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文苑」潼关的塬

潼关文苑」潼关的塬

作者简介

宝山陕西府谷人,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分配至潼关工作。曾任潼关县黄金治炼厂总工程师、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了《潼关历代战争纪事》、《潼关移民档案》、《众志成城》、《潼关之最》等精品文史资料。获得《我所认识的潼关》征文比赛二等奖。潼关县文化顾问、华潼公司文化顾问。在《渭南日报》、《三秦都市报》等报刊及网络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散文、随笔。

潼关的地形地貌独特,北临黄河,南依秦岭。沿河南岸,有少量平川之地。与河岸相连的黄土台原,边缘陡峭,原面上比较平坦,整体比黄河岸边高出大约200米左右。因为黄土台原在潼关古城南边,这些台原通称南原。大部分潼关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台原之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潼关南原的最南边是雄伟的秦岭,西与华山相连,东与亚武山相连,在潼关境内的最高峰是佛头崖,被誉为关南名胜。潼关境内的秦岭山区以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而闻名,为潼关赢得了“华夏金城”的美誉。从秦岭脚下到黄河岸边的南原,大体上分为6个部分,中间的沟壑多数南与秦岭的峪道相连,北与黄河、渭河相通。潼关南原全部由黄土沉积而成,从沟壑中的侧面看,从黄河岸边到秦岭脚下,在这些黄土沉积之前,基本上也是平坦的,与华山脚下到渭河之间的平原相似。这些黄土沉积的年代已经很久了,可能是风从关中平原西部吹来的,也可能是黄河水经过黄土高原带来的。在黄河的河道不断下切的过程中,黄河南岸形成了台原,又在秦岭峪道的水经年累月的冲刷下,分割成不同的形态。尽管自然变迁还存在于各种假说之中,存在于各种猜想之中,没有确凿的依据证明是如何演变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类到达这些黄土台原上时,其地形地貌可能和现在没有太多的变化。因此,你在原上走过的地方,也是古人走过的地方;你看黄河的原头,也是古人看黄河的原头;你仰望星空的地方,也是古人仰望星空的地方。从原畔或陡或缓的土崖和土坡上,雨水侵饰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很多,似乎意味着原体不断消减,不过,也许雨水消减了多少,风可能会从别的地方刮来同样多的黄土补充,相互之间正好抵消掉了。这是人无法计算的事,所有的密码都写在黄土台原漫漫的岁月里。

潼关南原最西边的原叫永丰原。原西边是磨沟河,原东边是裂斜沟。磨沟河是潼关县与华阴市的界河。永丰原是因为原下隋代建有永丰仓而得名。原上最平坦的地方,曾经是潼关县高桥乡的所在地,撤乡并镇后,原上部分属城关街道办管辖,原下部分归秦东镇管辖。原西边到磨沟河地势平缓,原东边到裂斜沟比较陡峭。以前从潼关县城往西的310国道要翻越裂斜沟,坡陡弯急,通行困难。如今,在洪水沟和裂斜沟都修建了高架桥,310国道已经不用翻越裂斜沟了,不仅缩短了路程,而且通行安全便捷。永丰原上有个村子叫还牛堡,是汉代父子宰相刘宽、刘琦的故里。刘宽为人处世以和为贵,淳仁宽厚。相传,一次刘宽正在路上驾车而行,有人指认他所驾之牛是自己丢失之牛,他什么也没说就让那人把牛拉走,自己下车步行回家。不大一会儿,丢牛的人找到了自己的牛,就把刘宽的牛送还,并连连叩头谢罪:“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刘宽却宽容地说:“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尊严受到冒犯而不计较,世所罕见。此事传扬开去,州县乡里咸服,称其村为“还牛堡”。原上有一个村子叫税村,明代叫瑞村。在村子附近,发掘出一座古墓,造型奇特的圆形墓室、体量巨大的线刻石棺、保存完整的精美壁画、栩栩如生的彩绘陶俑,具有非凡的气势。考古证明,这座古墓是国内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考古专家认定墓主人是隋文帝长子杨勇,被废太子后,又被自己的弟弟隋炀帝赐死,安葬于此。朝堂之上,兄弟相残,不足为奇,但以如此高的规格安葬,倒也让人看到了隋炀帝残暴性格中的另一面,多少还有一点温存。据说高桥村古时叫高迁堡,是由原下迁到原上的一个村子。高迁堡后来演变为高桥村。永丰原是潼关民间艺术古战船孕育之地,并从唐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古战船属于民间社火,表演过程中,演员像驾船飘于水中,又像神仙踩云于云端,神秘浪漫,令人神情痴迷,大有“沙场秋点兵”的气势。永丰原上历代都有古战船艺术表演的高手,他们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显身手,大放异彩,令人拍案叫绝,赞叹不已。潼关县著名的特色小吃肉夹馍,第一个加工培训基地在永丰原上建成,实现了从小作坊制作到产业化批量生产,使潼关肉夹馍走出潼关,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潼关南原的第二道原叫凤翼原,也叫冯夷原。西临裂斜沟,东临潼河。原的东西两边都比较陡峭,原面开阔平坦。凤翼原的得名与潼关古城有关,明代古城囊括的凤凰山就在原畔,这道原由秦岭铺展到黄河岸边,恰似凤凰丰满的羽翼。冯夷原的历史则更为悠久,相传冯夷为潼乡习仙里人,即原下的黄河岸边,终生与黄河为伴,死后成为黄河水神,被尊称为河伯。

凤翼原现在为潼关县城的所在地,是20世纪60年代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古城拆迁,在此新建的一座县城。之所以选择在此,不仅原面平坦宽阔,而且可以引用潼河上游的河水,自流进入县城,自然条件优越。抗日战争期间,这里驻扎着抗日守军,居高临下,炮击黄河北岸的日军成功阻挡了日军渡河,保卫了潼关,也保卫了大西北。潼关县城虽然不大,但欣欣向荣,和平路北段的首饰城为西北最大的金银首饰集散贸易地,美轮美奂。街道上一块块潼关肉夹馍店招牌格外显眼。凤翼原古称华阴潼乡通灵里。所谓通灵,即与天地神灵相通,道出了凤翼原的奇特之美。古有通灵之地出圣人之说,因此这里被誉为风水宝地。原上有两座著名的古墓,一座位于亢家寨村,墓主人是隋代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杨素,他既是功高盖主的英雄,也是阴险奸诈的小人,千秋功过,任人评说;一座位于管南村,墓主人是唐代镇潼军将领李元谅,曾驻守潼关十多年,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后任陇右节度使,去世后迁葬凤翼原,长眠于潼关大地。他们的墓碑立在原上已经千年之久,千年一梦,物是人非。而凤翼原头依然是观赏自然人文景观的绝佳之地,千年不变,万年不变。站在原头的岳渎阁上俯瞰,黄河如同天上之水,由北向南滚滚而来,接纳了渭水、洛水之后,滔滔东去,奔向遥远的大海

三河交汇,风光迷人。沿河的秦东镇,诗意盎然,美丽动人,日新月异,活力四射。岳渎阁的南面,巍巍秦岭,山势陡峭,峰峦逶迤,蜿蜒起伏,仰天而立,挺拔俊秀,如同一道天然屏障。西岳华山与黄河近在咫尺,岳渎相望,气象万千,为天下之奇景。岳渎公园的横空出世,成为各方游客趋之若鹜之地,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与岳渎公园毗邻的潼关软籽石榴基地正在蓬勃发展,并在全县推广种植,其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有望将潼关打造成中国软籽石榴第一县。凤翼原与潼关“文旅兴县”战略的契合顺应时代的呼唤,自然天成,共生共美,在山水之间,铺展开一幅美丽如画的发展蓝图。

潼关南原的第三道原是中指原,西临潼河,东临禁沟。在潼关南原中,中指原最窄,原头未及黄河岸边,与潼关古城相距4里,因居于南原中间,形似巨人的手指而得名。中指原的西边到潼河之间,地势平缓,坡度不大。沿着禁沟的东边,都是陡峭的土崖,站在崖畔,令人心惊胆颤。在潼关的关防体系中,中指原十分重要。在中指原的禁沟西岸,每隔三里就有一座烽火台,这些烽火台连成一体,被誉为十二连城。在潼关发生战争期间,以每个烽火台组成作战单元,互相呼应,严密封锁禁沟,居高临下,打击试图通过禁沟或越过禁沟的敌人。

十二连城是潼关著名的古代战争文化历史遗存,历经千年沧桑的烽火台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依然十分引人注目。望着默默无语的烽火台,让人浮想联翩。古往今来,无人喜欢战争,但战争总是在人类世界上演。触摸着烽火台,仿佛触摸到历史的伤痕。历代兴衰,春去秋来,往事千年,如怨如慕,就如同一颗颗沙粒一样,岁月不停地吹起吹落,最终尘埃落定,成了永不磨灭不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于今在潼关“文旅兴县”发展中熠熠生辉。在中指原中部,有两个相邻不远的村子,现在叫上屯、下屯,明代叫王溪屯。王溪,到底是什么意思,已经没有人能够知晓。也许是一个将军的名字,但史料记载中没有只言片语。20世纪90年代,潼关在黄金产业发展过程中,选择在上屯村与下屯之间建设了黄金冶炼厂。在建设中,发现了一些古代墓葬,陪葬品中有古代兵器。虽然无法确定具体年代,以及墓主人的年龄,但他们无疑是曾经守卫在十二连城的将士。可以想象,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在此守卫潼关,最后也葬在此处。他们究竟是战死,还是老死,谁也说不清了。今天,这里的中金黄金冶炼公司,是一座现代化企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是西部地区同行业的翘楚。中指原的夜晚有彻夜不灭的灯火,在昔日的烽火台旁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潼关南原的第四道原是麟趾原,西临潼河和禁沟,东临远望沟,原的东西两边都十分陡峭。麟趾原的得名,是因为明代潼关古城囊括了原下的一个土山叫麒麟山,而把麒麟山上的台原叫麟趾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其中雄性为麒,雌性为麟。大地为母,因此,原称麟的脚趾。古人认为,留下麒麟脚印的地方是祥瑞之地。麟趾原东西宽约两公里,南北长约6公里,原面比较平坦。东汉时期,羌人叛乱,朝廷在这道原上设关,名潼关。将近2000年过去了,汉潼关的城墙遗迹尚存。城墙分南北两道墙,北边的城墙靠近原畔,保存尚好,清晰可见,南边的城墙距北边的城墙约1.5公里,只有一段比地面略高的城墙根基。两道城墙可能不是同时修建的,存在一个时间差,但相距的年代大约只有百年,在过去的近2000年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汉潼关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一座完整的城池,它的东西两个方向没有留下城墙遗迹,只有南北两座城门。从防御的角度讲,东西两边非常陡峭,人无法攀爬而上,因此也没有修建城墙的必要。汉潼关之所以建在这道原上,是因为东汉时期,无法沿着黄河岸边通过潼关,必须通过这道原。到隋大业七年,由于从麟趾原南端可以下到禁沟,为了控制人们通行,因此,在麟趾原西边的禁沟口曾经修建过一道关门,史称隋潼关,如今已荡然无存。唐天授二年,由于可以沿黄河岸边通过潼关,又在黄河岸边修建了一道关门。此后,以唐代的关城为主,在潼关的防御体系中形成了诸多小关。汉潼关叫古城关,麟趾原南端的糞井村还设有糞井关。明代曾经从秦岭的蒿岔峪引水,经过麟趾原到潼关古城麒麟山上的白莲池。此条饮水渠叫龙儿堰,至今在糞井村南端的遗迹尚存。麟趾原虽然不大,但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汉潼关城墙在麟趾原屹立不倒,见证了潼关历史文化的厚重与辉煌。每当望着保存下来的汉潼关城墙,心境是一种喜悦,更是一种敬畏。在明代的潼关卫中,麟趾原的村子都归歇马屯,亦军亦农,战时出征,和平时期务农。今天的麟趾属秦东镇管辖。原上的寺角营村党建引领,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种养结合,相得益彰,成绩斐然,闻名全国。

潼关南原最东边的原是牛头原,西临远望沟,东临玉涧河(俗称双桥河),是潼关南原最大的一道原。原的南面有条沟叫铁沟,沟南边是代字营镇。牛头原中间有个村子叫南头,以前是南头乡的所在地。撤乡并镇后,牛头原属代字营镇管辖。原头的东西方向形似牛角,整体看起来像一个牛头,正在低下头饮着黄河水。考古研究推测,黄帝时期,关东的蚩尤族曾在此设公牛关。公牛关的关墙是沿着原边用树干、枣刺制作的木栅栏,当时发生的战争多是使用弓箭、木棒、石头以至贴身肉搏的原始战争,故所设关防因生产力低下,虽简单粗糙但也能对付进攻。牛头原是汉潼关的战争前沿,可在原畔阻击敌军攀爬上原,到达潼关城门进行攻城。发生在牛头原的战争,以隋末杨玄感兵败潼关最为著名。杨玄感是凤翼原墓主人杨素的儿子,在隋末反叛朝廷,由洛阳起兵向长安进发。兵至潼关牛头原脚下,前有潼关守军阻击,后有隋军追击。他没有退路,只能发起进攻,结果在牛头原全军覆没。他带着几个人逃入秦岭,最后自杀身亡。最有意思的是,当时从长安出发增援潼关的隋军,在路过凤翼原的杨素墓时,捣毁了杨素墓,并将杨素的殖骨挖出来,焚骨扬灰。这是古人对仇人最大的侮辱。抗战时期,潼关守军也在牛头原也设置了炮兵阵地,向黄河北岸的日军发动炮击,阻止日军从牛头原下的黄河渡河。牛头原中间有个村子叫东马村,相传西汉时期,这里是朝廷的养马场。汉武帝发动的匈奴战役,长达40多年,需要大量的马匹。当时的潼关可能人口稀少,从牛头原到秦岭脚下,堪称优良的牧马场。早在周代,潼关就有出产良马的传说。《史记·赵世家第十三》记载:“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说的就是造父在潼关得良马献给周穆王的故事。以前的牛头原,虽然土地宽广,但世世代代靠天吃饭。如今,黄河水早已引到的牛头原上,成为潼关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村民种植的黄花菜,在原面上连片生长,当黄花盛开的时候,金光灿烂,分外妖娆。

潼关南原的第六道原是代字营原,北临铁沟,南临歇马沟。原面呈东西走向,中间比较平坦。与其他原不同的是,它远离黄河南岸。代字营村位于原中间,是代字营镇所在地。明代的代字营村属大留屯。大约在清代,屯设代子营,其屯名渐失。代子是清代的官名,相当于屯首下的副职,掌管所治人户、田宅、兵籍。代子营后来演变为代字营。歇马沟南北各有一个村子,分别叫南歇马、北歇马。北歇马属潼关县代字营镇,而南歇马则属于潼关县太要镇。相传唐代初期,秦王李世民在今太要镇东南方向的窑上村屯兵,路过此地下马休息,村子因此而得名歇马村。原上靠近铁沟有个村子叫川城子,村西有个四面临沟的古寨,只能一条长约30米、宽不足两米的路经寨门进入古寨,是一个呈金线吊葫芦状的天然孤岛堡寨。看守住寨门,可有效防御外敌入侵。由于历史上潼关战乱频仍,境内还有多处类似的村寨。310国道从原上通过,由西向东通过玉涧河(俗称双桥河)进入河南省。陇海铁路从歇马沟通过,经过太要镇东去。歇马沟中泉水成溪,在姚青村脚下汇入麻峪河,然后东流,汇入太峪河,最后注入黄河。相传,东汉大将姚期曾在此安营扎寨,原为姚期村,后演变为姚青村。代字营原东北方向原面宽展,北临数十米深的铁沟,位于此处的西姚村,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民风淳朴。西姚村历史悠久,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芯子”有着三百年的历史,村里有棵皂角树,树龄也达几百年之久。代字营镇在西姚村建设的产业扶贫基地,带贫益贫效果显著。从原料产出、收购、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全面覆盖,全面服务,贫困户不仅能够在家门口将农产品销售,也能在基地内进行季节性务工,解决了部分贫困户产业和就业两方面的需求。在代字营原东端的玉涧河畔(俗称双桥河),是蓬勃发展的潼关县工业园区。园区主要引进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及包装等产业融合类项目,增强潼关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正在逐步形成行业优势明显、规模结构良好、发展特色鲜明、经济效益突出的特色工业园区。

潼关南原,虽然被天然分割成几部分,但都是潼关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的形态大小有所不同,其蕴藏的自然人文故事不同,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在任何一道原上,都能带给人对大地的敬畏和无限美好的遐想。自然永恒,天地长存。潼关的原风尘仆仆地从远古走来,携带着历史的荣光与梦想,阔步走向未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时代的潼关人,正以崭新的姿态,唱响乡村振兴的赞歌,用勤劳和智慧,奋力谱写着更加壮丽辉煌的诗篇。

来源:潼关宣传

Hash:a75e0fa36fe377fdc19c329aad5288f145e3f0f6

声明:此文由 精选本地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