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南部这座古代传送公文、运货、官员上任等必走的古桥!

点击上方蓝字“ 大南部网”关注 公众号获取最新南部热点

八仙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单拱石桥,长10米、宽5米、高8米。位于南部县小元乡刘家巷村。

从上游往下拍照,拱桥高耸,气势非凡。龙头上方,“飞龙在天”四个大字逎劲有力。

《南部县文物志》(送审稿.1989年12月编印)第45页记载:“它始建于清嘉庆癸亥六年(1803年)。”《南部文史资料》第十九集(2008年12月出版)226页《南部县古桥撷英》(作者:赵建宏)一文记载的始建年代与前文一致,并称赞“其建造规模虽不大,但却设计别致、造型古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整个桥身平地拔起,宛若长虹卧波,横亘于凡水河上……”

2014年,八仙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

八仙桥是成都阆中、南部古道上的必经之桥。这条官道被称为中大路,是省府连结川北重镇阆中、南部的要道。古代传送公文邮件、运送货物、官员上任等必走此路,西可经金丰、富村驿、盐亭秋林驿到达潼川(三台)、中江而进入川西平原直抵成都;东可经柳边驿至大桥镇。大桥分路,往东经老观、兴隆、定水,过西河到达南部城;往北经雄狮、万年,过西河直达阆中古城。沿途由官府设立数个驿站供官差歇息饲马,柳边驿(柳驿)、富村驿(富驿)由此得名。1700多年前,张飞领兵去阆中驻防,来往成都,走的就是这条路,柳驿境内灶君山腰至今犹存的马刨泉、张飞柏便是明证。相传张飞带兵走到这里,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拴于柏树的战马前蹄猛刨岩土,竟然刨出一股泉水

马刨泉的“张飞柏”紧挨张飞庙

这条古道宽5~7米,大部分路段都由石板铺成,尽管如今路面己残破废弃,但有的路段,还依稀可见古人踩踏出深深印痕的石板。在没有桥的时候,一条连结省府与州府的交通主干道上,成天有多少人流车马经过啊!凡水河虽不宽,阻碍通行,也得过去呀。可以想见,乘小船,划竹筏,搭浮桥,脱衣游水,挽裤跋涉……各种过河的方法在这里一定轮番使用过。来往行人和四周百姓热切渴望:这里有座桥该多好!200年前,两岸百姓经过多年酝酿筹划,修桥终于付诸行动了!因桥东小山头上有一观音殿,便取名观音桥。为何又叫八仙桥呢?民间代代传说着一个神奇的故事:峻工那一天,在泥土垒起的弯拱上合龙,左右都接拢了,就差插缝的合龙石。无论怎样都合不了缝,掌脉师与石匠们扯皮闹成一团。此时,来了八个讨口子,左看看右瞅瞅,平静地对大家说:“不要吵,我们那天在方山寨石科里看到一个石片片,你们去抬来用,保证能行。”无奈之下取石一试,放下去天衣无缝。人们惊诧万分,这才想起讨口子来,但已不见踪影。大家恍然大悟:啊,原来是八仙相助!还有另一传说版本:合龙踩桥,观者如云,有八个乞丐也上桥踩踏,转瞬飘然而去,不见踪影。啊,原是八仙光顾!后来观音殿荡然无存,桥名失去了依托,人们只记得仙人光顾这个故事,于是便干脆叫它八仙桥了。

八仙桥西头高于路面3米,有12级石梯与道路相连,西头高出路面1米,有4级石梯相连。上游一侧的桥拱中间嵌有石雕龙头,石龙昂首向天,吞云吐雾,气势恢弘;龙头上方刻有“飞龙在天”四个大字;下游一侧的桥拱中间嵌有龙尾,上刻“北道凌云”四个大字。这八个字皆为柳体楷书,笔力雄健,赫然在目。石栏杆上雕凿的各种花草图案栩栩如生。无论雕龙、图案,还是书法,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下游往上拍摄,龙尾上方可见“北道凌云”四字

石桥经不住岁月的磨蚀和风两的啃噬,残破、衰老是必然的。两岸百姓精心呵护着它,一代又一代。前一百年维修过几次,没有记录。仅民国和新中国就修整过三次:甲子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小元乡著名塾师刘正卿先生给已经出息的学生孙为武(字止戈,双佛镇人,国军少将旅长,曾任过青神剑阁巴中等县县长)写信,请求赞助修葺几近毁塌的八仙桥。孙给家人致信,要求全力支持,并寄回了一笔捐款。刘正卿又向四周(花罐、金丰、小元、柳驿)乡邻募捐。维修工程由刘正卿具体承办,华仓头孙家的人协办。周围没有硬石,确定到数里外的任家湾石场采石,但路远,必修专用道拖运,费时耗力。这是一次大修工程,所需石料甚多,仅打石头就费时一年,把孙止戈家十几仓谷子全吃光。孙本是个清官,没多大财力,但他家不遗余力,还添置了70多床被子供民工使用。桥头一对石柱上刻有刘正卿老先生的对联:“平地生波休讨厌;长河如带应当然”。许多老人都曾见过,毁于1964年“破四旧”运动。第二次维修是1990年 ,桥东头左侧竖有一碑亭,上刻碑文《重建八仙桥序》:“大桥胡以仙名也,考建修时,期久而功不竣,石工懊甚。适有乞者八来此参观,不日而告成,众皆奇异,因名之曰八仙桥。是桥也,其流奔放肆大,入西江而汇嘉陵,系川北之要津。无舟楫行者苦焉,往往深则厉浅则竭。前人以此而建修,今六十余年,栏杆倾斜,拱石浸蚀,使不重修而补葺,将有倾颓之势。里人志士有见于此,爰商同议,募化捐赀。但苦无坚石,购于远地,复修路。功久费钜,虽刻日耽工,遵其旧制,但时竟迁延,阅三载而蒇事。今则登临而望,桥高而耸,势若凌虚,有金钟焉,一鸣惊人;有石龙焉,飞腾欲渡。下临深潭,河水縈带,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悠然会心。外之,邅山高原,丹崖翠嶂,间厕隐显 ,与夫暮霭朝霞,气象万千。此皆仙桥胜槩,足以供骚人墨客之吟咏,岂惟利行人而已哉?于是乎书。”碑文是赵光德、王子和等三位老先生撰写的,记述了桥名来源,建桥原由,艰辛而漫长的筹建过程,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八仙桥的雄壮景观和优美景色,表达了人们对该桥的喜爱之情。但疏于考据,误将甲子年的培修写为“前人以此而建修,今六十余年”。此大谬,特予指正。第三次维修是2011年。桥东头右侧竖有捐款芳名碑。

八仙桥雄踞在凡水河上,迄今已有218年,默默注视着岁月的变迁。它经历了满清王朝、中华民国和新中国的衰亡与崛起,见证了过往行人、两岸民众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此桥因桥石不坚硬,桥身早已出现石表风化,拱隙渗水等隐患,两岸民众祖祖辈辈一次又一次自发筹款、投工,予以维修。但令人痛心的是,近几年来,个别人为建筑房屋,竟将两岸桥梯用土填成斜坡,在桥上行驶载重汽车和挖掘机、推土机。每每机、车通过,桥身闪闪、嘎嘎着响,坍塌险象顿生,令人心惊。

在桥下仰拍,拱桥底已见若干裂缝

桥面两端梯道被填平,成了过车的马路

此桥危也!前人修桥费尽千辛万苦,后人享福理当精心保护。我们绝不能为一时方便图一已之私而毁损古桥,望两岸百姓恢复石梯,严禁汽车通行。即使两岸要连通公路,也得另行新建水泥平桥。肯定地说,八仙桥的承重力达不到公路桥,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硬要以古代今,以人行桥代公路桥,压垮它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果如此,这一代人就是保护古桥不力的罪人!

笔者再次呼呼,希望文物、交通部门及当地政府尽快采取措施保护好这座古驿道上的桥梁!

【作者简介:刘松乔,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南部县政协文史员,南部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来源:伏虎社区

淡淡月光KTV语林花园网红

诚聘精英

营销经理:20名,高额提成+丰厚奖金,月收入10000以上;

以上人员,一经录用,待遇丰厚,公司将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良好的发展平台,还等什么?加入我们吧!

面试时间:晚上19:30—20:30

面试地址:北环路海腾云鼎淡淡月光KTV

关注家乡发展|分享南部感动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

| 投资8055万,南部将建设…

| 重磅:南部开始对问题楼盘整治

| 第二批:南部开始整治问题楼盘

| 重要通知!这些校外培训,坚决查处

| 全年禁止!违者罚款!举报电话公布

| 最新!中小学校内不得设小卖部超市

| 超燃视频:南部二中新生军训现场!

| 南部金星收费站强制重复收费?

↓免费发布 ↓

|招聘求职||房屋租售| |寻人寻物| |商业活动|

Hash:02979c26a8f943eb19b07104c854033101648757

声明:此文由 大南部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