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拾遗|郑玄与康成书院的故事
苍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
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的郑康成。
这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到城阳铁骑山下康成书院时写下的《不其山》七绝诗。诗中的“书院”,即康成书院,坐落在不其山(今铁骑山)东麓的书院村。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倩倩 孟秀丽
郑玄讲学不其山,至今已逾1800年历史。各种关于郑玄与康成书院的故事口口相传,“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已成功申请为青岛市“非遗”,近日,记者采访到其传承人贾绍全、贾俊先,听他们讲述郑玄与康成书院的故事。
郑玄客耕东莱讲学
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东汉北海高密(今高密市)人,是著名经学家。因受曾做过尚书仆射的八世祖郑崇的影响,郑玄少年时就志向远大,酷爱读书。史记记载他聪明颖悟,13岁时能诵习五经,21岁时已博览群书,精通历数,并擅长算术。因才华出众,被推举为掌管诉讼赋税的乡官。杜密到北海郡为官后更是器重郑玄,并帮助他周游天下,遍访名家。郑玄先拜京兆名流第五元先为师,最后拜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从马融那里学成回乡后,郑玄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于是远近有数百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客耕东莱” (今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书院村以南),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
郑玄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对经学造诣很深,故世称“东汉经学家”,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毛诗》、《三礼》注即采用郑注,还注《周易》、《论语》、《尚书》、《六易论》、《驳五经异义》等,“凡百余万言”。他的最大贡献就是编注群经、整合两家、创立郑学,基本终结了当时的今古文经学之争,使经学进入了融合互鉴的“小统一时代”,为中国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古印证确有康城书院
距今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经学大家郑玄在青岛不其山设帐授徒,创建 “康成书院”,建成之后曾盛极一时,闻名于世,远近慕名前来求学的人很多,许多学徒自远方投至门下,跟随郑玄的更是成百上千人。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在原郑玄筑庐授徒处,重建“康成书院”。据贾俊先介绍,2012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根据有关线索,在书院社区可乐山脚下,发掘出东汉时期陶片、砖瓦等实物,印证了书面记载。据称,郑玄曾先后两次到现今的惜福镇街道书院社区康成书院遗址处筑庐讲学,从事经学编辑、整理、注疏、研究等项工作。
康成书院开创了村学之风,开启了青岛的书院文化,后人在青建了众多书院,有青峪书院、石屋书院等。康成书院附近的居民点也以书院命名,成为书院村,村北不远出的小屯,名叫“演礼村”,是郑玄当年向山里人传授、演习礼仪的地方。
“郑玄在书院村建康成书院、筑庐授徒讲学的故事传说始于民间口头文化,经过1800年代代传唱,人们结合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融入了惜福镇区域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创造了一系列郑玄、康成书院的神异传说故事,反映郑玄一心求学、严格治学和为民排忧解难的精神,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自2000年起,贾俊先开始收集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资料,主持编写了《郑玄与康成学院传说》一书,“书中主要是以郑玄两次来不其山,重点是以他第二次来不其山东麓讲学、建康成书院为背景,整理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故事。”
书带草
非遗需要保护、传承、创新
“青年一代对古老的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及文化遗址关注较少,老一辈传承人逐渐减少,口传者日减,新的传讲人队伍还没有建立,因此能讲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的人已经很少。”贾俊先认为,“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使流传了1800多年的郑玄与康成书院传说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贾俊先还说,对于非遗,需要科学有效的做好保护、传承、创新。
“康成书院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兴衰,汉代的建筑规模现在已经难以考证,明代重建后的建筑也逐渐荒废。”贾俊先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计划在郑玄当年讲学授徒处原址上对康成书院恢复重建,”他强调“重建不是拆掉重新建,而是保持原有遗址上重建”。据介绍,此项工作正在考察论证中。
青岛城阳惜福镇
微信ID:cy_xifu
Hash:2d57308391035c2270fac83c908b8dd4caddbbc2
声明:此文由 青岛城阳惜福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