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兴河头一革命老区迎来百年一遇的盛事!村里人有话要说

2018年12月24日,新兴县河头镇大竹楼迎来了难得一见的热闹欢腾场面。因为这一天,是大竹楼陈氏家祠历经百年之后重建落成的日子。很多出外务工、外嫁女、甚至已经迁出村里的人都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视频直击

☟☟☟

关于大竹楼历史

大竹楼位于新兴县河头镇的东南面,是料坑村委的一个自然村,景色宜人。是高祖太公陈文海一人从天堂镇石塘村迁到立业开村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现有人口800多,全村只有一个姓—— 陈 。从大竹楼分出的有新村、根竹坑、大水坑、天堂镇的中间村、大氹、开平(大沙光头咀)、恩平龙湾村)等都是陈文海的后代。

视频直击村容村貌

☟☟☟

视频直击村头壮观大瀑布

☟☟☟

大竹楼是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革命老区,为解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文为老区村。

陈氏家祠是在民国十五年即一九二六年由村民集资建成,为80多平方的砖瓦结构。也成了战争时期游击队的联络点。

陈氏家祠的光辉历史

解放后,村中的大小事务和娱乐活动基本都在这里举办。曾在新兴及周边城市红极一时的“竹青粤剧团”同样也是村民们自行组织的。

陈氏家祠太公陈文海的后代出了很多能人。广西省政协钦洲市市长陈启焕、深圳市保安区组织部陈洁玲、被群众称为“生华佗”的陈荣安医生声誉响遍广东等等这些村里的骄傲。

家祠重建的意义

陈氏家祠在经历了百年风雨后慢慢得变成了危房,村民纷纷自发捐资筹建。从捐资到家祠顺利建设落成这短短几个月时间,村代表及村民们积极主动为家祠的重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充分体现了大竹楼村民们的团结一心。

家祠的建设让大竹楼的村民们有一个祭祖、怀念、感谢先辈生养之恩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还能进一步巩固族亲、血缘关系,让村民们世代友好团结,繁荣昌盛。

高清大图回顾

Hash:fb62a134d825ed604999da599243b5d631fd5609

声明:此文由 新兴县风情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