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破烂的名人故居,无锡斥资五千万维持原样,主人已离世70年

对于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市中心的位置是寸土寸金的,因此现代化的进程也会越来越快。而在无锡市的市中心,不论城市如何发展,有一间破烂平房不仅始终不动,政府还会花巨资让它维持原貌。

这间与现代都市格格不入的破烂平房的主人叫华彦钧,离世已经69年。他是一位音乐鬼才,就在这间破烂的小平房里,它创作了闻名世界的名曲《二泉映月》,人们习惯称呼他为“瞎子阿炳”。

无锡是阿炳先生的出生地,阿炳故居就位于无锡旧城区的崇安寺商业区。这里即是原雷尊殿道观,阿炳就在这间道观里出生,也在这里离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因此,到无锡的人都想走进这间小破屋,去感受那段对阿炳来说无比悲惨的岁月。

很多人觉得,阿炳是神,《二泉映月》这样的音乐在全球来说也绝对是殿堂级别的。而为了如实地呈现阿炳故居,2005年崇安区人民政府斥资近5000万元进行修复,使得所有的东西保持原状没有任何改变。

经过修葺与改造的阿炳故居,成了很多人瞻仰朝拜的圣地。人们在这里读一读阿炳的身世,听一听阿炳留下的六首名曲,看一看二泉艺术团演奏的江南丝竹和道教音乐,透彻地感悟人生。

难以想象,那么多的传世名曲,竟然都创作于这样一个破烂的小平房。晚年的阿炳更加穷困潦倒、贫病交加,道观最东边一间小平房就是就是伴随他生命最后时刻的地方。

这间只有20平方米的小屋里,破旧的蚊帐耷拉在床上,床的一边就是吃饭的桌子和一个掉了漆的柜子。柜子上放着两个旧箱子和一些衣物,门口还有一个四角的小桌,这些东西都布满了灰尘。

一位音乐天才生活起居的地方是如此破旧,却也令人心生敬佩之情。阿炳的父亲华清和擅长道教音乐,精通各种乐器,在这里,完成了对阿炳的音乐启蒙。比如说他教阿炳吹笛子时要迎着风口吹,弹奏二胡的外弦也比一般弦粗壮得多,为他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我一步步走进阿炳故居,思绪如潮翻涌。这位音乐天才用二胡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仿佛一把利剑戳中每个人的心,大多数人听了都会有共鸣吧。平稳时娓娓道来,激昂时心碎气绝,跌宕起伏的旋律把你带到阿炳的世界。

阿炳故居内还设有阿炳纪念馆,设有多个展厅,以详实的文物资料,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真实的还原阿炳的生活场景。

展馆里循环播放着阿炳的经典曲目《二泉映月》,墙壁上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展柜里展示了阿炳的艺术成就。睹物思人,在这样的氛围里,令人不禁潸然泪下,为阿炳悲惨的人生经历所感染,也为阿炳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阿炳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杰出的代表,留下的《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6首乐曲,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他的不朽音乐成就被介绍的国外,也影响了一些国外的音乐家,有的人还远渡重洋来无锡纪念阿炳。

阿炳的音乐CD至今还深受广大群众喜欢,阿炳和《二泉映月》依然成为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我想每一个音乐家最终的梦想,也不过如此吧。

在阿炳故居里还有一些无锡其他的历史遗物,洞虚宫古井,此井为江南著名道观洞虚宫正山门前遗物,原有井两口,山门前左右各一口,由于年久遗失,现仅存井圈一口,井圈为青石雕凿,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2007年修缮阿炳故居时,迁徙至此。

灵桥牌坊为公花园白水荡之间围墙中,2007年修缮阿炳故居时,迁徙至此。相传该牌坊为元末明初之物,当时崇安寺河网密布,该牌坊位于通灵桥前。

阿炳墓如今被迁葬于无锡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只见阿炳头戴破礼帽、身穿一件破长袍,佝偻着瘦弱的脊背正在卖力地拉着二胡,犹如当年的风采再现。

1950年12月4日,阿炳先生逝世,为了纪念他,无锡将阿炳故居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更是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许有人会说维持这一破烂原状有什么意义呢?我想,到过阿炳故居的人才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图文原创,关注@路灯摄影,每天为你分享旅途故事。

Hash:9acf6b3172286c93a7c17c32b1d487ee4b5b12c1

声明:此文由 路灯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