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南纱帽山的历史由来

也许老纱帽人都听说过纱帽山的传说,但可能也是部分片段,作为一个纱帽人或即将成为纱帽人的您,可一定要知道这个深厚的文化底蕴哦。那么今天笔者就带着各位网友详细了解下,记得一定要点个赞哦!

纱帽山遗址

1、纱帽山简介:纱帽山遗址海拔37.82米,距武汉中心城区约39公里。面积4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4米。1965年,湖北省博物馆对此处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石斧、石锛、石凿、陶网坠、陶纺轮、陶鬲、陶豆、陶板瓦、铜斧、铜矛、铜蟠螭三连环、卜骨、鹿骨、狮骨等文物100余件。

(纱帽山发现的“汉阳人头盖骨”)

纱帽山属商周文化遗址,考古鉴定青铜器的使用是它的鲜明特征,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武汉早期文化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3年4月7日,纱帽山遗址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纱帽山出土的”清仿宣德双耳炉)

2、纱帽山自然环境:纱帽山东西频临长江,与江夏金口镇隔江斜对,其北为军山,两面附近有朱家山、陈家山。其遗址现为一小山丘,经江水历年冲刷以及开山取石,东南西峭壁陡起,岩石裸露,高出江面10余米,西北面稍低,高出地表10米左右,顶部较平整。遗址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充足,光照适宜。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的特点。

3、纱帽山人文环境:纱帽山遗址地处纱帽街,人口近六万人,下辖8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其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汉洪高速公路均交汇于此,而且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在我区有百余里的航线,多处适宜建设深水码头。近年来,随着两区融合,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纱帽山遗址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纱帽山的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后,黄河波平浪静,唯长江流域属古云梦泽的汉南地区仍是一片荒湖野汊,十年九淹,生灵涂炭。大禹的后代禹青忧国忧民,是个好官,获知此情后,赶到汉南,风餐露宿,考察水系。带领人民群众疏江筑坝。围湖造田。凡事他身先士卒,为地方百姓根治水患,时间一年年的过去,汉南的水患逐渐减少,湖区肥沃土地上,苗壮人欢。一年夏天,连降大雨,洪水暴涨。

禹青带领百姓顶着狂风暴雨,日夜奋战。突然,肆虐洪水卷起如山高的浪涛狠狠地向大堤扑来,泥泞的大堤“轰”的一声垮塌一大片。洪水铺天盖地地从豁口中汹涌而来,老百姓眼看家园将毁,妻离子散的惨剧就要发生,无不失声痛哭,禹青见此情景悲愤万分,双眼泣血,一头青丝霎时间变成了白色。

他仰天大呼:“不制服洪水,禹青愧对百姓!”顺手摘下乌纱帽,愤然扔进滚滚江流,想以身殉职。忽见乌纱帽飘至决口处不动了,变得越来越大,很快成了一座小山,挡住了江水,霎时风停雨住,天气转晴,洪水退去,那山形竟和那乌纱帽一模一样。“纱帽山”从此而得名。

http://www.hannanren.com/

Hash:ebb9afbd02fc24e7b2f6d87aef3da6e2005d6844

声明:此文由 汉南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