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 |三国吴•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

三国吴•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南京市博物馆馆藏)

三国吴•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通高通高45厘米,底径17厘米,灰白色胎,胎壁较厚,青釉,施釉不及底。

整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罐身,上部是密集的各种堆塑,集多种动物形象、人物和亭台楼阁于一体,纷繁复杂。魂瓶上部口沿为廊庑状,四周有院墙,院墙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开有方窗。魂瓶中部周围连接四只小罐,瓶外壁贴塑通肩大衣式佛像和比翼鸟。

以小罐为界,下层的堆塑分为四个区域,相对应的两区作门楼、吹奏伎乐俑和立阙,另一区为卧龟驮碑,与之对应的一区为两个头戴尖顶帽抱拳于胸前的跪坐胡僧,其间还贴塑熊和麒麟等动物形象。龟背上的碑作圭形,最上方的三角区域浅刻“位”字,碑上文字三行为“凤皇(凰)元年立/长沙太守□作/浃使宜孙子”。瓶身斜肩鼓腹,肩腹相交处贴附一周装饰,分别为佛像、胡人骑兽、比翼鸟、螃蟹、龟、麒麟、鲶鱼、蛇头等,纹饰之间有镂空的圆孔。在瓶身肩部、龟趺驮碑的右下方位置还浅刻一竖行文字“九月十四作”。

魂瓶是六朝青瓷中最典型的器形之一,也是六朝青瓷所特有的造型之一,历来研究者常称之为谷仓罐、堆塑罐、魂瓶等。魂瓶造型一般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主要为楼阁门阙、仙佛瑞兽、杂耍乐伎等,下部主要是罐体,其上贴塑动物、仙佛等。南京博物馆发掘南京地区六朝墓葬至今大约有700余座,出土的吴晋时期魂瓶十多余件,梳理南京六朝考古简报,墓葬出土魂瓶只发现于东吴、西晋时期,并且基本只出现于吴晋时期大中型墓葬中。江宁区淳化乡索墅砖瓦厂西晋墓[1],因墓葬后室在考古发掘前就已经损毁,后室尺寸不详,残长只有2.86米。其它墓葬从考古发掘简报来看,最短的有4.46米,其它基本都在6~9米长之间,江宁区科学园东吴墓的长度甚至达到20.16米[2],可见魂瓶多出土于吴晋时期等级较高的大中型墓之中。此外,由于魂瓶大量使用堆塑、贴印等工艺,需要熟练工匠才能完成,其制作成本较高。魂瓶整体下部保留罐体的痕迹,但上部堆塑繁复基本无法实现存储的功能,因此从实用功能上来看它也是一种特殊的陪葬明器。这样的魂瓶既装饰繁复又不宜运输,也不是一般平民所能拥有的。

魂瓶为冥器(明器),又称"谷仓罐"、"堆塑罐",也称魂魄瓶。“冥器”是古代社会唯心主义思想所迷信认为的人们死后进入的世界,比如“冥币”就跟贴近我们现代人生活。以魂瓶这种冥器为例,上面所塑之物,往往象征着死者生前的社会待遇和家庭状况,并且希望死后到达所谓的“冥界”依然能够享用。如果魂瓶上堆塑繁多,则可能是等级较高的社会等级较高或非常富裕的墓主人;堆塑相对简略鲜少则相对地较低,也有毫无实物的管瓶。

魂瓶其出现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伯夷、叔齐为商末孤竹国君之子,因忠于殷商,劝谏武王伐纣无效而誓死不食周粟。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两人遂饿死于首阳山。人们念其抱节之志,故在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魂瓶随葬的礼俗自此出现,故早期魂瓶实为贮粮之器。关于“五谷囊”,王肃《丧服要记》中还记有一则颇具趣味的历史故事:说是春秋时的鲁哀公为父举丧,孔子因其未在陪葬品中放进五谷囊而问责于他,哀公狡辩道:“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为?”可知在春秋时期,大儒孔子已认为陪葬品中放入五谷囊是一种重要的礼俗。

汉代、三国、两晋时期的墓葬出土较多宿有楼阁,飞鸟,廊庑,乐伶等等,宋代则相对女佣女官居多。魂瓶的出土对尚未找到墓志铭的墓葬的断代有指导、佐证作用。汉代三国的魂瓶器型较大,高宽之比相差较小,釉水失透,多为平底;到宋代的魂瓶则跟似于瓶状,旋削修足,多施化妆土,多数器物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元代也有造型独特的魂瓶,比如有人首为堆塑体,人体却以刻画在器身上为呈现方式的人物塑造方式。

中华民族是酷爱物葬礼葬的民族,有点好东西总得埋下去,还特地制造一些冥器,就比如魂瓶下葬。这种习俗多让现代人难以想通。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制度、习俗,使我们得以看到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南京市博物馆

Hash:5cc1201aa4f615181db0e38d14cbe30f9add4669

声明:此文由 一路阳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