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良渚”在穗展出,296件(套)精美文物亮相

信息时报讯(记者 麦锦婷 通讯员 胡田甜)2022年1月26日,“发现良渚”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展览展期至2022年5月20日。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展出296件(套)精美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1件(套)。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300年,以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为核心,分布在面积达3.6万余平方公里的以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广袤区域。因该文化首先发现于良渚,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将之命名为“良渚文化”。

“发现良渚”展览现场。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发现良渚”是南越王博物院继“发现邢窑”“发现越窑”之后“发现系列”的第三展。此次展览创新性地使用了“实物+数字”双展览结合的形式,单独设置影像展厅,将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营建向观众娓娓道来,同时展线与多媒体深度结合,全程添加视频二维码,以丰富的视频资料搭建虚拟展厅,为观众立体还原五千年前水乡泽国的良渚风采。

发达的稻作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层分化,均表明在5000年前,良渚地区已建立早期国家,进入文明阶段。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良渚古城三重结构、重要台地和水系分布。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通讯员 胡田甜 摄

在良渚社会,玉器用于标识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维系社会政权组织的有序运行。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形制为外方内圆的柱形,上下穿通。玉璧是良渚玉礼器中的大型器物,也是中国古代常用来祭天或陪葬的礼器。南越文王墓共出土了71件玉璧,造型多样、纹饰精美,其中出土于墓主棺室棺椁头箱内的D54玉璧被定为2022年冬奥会奖牌的装饰纹样视觉来源。此次展出的琮、璧等良渚玉器与以玉璧为代表的南越文王墓出土玉器交相辉映,在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既反映出玉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展现了礼制的起源演变,为观众提供不同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南越文王墓出土D54玉璧。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通讯员 胡田甜 摄

值得一提的是,良渚文化的辐射影响至于岭南,岭南地区的多处史前遗址发现了与良渚文化器物相似乃至几乎一致的文物,其中以石峡遗址最多。“石峡文化”因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的石峡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000-5000年,年代与良渚文化相近,石峡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环、玉锥形器、石锛和陶贯耳壶等具有明显的良渚特征。

展览现场。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Hash:f46a13de01aa49ed4dbd142e47da6ef0d62bf653

声明:此文由 信息时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