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 | 达州宣汉罗家坝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

昨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对罗家坝遗址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处距今53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存。这让罗家坝遗址成为中国嘉陵江流域目前发现的堆积最厚、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仅填补了川东北新石器时代考古距今5300年至4500年时间段的空白,也为巴文化可能起源于川东北提供了考古证据。

作为中国目前所知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巴文化遗址之一,罗家坝遗址地处达州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罗家坝,位于秦、楚、巴、蜀交界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于1999、2003、2007年先后三次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本次考古发掘工作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进行。

参与此次发掘的考古队员郑万泉介绍,这次发掘面积只有300平方米,但新石器时期的文化堆积较为深厚,局部厚度达到了3米。其中不仅有古人使用的陶片、石块、兽骨以及炭粒等,还出土了陶石器等器物。这些器物经过修复,可以辨认出花边口卷沿鼓腹罐、敛口钵、高领壶等不同的器型,而出土石器则包括了磨制的石斧、石镞以及打制的红石叶、石核、砍砸器等工具。考古人员表示,这些遗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成熟的聚落。根据环境土壤、出土文物等信息,考古人员推测,在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晚段,气候暖湿。罗家坝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稻、粟、黍等农作物,当时的人们主要还是以渔猎为生。当时应该有一批土著人长期生活在此,将打制、磨制石器等技术工艺传承。

罗家坝遗址考古发掘的负责人陈卫东表示,罗家坝遗址与广元巴中等地的新石器遗址群一起,正在逐步构建川东北地区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与该地其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相比,此次发掘的罗家坝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无疑是出土遗物最为丰富、器物演变序列最为清晰的遗存,为认识该地区新石器晚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资料,对构建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探讨长江上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演进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 李雪艳 图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Hash:bb88c0989863e7de2a461226f90dd25b2e48edc5

声明:此文由 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