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 |600年前的元大都,原来你有这样的下水道...

已经进入步入雨季防汛期,除了地面的保水能力,下水道在城市的汛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北京,下水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大规模动工兴建之前,那时就已经根据地形铺设了下水道,装置了排水系统。解放前后,曾在西四和鼓楼等地发现过元代沟渠,这期就来介绍一下西四路口地下的元大都下水道遗址。

文物介绍

元大都下水道遗址

位于西城金融街街道阜成门内大街西四路口地下。1989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原)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元大都

元大都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的都城,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的规范。城内三重城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九经九纬的街道和标准的纵街横巷制的街网布局,可视为对宋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总结,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大都全图

▲元大都城

元大都在规划时,还特别注意对城市工商业的促进与发展,并建成了发达的给排水系统、完善的军事防御及对内监督设施。元大都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元大都给水系统

元大都城内的水源是比较缺乏的,从西北郊导引了很多小流泉来解决大都的给水问题。当时供大都用水的水道有两条:一条是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潜运系统;一条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潜运系统

高梁河自和义门北入城,汇为积水潭,俗称海子。为了使南方的潜运船只经通州直达大都城内,开挖了通患河,置闸节水。公元1293年,河工完成,粮船自通州经通惠河迁入大都,一直停泊在积水潭内。这一工程不但改善了自通州陆运的困难,也形成了大都城内积水潭北岸钟鼓楼、斜街一带的商业区。元大都的积水潭稍大于今太平湖、什刹前后海的范围。在皇城东北角处的通惠河宽约为27.5米左右。

由于水源的缺乏,影响了通惠河的运输能量。公元1342年又重开金口河,引卢沟河水自大都城南入通惠河,以济槽运。

宫苑用水系统

金水河自和义门南约一百二十多米处人城,入城后一直向东流,沿今柳巷胡同至北沟沿而南拆,再由北沟沿南流,过马市桥,至今前泥洼胡同西口转向东流,再转南折东,沿宏庙胡同,过甘石桥,流至今灵境胡同西口内。至此分为两支:北支沿今东斜街向东北流,至今西皇城根后,直向北流,在今毛家湾胡同东口处转向东流,经北海公园万佛楼以北、九龙壁西南,向东而注入太液池(今北海)。南支自今灵境胡同一直向东,过今府右街而注人太液池(今中海),复自太液池东岸流出,经西华门而入故宫,过熙和、协和二门向东,由东华门北出故宫,沿今东华门大街以北东流而注入通忠河(今南河沿)。

明初修筑北城墙和拆毁宫城后,这两条水系都遭到了破坏。永乐重新建都时,废弃了通惠河的槽运水系,把西北郊的水源自德胜门水关引人城内,完全用来供宫苑用水,因此元代金水河的渠道也很快废弃了。今北京东城的“河沿”和西城的“沟沿”,就是这两条水系的残迹。

元大都排水系统

元大都的排水系统早在动工之前就已经修建好,至今已发现的有几处排水涵洞和排水渠(下水道)。

排水涵洞

在大都东城墙中段和西城墙北段的夯土墙基下,发现了两处石砌的排水涵洞,它们是在夯筑城墙之前预先构筑的。土城废弃后,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其残存的底部尚可看出涵洞的结构与《营造法式》上所记的“卷举水窗”的作法完全一致。特别是满用“铁锭”、满打“地钉”和横铺”衬石杨”等做法,是宋元以来常见的形式。这些都说明修建大都时的官式石工做法,仍继承了北宋以来的传统。

▲元大都东城墙中段发现的石砌排水涵洞

排水渠(下水道)

元大都的排水渠分明渠和暗渠两种,以暗渠为主。而在西四路口地下的下水道是由石条砌筑的明渠。

1980年在西四路口地下发现的的元大都下水道,始建于元代,水道为南北走向,宽约1米,深约1.65米,通过今阜成门内大街时顶部援盖了石条,是元大都排水设施的重要遗存。在渠内石壁上发现当时工匠刻凿的字迹:“致和元年五月石匠刘三”。

现存水道南北长约10米,形制如旧,至今仍作为市政排水通道使用。

▲元大都下水道位置及结构

▲元大都下水道石壁字迹 “致和元年五月日石匠刘三”

转自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

图文:摘自《文物古迹览胜 西城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元大都勘探和发掘》

Hash:c701f688c764e1135d82ef5280ae82dbc1932272

声明:此文由 给水排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