壤,东依虎头石山,西邻重庆中路,北与大枣园相连。交通畅捷,发展无限。

明朝永乐初年(1432年),刘氏祖先从云南胶之国嘎嘎县大槐树里迁移此处。因户向选南,居家岭上,得名为南岭村。历经500余年的沧桑巨变,已发展成为以刘姓为主,多姓和睦相邻,拥有700多户的自然村落。

2002年经过撤村改居的调整,组建了新一届社区居委会。 2010—2016年旧村改造,建成南岭新园。8个楼座797户2300多名居民入住。

十梅庵

如下面地图,位于虎头石山北的围子山西麓。明永乐二年(1399年),十梅庵庄氏先祖从“云南大槐树里”迁移此处,后有臧、张、魏等姓陆续迁来,据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因村前山坡建有一庙宇、门前种植十株梅花树而得名。

1960年冬十梅庵村完成全村通电。1963年筹集资金9000余元,建成该村第一个工业项目——石厂。1966年冬,民办公助建起十梅庵小学;1985年乔迁新校址。1980年冬全村用上了自来水。1983年建立当初青岛市第一个电视村。1985年旧村改造184处平房。同年实行村民退休养老金的发放。1989年十梅庵建起第一座居民楼。1990年建成了十梅庵路,解决了交通进出问题。1998年为全村在职职工办理了养老统筹保险。2000年10月全村3100余人转为城市户口。2005年11月24日撤村,组建社区。

在十梅庵村东北侧,有个古城顶遗址,是一处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古城堡遗存,占地约一公顷。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此挖壕沟,曾挖出过铜镞、陶器、骨器、青铜器等。1955年冬到1956年春,当地农民建水库时,又发现了青铜短剑、铜鼎、骨针、石器和陶器等珍贵文物,并在北部靠山沟处发现夯土城墙基础。此后,由于烧窑取土和旧村改造新建楼房,古城顶遗址已遭受严重破坏。

2002年,李沧区设立了古城顶遗址公园

2005年2月,古城顶遗址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6月22日起,由于十梅庵旧村改造,文昌路要进行拓宽,经山东省文物局批准,省市区三级考古人员对该区域内的古城顶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2013年,古城顶遗址列入第四批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湾头

如上面地图,湾头社区位于李沧区中北部,湘潭路以南、十梅庵路以北、规划七号线以东、文昌路以西的区域,占地约1788亩,安置回迁面积约21万平方米,包括69个楼座,2554套住宅。2009年拆迁进行旧村改造,2011年05月21日启动回迁1333户。

明永乐二年(1404年),赵印、张秀2人携带妻儿从云南胶之国嘎嘎县大槐树里北迁此地。后靠岭、前邻河,因在胶州湾的东头,故取名“湾头”。

1950年湾头村在祠堂里创办了小学,1967年自筹资金,创办湾头村小学,1985年新建湾头小学,使孩子求学不出村,直到1995年被公办遵义路小学兼并,结束了民办公助的教学路子。

1990年成立敬老院,对村五保户集体供养,安排专人护理。

2003年3月投资11万元硬化宽广的露天广场,成立了秧歌队、太极拳、健美操队,拉开了社区文化的行幕,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

东南渠

明永乐年间,于氏从“云南大槐树里”迁至,后蔡宋等姓陆续迁至。东南渠原与西南渠同为一村,统称为“南渠”,民国25年(1936年)分为两村,名称加东、西。1961年又与村东北部自然小村“王家庄”合并,仍称东南渠。1983年将自来水安装到户,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祖祖辈辈缺水吃、挑水吃的历史。2000年10月全村1568人全部农转非。2003年11月撤村建立社区委员会。

楼山后

据楼山后林氏族谱和吴氏族谱及史料记载,楼山后村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林氏先祖林从福、林从合兄弟二人携妻宫氏、解氏,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的青平县来到此地安家落户。后吴氏先祖吴学孔带长子吴应明、次子吴应进,从即墨县沟岔村迁来此地居住。因村庄位于楼山北面,故取名楼山后村。林、吴两家友好相处,吴氏长子应明娶林氏之女为妻,两家亲密相伴开创生活。继而,王、董、江、姜、周、庄、蔡、刘、仇、侯、朱、丁等姓氏相继迁来,共同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

楼山后村西临胶州湾,南倚楼山,村南有河、村北有河,两河夹一村,素有“二龙戏珠”之美誉,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处进出青岛市区的咽喉地带,村东有通往市区的主要干线重庆路、村北有遵义路、村西有四流北路、胶济铁路沿村西擦边而过,楼山火车站近在两公里。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占地373亩,企业占地196亩,滩涂800亩,山峦林地500亩。

域内设有商店、邮局、银行、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单位,历来为乡、人民公社、街道办事处等机关驻地,是楼山地区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

楼山后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在楼山后村西建立了“北日钢”。驻厂日本兵为非作歹,随意打骂村民,暴行激起村民的勇敢反抗。青年村民王雁和其兄妹及王知课之女王玉兰等人,投奔革命,参加了抗日斗争。还有20多个青年先后参加了崂山抗日游击队。

1950年,董文藻、吴世存、刘作快、王遂孔等9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董文藻、吴世存、刘作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为国捐躯。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着一代又一代楼山后村人。1982年12月25日,青岛红星化工厂失火,该村青年吴旭文积极抢险,防止了油罐爆炸,受到上级表彰。1990年5月12日,青岛第二十七中学教师邵承禄(楼山后村人)为抢救落井儿童及其父,光荣献身,被追认为烈士。楼山后村人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西南渠

如上面地图,西南渠紧邻进出青岛市区的主干道重庆中路西侧,隶属于楼山街道。全村共占地213亩。西南渠村建自明朝永乐8年(1410年),相传有张氏世祖兄弟四人自“云南”迁徙而来,迁徙途中行至到现在村北一岭埠时,押迁官兵随安营扎寨,故取名曰“安甲埠”(此岭在清朝初期建有一座“牛王庙”,此庙毁于1966年“文革”前期)。迁来的张氏兄弟四人便在岭埠的西南角塔棚住下。因其南面有一条河渠,村名就叫“南渠”。西南渠与东南渠同为一村,1936年分为两村,该村位西称西南渠。

石家

明永乐初年(永乐1403年建立),始宜由"云南”迁至诸城县宋哥庄,后迁至此地立村。村名沿用“宋哥庄”。后徐、刘等姓陆续迁至,人口渐多。民国初年建立村政时,为管理之便分为二村。该村大姓为石,称石家宋哥庄,其余二村以徐、刘相冠。1984年改名石家村。

刘家

该村居民95%以上为刘姓,还有江、胡、李、袁、国等姓氏。据刘氏族谱记载,刘氏先人系济南德州东关人。明永乐初年(永乐1403年建立),刘氏祖先从即墨县留村镇东葛村迁至,时已有石氏居于西部,后又有徐氏迁至中部,同用“宋哥庄”村名。民国年初建立行政村时分为三村,该村冠以刘氏,为刘家宋哥庄,1984年改称刘家村。

刘家村分为新旧两村。新村位于湘潭路西段北侧,与老村呈东南、西北犄角之势,相距2公里。进出市区的公路干线重庆路从中通过。村办企业全部在安顺路、瑞金路、重庆路两侧,属青岛市城乡结合部,为工业仓储区,是发展仓储物流业的黄金地段。

徐家

据《徐氏族谱》记载,早在顺治年间(1620年),徐氏携家带口从山东莱阳迁徙到宋戈庄。当时已有石、刘两姓居于此地,徐氏东依刘姓西邻石姓。同饮一河水,共置一方田,一年又一年辛勤劳作,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形成了以三姓为主多姓睦邻的自然村落。民国初年因建村政,将宋哥庄一分为三。因该村徐姓最多,固定名“徐家宋哥庄”。1956年与刘家村合并成立高级社,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两村分别划入西流庄人民公社,该村称徐家生产大队。1962年划回仙家寨人民公社,同年又划入新成立的楼山后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徐家村。

如上面地图,徐家村隶属楼山街道,地处李沧区的西北端,西邻胶州湾,北与城阳区流亭镇双埠和赵村接壤,拥有可耕土地3000余亩,现有村民一千余户,总人口3000余人。

小枣园

根据《王氏世谱》记载,六世祖-柱今,其第五代孙-授先、承先兄弟二人,于乾隆年间(约1786年前后)搬迁至此,繁衍成村,原名"西南山”。1937年,沈鸿烈任青岛市市长期间,为表明与大枣园村同宗同祖,改为小枣园,沿用至今。2002年3月,改小枣园为小枣园居委会。

坊子

如上面地图,位于兴华路街道,唐山路南,重庆中路西。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里,青岛周边地区的人们去市区,通常在坊子街村留一宿,然后再往市区走。这里可以说是进出青岛市区的必经之地。

明永乐初年(1403-1422),李氏祖先由“云南大槐树里”迁至。后于、王、孙等陆续迁来,多以“开坊子”为生,故名。“开坊子”就是开商铺的民间说法。上面提到,由于这里是重要的人流疏散地,开旅馆、饭店、马店的聚集在这里,坊子街由此得名,也成为繁华一时的商业聚集地。青岛人熟悉的老的小白干路就从坊子街中间穿过。后来,小白干路东移拓宽。

1957年,坊子街村与小枣园、小庄村、楼山后村组建红星合作社,1958年组建成仙家寨人民公社,1960年分属楼山后人民公社,1984年楼山后人民公社撤销,隶属楼山乡人民政府。2002年3月撤村改居为坊子街社区居委会。2009年拆迁进行旧村改造。2015年10月29日回迁,拆迁居民500余户,回迁安置房有912套。

东小庄

如上面地图,北至唐山路,南至兴国路、永年路、邢台路,东至重庆中路。

据考证,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即墨县黄嘉善命家人黄好好一家3口在此管理土地,取名“小庄”。后陆续臧、逄、滕、王、陈等家族迁入。民国时期,该村属四沧区(四方+沧口)管理。因海西(阴岛)也有一个小庄,为便于区分,定名为东小庄。2002年3月撤村改建居,组建东小庄社区居委会。

板桥

戳链接,掌上李沧曾经做过专题报道:

探访李沧四百年老村--板桥

西流庄

西流庄坐落在重庆路与晓翁村之间,有一千多户人家,村民们多姓褚、姜、马。西流庄在300年前建村时,被称作新入庄。据沧口区政协1992年出版的《沧口文史资料》记载:1914年日本侵略中国取代德国在青岛的统治后,日本驻沧口的衙门办公事行文时,错把新入庄译为“西流庄”。当时地保将新村名告知乡亲们,可大家不敢去衙门纠正,也就默认了“西流庄”这个村名。

西流庄分成褚家西流庄和姜家西流庄,是1935年的事了。据民国24年《警务月刊》记载:“该村原为二姓,各具独占形式,相距甚近,以两姓不睦办事困难,划为两村,即褚家西流庄和姜家西流庄。”

文中所谓的“不睦”是这样引发的:当时每年冬季农闲时乡里要组织青壮年“站队”操练,可大家都不愿意参加,村里只好按名额分配褚姜两姓各出一半人员。1934年冬分配下来的是单数,多出来的这个名额两姓都不肯接受,几次言来语去就发生了争吵,以至械斗。姜家一群小伙子冲进褚家祠堂,将祠堂打了个落花流水,矛盾由此升级,最后导致了一村变二庄。

今天的老人们说起那段往事,大家都掩不住笑意:为区区小事竟闹到动手打架,居然还分成两个村子,真是不可思议,许是大冬天闲着没事干在家里窝出火气来了吧。褚姜两姓分了村相处反倒融洽了,男娶女嫁、姻缘不断、亲情绵绵。解放后两个村又合称西流庄,70年前分村的故事早已被大家忘怀了。

在晓翁村和褚家西流庄之间,60年前曾经形成一个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叫做窝铺村。上个世纪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在沧口扩建飞机场,强行征用达翁村居民土地,达翁村居民被迫迁至一公里外的达翁新村。当时正值滴水成冰的严冬,被强迁的村民有的搬到新村去了,有的到附近村里投亲靠友,有些穷苦人家无力盖房,就搬到西流庄西侧这片空地上搭窝棚居住,所以就得了“窝铺村”的名字。窝铺村上世纪50年代正式划入了西流庄。

十字交叉的振华路和永清路将西流庄切割成四部分,就像一个平面中的四个象限。

随着1998年振华路的拓宽,本来就显得松散的四个部分更加若即若离,就如同独立的几个村子。实际上过去的西流庄包含着5个小村子,有4个村曾在地名登记中拥有正式的村名。历史上的西流庄分分合合,上个世纪50年代后又总称西流庄。

这几个小村分布相对独立。十字路口的西南部分是褚氏家族聚居之处,称为褚家西流庄。东南部分因姓马的人家先搬来,称作马家庄,又叫东南屋。西北部分姜姓人聚居在此,称作姜家西流庄,又叫西北屋;再向北,本是一大片坟茔和荒地,1956年国棉六厂征地盖起自建宿舍,市教育局1958年建了青岛31中学。1971年,西流庄生产大队为解决村民们住房困难,将荒坟平整建了201户平房小独院。各姓都有迁过去的,派出所立户籍称为西流庄北村。十字路口的东北,原本也是坟茔、空地和沟壑,1963年西流庄生产大队在大沟的基础上挖土筑坝建了一个面积36亩、贮水13万立方米的西流庄水库,用来浇灌菜地。西流庄村民在1982年就全部农转非,大片菜地被征用,村子里也盖起了厂房、居民楼,水库失去原有的作用,现在已经改建为水上公园,成了一处风景秀丽的休闲之地。

作者为李沧区财政系统干部

晓翁村

晓翁村又叫“晓翁头”,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晓翁头”原本叫做“小瓮窑头”,这是因为在村子的东场院有一家烧窑的作坊。后来叫讹了,便成了“晓翁头”,现今人们多叫它“晓翁村”。

很多内容来自网络搜集,

如有差错,敬请海涵并指正

编辑不易,小编在此恳请大家,

Hash:30f5b625e5bc79b921c5cf55a9e2add4cc105bd8

声明:此文由 掌上李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