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开学季 • 高校传统校园特点与问题
新媒体管家
通过上期对西方及我国大学校园的行程发展史的介绍,我们知道我国高校的校园形态与建筑特点受西方大学的影响甚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我国高校中存在着大量被列入或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他们记录着校园的变迁,是校园环境与记忆的参与者。但在自由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校园历史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保护也面临了很多问题。
我国高校传统校园特点
传统高校建筑历史价值
英国著名学者 B.M.费尔顿《欧洲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观念》一文中,描述了欧洲人认识历史建筑的多方面价值。他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情感价值:新奇感;认同作用;历史延续感;象征性;宗教崇拜
2)文化价值: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审美的;建筑的;人类学的;景观与生态的;科学的和技术的
3)使用价值:功能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
而高校历史建筑,有自身特殊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场所精神价值、文化氛围价值、艺术美学价值、功能使用价值、时间记录价值五个方面。
传统高校校园构成元素
从传统高校形态构成上,笔者参考了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中关于类型学的观点,校园与建筑如同城市建筑中的图底虚实关系,构成上分实体与虚体两个部分。
东北大学历史校园图底虚实关系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石少峰硕士论文《传统校园更新发展的对策研究》整理绘制
实体
实体就是校园中建筑物,传统校园中,建筑物通常采用分散式布局,建筑密度与容积率都不高,罗西的类型学将城市中建筑类型划分为首要与次要元素,校园中建筑类型同样如此,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纪念性的建(构)筑物
罗西认为,纪念物本身就具有象征功能,所以与时间相关,可以强化根源感。校园中纪念物包括标志性建筑单体与群体,如教学主楼或者图书馆,大礼堂等。纪念性的构筑物是校园中的纪念碑,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主要校门等。
从历史建筑的分类上来看,大多属于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建筑,或者潜在的文物保护建筑,大多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价值。
50 年代部分传统高校主楼形式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城市规划资料汇编[J].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教研室.1979 年 8 月:05 改绘
2)区域性建筑群实体
区域性建(构)筑物构成了传统校园中的氛围与场所的大多数,作为历史校园的基本组织结构,对于人们理解场所认同感非常重要。这一类建筑或建筑群大多是师生宿舍,次要教学楼,以及学校服务建筑,如餐厅,校医院,发电所,实验室,水塔等。从历史建筑分类上多属于一般性历史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有些甚至是文物保护单位或者遗址,如华南理工大学石牌校区中一二号楼平台之上的游泳池,系当年侵华日军驻扎于此所设立,如今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性建筑物与区域性建筑群体概念是相对的,在校园不同层级范围的区域中,区域性建筑与纪念性标志物有可能相互转化。
虚体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中发生的。”
校园空间中,虚体是组成校园内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绿地,植被,景观资源,围合空间等。而传统校园特有的自身特点正是通过这些元素综合表现出来的。
1)绿化植被
“学校开始于一个站在树下的人……很快这个需要的空间就建起来了,形成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人类要求的一部分……。”
路易斯·康的经典论断,将树木视为学校的精神起源,承载着校园中的人文环境。传统校园中的植物大多先于校园存在,或者伴随着校园一同成长起来,时至今日,大多古树苍天,郁郁葱葱。
普通的绿化植物甚至可以延伸出校园文化,也能成为传统校园中的精神象征。山东大学将近四成的学生将“小树林”列为山大学子认为的最具代表性的校园名片,山大“小树林”由近百棵参天的白杨和梧桐围聚而成,林中点缀有数张休憩石凳、石桌。远处观之,茫茫一片树海,作为山大学子晨读,交流思想的场所印在了一代代山大人的记忆之中。以至于山大文化论坛就被成为小树林论坛。
山大小树林
资料来源:http://www.sdu.edu.cn/2010/images/pic/sdu01_207.
绿化植物不仅可以创造出深刻的场所感受,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传统校园中以砖砌体,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近代历史建筑大多呈现灰度较高的红,灰白色,同树木,大草坪的绿色相搭配,使得整个校园的颜色丰富而和谐。
同时,绿化植被也具有生态保护功能,相对于城市区域,校园绿化是城市中难得的绿肺,在校园中往往比周边城市气温低3-5 度,而且校园内空气环境质量指数更优。
2)自然类景观环境资源
受我国传统文人寄情山水的习惯与西方传统大学校园独立于城市的“学术村”的影响,传统高校建校之初往往选址于大多拥有优质自然景观的城市郊区,如山,湖,江,林等。更重要的作为传统校园中的软质空间,通常会成为交往,学习,休憩的场所,也是学生时代记忆中重要的部分。
3)人工类景观设施
多为校园内雕塑的景观节点,相对于自然要素,内容比较广泛。它们往往不会孤立出现,而是综合其他要素反映出一种群体效果。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尤其是校园中的雕塑等。校园雕塑主题性很强,以表达校园精神或者记录历史事件,题材广泛,包括校训石,名人题词,历史名人,著名校友雕塑。
华南理工大学石牌校区中巨大校训石上刻着总理孙中山为原国立中山大学所刻校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与校园正门处 4 米高日本友人捐赠的中山铜像相呼应,构成了华工校园内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些优质自然与人工景观,绿化植被与历史建筑经过百十年的开发与高校人文气息的积淀,已经将物质环境,文化传统与历史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历史高校道路体系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作为校园的开放空间体系的骨架,兼具交通与交往作用,对整个校园虚体空间环境品质起到关键作用。历史校园交通体系的特点:
一方面是早期历史校园对于外部城市的相对独立性,与外界社会交流并不强,所以当时城市交通体系对于校园自有交通体系影响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传统高校车道在建校之初并不以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故车道与人行道的区分并不明显,多为人车混流,并强调步行系统,它与整个校园的外部开放空间连为一体,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道路宜人尺度。
调研中,传统校园中保留至今车行道都在双向两车道,宽度不超过 15 米,相对于文革后新校区建设中的强调人车分流与双向四车道以上的规模,传统校园道路尺度显得比较狭窄,但是这种尺度对于机动车司机心里尺度上的感觉,传统校园车行速度往往较慢,一般都控制在 30km/h 以内。
历史高校校园构成手法
院落围合
以院落空间来组织建筑群体是传统校园突出特点,院落空间的起源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修道院式的方院体系空间。而这种围合方式,空间形态上与我国传统建筑院落空间形式类似,具有较强的聚合性与庄重感,所以方院式布局很容易中国化,在我国传统高校中普遍存在。
我国传统校园空间围合大多为三合院或者四合院。按照围合界面的强度,形态上从部分渗透到完全封闭,依次呈现“L”型,“U 型”以及口字型。同时,根据不同尺度,多个院落通过一定关系相连接,庭院内部具有很好的内向型,结合大草坪,密植树木等环境语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从环境心理学上讲,适度的围合可以实现空间领域感,具有天然的均衡与稳定,容易形成庄重,严谨的空间氛围,与大学传统的内在精神相一致。而由历史校园中建筑形成区域边界,大多具有沧桑且精美的立面造型,极容易给予使用者心理上归属感与安定感,使得师生与院落围合的空间中安心地进行校园生活,是实现历史校园氛围强有力的手法。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当代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设计实践》自行整理绘制
如属于清华大学校园著名“红区”东侧的学生社区组团,整体上是通过 5-6 号楼,7-8 号楼与七,八食堂以及周边宿舍,食堂,小市场等共同围合而形成,产生了较好的领域感。同时,5、6 号楼,7、8 号楼分别两两围合产生更小尺度的“U”型庭院,围合界面适当打开,既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间与景观的渗透,且不损坏空间围合感。而对比 90 年代修建的上海交大的闵行校区宿舍布局,多为居住区规划中的棋盘行列式,对于形成领域感不利。
轴线对称
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历史校园,无论是遵循欧美布局的早期大学校园,还是五十年代苏联风格的大学,都会选择使用轴线来组织校园内建筑的序列关系。与院落围合的布局相比,这种构成手法更加强调动感。一方面是轴线的两侧通常设置长条状连接的建筑群体与场所景观,以表达庄重严谨的学府气息。而近轴线处的限定则通过道路两旁配以高大繁茂的行道树,以丰富校园道路色彩,加强校园道路空间层次。
另一方面,线性空间为避免单纯与狭长,一般从高校集会,结社等社交功能性或者视觉艺术的角度出发,沿线性方向设置行列式的子核心,以创造空间序列感。子核心的空间序列的实现元素,是通过校园中的纪念性建(构)筑物与校园中标志性景观节点等实体与虚体元素,相互加以强化。如教学主楼,图书馆,报告厅,雕塑景观,广场,草坪等。形成错落有致,高潮迭起的校前区礼仪空间,行政礼仪空间等从而得到丰富的空间序列。故在传统校园中都有使用。
轴线在组织上呈现两种形式,即实轴和虚轴。实轴是可视的各要素沿轴线方向依序列排列形成,而虚轴则是人的视觉感知,通过对“空间两侧景物斥力的平衡点感觉,各要素沿某一空间带依次序排列,空间带两侧景观要素对应连线的平衡点决定了虚线。”
实轴与虚轴往往可以相互转化,从而丰富外部空间序列。而规划层面,轴线又可分为单轴线与多轴线校园。单轴线校园有一条明显的实轴占主导地位,而多轴线校园,则有两条以上的实轴或者虚轴并列。
中山大学南校区(原岭南大学)在国内传统校园中,是比较突出的单轴线校园典型案例。教会岭南大学的规划完全是按照城市结构进行空间布局的,康乐园的主轴线,从南门笔直贯穿至北门江边,是开敞的草坪和校园的主要道路,主轴线两侧的建筑,一律以山墙面临路,没有围合院落,也没有主次之分。轴线上强调了空间的开合,结合雕塑,建筑,广场等形成轴线上的节点自南门至北门依次是:南校门—逸仙路—怀士堂,草坪—中山总理雕像—惺亭—岭南堂—湖—北校门—江边牌坊。每个节点都是整体空间轴线上的一段,所以尺度有所控制,惺亭与怀士堂相对于尺度宽阔的纵向空间,只是一种西方规划中的点缀建筑小品,孙总理塑像相比华工校园内(原国立中山大学)南校门轴线上的雕像,尺度小了将近一倍。这条长而不平,精而不粗得轴线形成了中山大学校园的整体构架,起着承上启下,联系校园的历史、现在、未来空间的作用,营造了适宜的尺度。
1920 年岭南大学校园分布图
资料来源:广州市文化局等编.广州文物志.广州出版社,2000
而更多的传统校园由于本身校园历史的复杂性,采取的是多轴线发展的方式,例如北京大学教学区。在北大早期的校园规划(即燕园)中,由美国建筑师墨菲操刀主持,吸取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在规划中采用了纵横交错的正交轴线系统,并以此为脉络,串联起功能性质不同的建筑群,轴线甲和乙将建筑联系起来,形成了以未名湖为中心的向心式构图。这一部分建筑群整体采用三合院布局,沿着空间架构的几条控制线纵深发展,50 年代后,随着院系调整北京燕京合并及迁入其他高校科系,学校规模扩大,在原甲轴线南部开阔的腹地上进行了扩建,增添了一条新的轴线丙轴,形成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教学区。
文革以后的 80 年代,伴随校园二次拓展,北大采取了现有旧区保护改造与新建校区并举的原则,拓展了新科理科楼群。新区规划中,延续并加强了丙轴线,在丙轴线上设置了理科楼群的主体建筑,形成了丙轴线序列的高潮,同时,理科楼群自身又形成了一条丁轴线。建筑形式也保持了其他轴线上的三合院形式。建筑沿轴线甲乙丙丁渐渐发展,形成了北大自身特有的空间构成手法。
北京大学多轴线系统的总平面图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北京大学网站学校总平面图改绘
回顾北大自燕京建校到今天的传统校园,尽管建筑内部功能和建筑单元的组合有所变动,但整体三合院依然带有浓厚的各自时代气息,断代清晰。虽然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教学建筑的灵活性和联系性,三合院格局中又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纵观整体规划,北大的多轴线规划模式的应变力和连续性无疑是对北大校园历史脉络的最佳体现。
轴线是传统校园肌体的“经络”,从校园有机发展上,无论新建建筑还是历史建筑的更新,都应充分尊重并挖掘利用原有的空间构架资源,积极融入到传统校园中,通过自身努力,以加强而非削弱原有的空间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校园总平面构成关系,并非孤立存在的,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制约与影响,共同形成校园历史环境的特色。面对各种不同的校园类型,保护与再利用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强调围合与轴线的两种模式共存的典型案例是清华大学校园,清华校园中的传统校区(红区)与五十年代根据苏联模式建的东区(白区)。红区由美国人墨菲设计,以大礼堂为核心,充分反映了中国近代以中轴对称、院落空间组织校园环境的空间模式特点。
30 年代重新规划,由一代宗师杨廷宝延续了原有风格。白区以新教学主楼为中心,主楼前有尺度宏伟的广场,主楼南北轴,道路东西两侧呈仪式感的分布各个系馆。
清华大学 1911-1993 年三次校园变迁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网站整理
传统校园的魅力不在于一栋单体建筑,传统历史校园大多有如同城市般鲜明生动的肌理结构,如校园道路网格,单体建筑的规模尺度。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一书,外部空间尺度受到空间宽度与围合建筑物高度的比值 D/H 的影响,当 D/H 值在 1 与 4 之间时,空间尺度感是舒适和均衡的。传统高校的历史建筑高度一般 2-5 层,而围合式的方院多在 5000 平上下,同新建校区几万平米的“大广场”相比,更加接近人的尺度。而正是这种院落空间的尺度与组合方式,决定了传统校园致密丰富的肌理效果。
校园整体风格
高校传统校园建筑群总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并形成特有的校园人文环境。美国校园规划专家理查德·多贝尔根据校园空间结构与新旧建筑形象上的连续性,将校园整体形象划分为同质性校园(Homogeneous Campus)与异质性校园(Heterogeneous Campus)他强调达到校园规划的目的,应该着重于“过程”,而不是最终的“形态”。
同质性校园
同质型高校校园表现建筑风格上的统一,协调,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经典美感。这种整体感体现在建筑物的空间围合感,形体与肌理,比例与尺度,色彩与材质上。
同质型校园多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与历史环境中由相对单一的指导思想设计并实现,而为了保证延续这种单纯性,后续建筑必须对先期校园规划与建筑单体的精髓有较好的把握,这种较高难度的创作决定了同质性校园多出现在近代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欧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典型的同质性大学,当时聘请了著名建筑师奥姆斯特德为学校做总体规划,采用全封闭围合的中庭,建筑体现西班牙及地中海特色。后续建筑依然延续了这种整体风貌,被誉为美国最美丽的校园。
而在我国,整体保留下来的同质性校园在国内存留较少,主要是 50 年代后院系调整等对于传统校园进行过数次大的风格上的调整。整体的同质型校园多为综合类大学某个分校区,教学功能多为文,法,医,无需科研实验大空间,使得尺度较小的历史建筑得以使用而无需加建改建。在建筑风格上多为中式传统大屋顶或者西洋古典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典雅庄重,而细部元素丰富。
杭州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现为光华法学院,前身是教会大学之江大学,于 50 年代并入浙江大学。校园构成元素实体虚体基本遵循原样,整体为简化式西洋古典风格,红砖墙面。新建筑仅有 2002 年落成的曾宪梓教学楼,较好的考虑了与校区整体风格的协调,尺度,材质,细节上都颇为相近。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历史建筑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大学扩招,一次性建设的新校区涌现的今天,许多异地新建的大学新校区也可以属于同质型校园,但是当代同质性校园产生的背景与早期历史校园截然不同,区别表现在:
1)建筑风格多为现当代建筑风格,造型简洁。
2)由于建成时间周期较短,建筑面积大,缺乏校园设计规划理论的有力指导等客观原因,建筑质量与艺术性都无法与传统校园相比。
3)大多为电脑复制时代的建筑设计方式产生,过于相似的建筑风格也造成了各个校园的单调沉闷与缺乏识别性等问题。
异质性校园
异质性校园顾名思义,在校园中有两种以上的建筑风格共存。国内大多数历史校园都属于此类型。由于长时间悠久,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历次加建改建活动,校园呈现为不同历史层面建筑的拼贴。
异质性校园还可以分为局部同质与整体异质两类。
局部同质表现为校园中局部的建筑环境呈现出同质型校园的特征。多为历史校园早期形成的一定同质规模,多演变为校园中的核心区域。
如清华大学校园的“红区”发展为例,民国时期校园由墨菲与杨廷宝相继规划完成早期清华的规划,具有传统校园特有的致密肌理;1954 年的规划依据“保护与重整”的原则,一方面对于原有的校区加以保护式整合,使之成为新校区一个有机组成,另一方面在校园东部新建新区,开辟新的轴线关系,从而形成“白区”。原“红区”由于规划方法得当,在清华校园局部形成同质区域,保留了较高的历史价值,成为首批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校园。
整体异质型校园这类校园在全国存在数量最多,校园中新旧建筑交替,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城市更新活动的自发性。
值得一提的是,整体异质型校园中很多都是土木建筑专业比较有特色的高校,例如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华工五山校区,东南大学校园等,由于建筑设计水平较高,近年来都涌现出不少体现出时代性,地域性的建筑单体佳作来。
异质性校园注重校园特色多样化,处理得当,可以通过断代清晰体现出校园整体的发展轨迹,校园建筑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而不同。但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校园风格杂乱与特色丧失。
校园保护更新的现状问题
而大学校园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又持续性的过程,带有自发形成,自我调整的特征。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校园在高等教育大跃进建设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合力共同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校园保护更新的现状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学生绝对数量上的增加 2.土地资源紧张 3.原校园低容积率与低土地利用率 4.教学设施本体使用率偏低 5.保护更新观念淡薄
普通高校数量及招生人数变化表,在校生数量明显大幅提高,学校资源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学生数量上的需求。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 1991-2002 中国数据年鉴[M]自行整理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在北大一座四合院中,年久失修,属于文物建筑范畴,如今功能定位模糊,处境尴尬。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上述主导的客观因素导致了自大学扩招开始,各高校传统校园的基建处也随之处于高速发展状态。遵循旧的校园规划设计思维,片面追求校园容积率的提高,不顾学校长远发展的考虑,按图索骥的来解决现有的矛盾,“见缝插针”,哪里有空地,哪里就加建。或者向传统校园外圈大饼扩张。这些模式虽然短期内可以勉强满足学生“量”的增长需求,但是伴随前述 4点的次生问题对于传统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表现出滞后性与矛盾性。
规划层面问题
校园扩张无序与肌理混乱
传统校园多拥有主次分明的轴网系统来串联不同功能区域,控制空间形态,形成了有序的空间肌理结构。
特别是校园核心区域的建设遵循轴线,围合等关系发展,保持了较为有序的空间格局,以维持校园的象征性。而在核心区域以外的大多数校园地区,并没有遵循旧有的轴线系统。
斯坦福大学校园肌理
资料来源: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
尤其是解放后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的建设行为,大多遵循早期《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理论,具体在校园中表现为棋盘式网格生长,而缺乏传统校园的保护意识以及前瞻性,割裂了同原有的院落式空间格局肌理,空间结构模糊。同时建筑单体上,不同历史时期建筑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空间联系,使得传统校园无序扩张。而同时原中心区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原有轴线空间序列进行强调,外部空间的层次感和多样型不足。
旧有交通体系无法适应现状交通需要
传统高校交通体系最初是以步行为主,车行交通很少,校园内外的物流交换的规模也小,属于静态的“内部自循环”系统。故对校园交通系统要求不高。
1)客观上,现代社会机动车保有量上的日益增长影响到了以步行,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传统校园交通系统。随着校园—社会交流的愈发紧密,校园内机动车数量剧增,一方面是教师私人机动车车,一方面是学校对外交流所致。大量机动车不仅打破了传统校园的宁静气氛,频繁出入破坏了校园内良好的步行环境。人车混行的情况比较严重、使人车流线彼此干扰严重,容易造成交通隐患。
2)主观上,传统校园交通体系本身也存在着滞后性,首先是道路系统的主次分级模糊,交通系统不完整,导致了道路平行交叉口多,缺乏一定标识性,许多校园中不得不打出限速,警示作用的路牌,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其次,校园内停车区域与设施严重不足,缺乏规划带来了各类校园车辆的随意停放,不得不占用校园道路与疏散通道,甚至是广场绿地等校园公共交往空间。
3)伴随时代发展,高校同外部城市联系越来越密切,城市在更新发展过程中,交通体系入侵高校校园辖区,必然导致了传统校园跨城市街区的现象。虽然校园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保持合理的城市空间尺度与路网骨架,避免与城市空间的脱节。
但是城市道路对大学校园以及校园社区分割也会带来校园整体性与与人流穿越等诸多问题。例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传统高校在所在城市发展中,校园被城市道路时将历史校区拦腰截断,分为两个校区,造成了学生出行的不便与危险。
南京市即将开工的“汉口路西延”工程一经上马,便引发巨大争议,因为此举是给南京最重要的三所大学的老校园造成致命的威胁。工程不仅将南京大学具有百年历史和人文积淀的老校区一劈两半,在其中开膛破肚的制造出双向 4 车道的快速道路。而且这条道路将拆除南京大学标志性的主校门,最近处距离南京大学图书馆将不到 10 米,距离全国最著名的南京大学物理系不到 20 米。同时该路将从地下穿越河海大学、拆除南京师范大学北侧重要的历史建筑。
南京市汉口路西延示意图
资料来源:要大学,还是要大路 ?
http://news.sina.com.cn/o/2008-11-20/150114760314s.shtml
旧有功能分区无法适应社会复合化需求
民国之前的传统校园一般分为五个功能区:即教学区、科研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50 年代后转向遵循苏联高校组织模式,在教育优先为国家重工业服务的政策引导下,校园内普遍增加了工厂区与后勤区。示意了建国之后几十年七种功能分区的关系构成。事实上,解放后强化了《雅典宪章》的影响,原本作为定义场所与秩序有效手段的“功能分区”被强化为“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由于关注不同地块间的各自功能及相对闭合的自运行系统,故在管理体制上,也是以苏式的“系”为单位进行建设和管理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构架体系,造成了不同科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便、科研教学资源不能共享以及科研资源管理和国家投资上的重复建设等问题。
传统高校功能关系示意图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而面对进入 21 世纪的信息时代,网络科技革命使得学科分化和交叉的出现频率大大加快,势必对传统校园既有规划布局和教育设施提出新的功能要求,那些功能单一、设备陈旧的建筑设施已逐渐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求。网络还改变了校舍资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迫使传统的“功能分区”发生变化,向着社会化,通用化与灵活化的趋势转变。
伴随校园与社会时代结合越来越深入,产学研一体化已成为高校发展大趋势,越来越多新生事物在大学校园中冒出。最典型的例子是如今越来越多高校建立的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依托高校优势,在高校周边区域建立从事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活动的高科技园。它将传统校园中的一部分科研实验功能剥离出来,与社会化产业结合而形成独立的区域。
不仅是科研职能,高校校园的其他传统职能也逐步社会化,如教职工福利制度,后勤保障体系以及相关管理机制的改革,使得当前校园规划中“功能分区”的思想相应调整。教工生活区已不再是高校教师的唯一选择,学生住宿也出现了如校外生活区与体育区,多校共建生活区等新生模式。
人文性景观的失落
人文性景观是校园区别于其他类型建筑的重要特征,浓郁的文化氛围来源于长期的建筑,景观,环境与人之间的磨合。然而近年来,在传统校园中许多“被更新”的情况出现。一方面更新过程中过于重视短期利益,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长官意志,校园建设也由行政官员的个人喜好决定,好大喜功。当前蔓延城市的“大广场,大喷泉,大雕塑”等也渗透入传统校园的更新中,尤其在校园中心区更为明显。例如校园中为了大草坪而砍伐传统校区中的树木,或者用硬质铺地取代植被。
建筑层面问题
建筑层面存在的问题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来自新建筑带来的冲击,一方面来自既有建筑的存在的问题风险。
新旧冲突的矛盾
社会历史原因造成我国传统校园整体风格上多以异质性校园为主,而造成异质型校园的根源是与原有建筑不相协调的当代校园建筑。
1)新潮建筑的冲击
在改革开放一段时间受到国外当代建筑思潮涌入,缺乏整体设计与环境考虑的时代大环境下,部分新校园建筑出于实验性或者探讨追求新的造型,材质或者色彩目的,缺乏对校园环境与文脉的探寻,漠视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对历史建筑及校园周边环境造成了冲击。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近十年间来涌现出了一批在单体设计上都颇具水准的新建筑,如 C 楼,中法学院,中德学院,新土木大楼以及百年纪念楼等,但是将这些建筑置入老校区视野下,新建筑各自为政,缺乏必要呼应联系,不仅冲击着历史校园原有形成的建筑风格,也使得校园整体建筑形象混乱。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的新建筑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的历史建筑
资料来源:宝葫网http://www.aibaohu.com/2008/12/20081204100609-30269.html
2)呼应历史手法不当
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校出于对自身校史重视,在都大力挖掘自身历史,建筑作为石头的史书,新建筑中有所考虑历史与文脉上的呼应,但由于效仿解读手法不当,简单采取一种符号式的后现代方式,将历史建筑造型简单化,许多新建筑都效仿古屋顶法,简化中式大屋顶。
如武汉大学校园中的新建筑,各种不同仿古屋顶,仅简单考虑了坡屋顶这一元素符号,而在色彩,材质,体量与细部等方面缺乏对于凯尔斯原作的深入推敲。而对于早期西方折衷主义风格历史建筑,则完全顺应当前社会中的欧陆风,使用伪西方古典的“假古董”作为呼应。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3)高层巨构化的空间尺度对比
传统校园中大量的区域性建筑尺度往往比较小,层数控制在 3-5 层,高宽比以横向为主。作为解决当前学生与教学规模扩大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校园建设采用高层化,巨型化来提高容积率和建筑面积,产生了很多尺度,高度都比较大,竖向大体量的新建筑。例如东南大学鼓楼校区文物保护建筑群东南角的蒙民伟楼(29 层),西北部的逸夫科学楼(24 层),商学院(26 层)等,既破坏了原有的传统校园中舒展而优雅的天际轮廓线,也使得历史建筑成为新建筑的“绿叶”而被遗忘,同时地段中产生的巨大的阴影区,对老校区空间景观产生影响。
东南校园中高层与历史建筑尺度对比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高层巨构建筑的影响还来自校园外部周边,高校对于其周边城市地价具有辐射,提升作用。城市快速发展在传统校园周边大量兴建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严重破坏校园内历史空间氛围。以南京大学为例,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北大楼的北侧不足 50 米是一栋 24 米高层,而东北方向,是南京市最高建筑物—紫峰大厦,这些现代高层建筑不但给原本宜人的历史校园环境背景带来很大的压迫感,同时破坏了校园中历史建筑美好的屋面线条,还通过玻璃等反射材料制造光污染。
南大北大楼与身后 50 米处的高层建筑
资料来源:笔者自摄
4)新建筑创作中的趋同问题
随着近十余年来校园建设量的加大,许多建筑师疲于奔命,基于经济效率考虑,放弃了对于校园环境与建筑的深入思考的创作工作,而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对建筑方案进行拼凑,不同语境,不同基地与不同地域中的校园建筑出现相似的特征与元素手法。
影响历史建筑价值的因素
1)天灾
不可抗拒力导致的自然灾害会对历史建筑造成损害,尤其是地震对于历史建筑的损害最大,由于早期历史校园建筑多采用砖砌体结构,抗震等级上无法与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如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得有 70 年历史的唐山交通大学老校区历史建筑全部倒塌,残存学校力量被迫迁址成都与西南交通大学合并,被誉为“东方康奈尔”一代名校就此消失。
原唐山交通大学校园鸟瞰图
图片来源:唐院春秋博客http://tangyuanchunqiu.blog.163.com
2)人祸
是指人为因素导致的对于历史建筑造成的伤害与影响。
一方面是有意识的对于历史建筑的破坏活动,例如文化大革命中对于历史建筑的“破四旧”活动,使得大量历史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墙壁上粉刷上革命标语口号,重则校园历史建筑被野蛮拆除,典型案例莫过于清华大学的标志之一的二校门1966 年被红卫兵们拆除。
一类是无意识的错误行为导致的,最为著名的是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物—清华学堂的失火事件。因为修缮过程中违反保护修缮条例造成的操作不当,大火将清华学堂东部部分屋顶烧塌,过火面积达 800 平方米。2011年4月,在百年校庆前夕,清华学堂得以恢复。
央视关于清华学堂发生火灾的新闻报道截图
资料来源:http://news.xilele.com/guonei/207656.htm
3)自然衰老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建筑承重结构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或者由于病虫害,如白蚁对于传统建筑木质构件的侵蚀影响。
其次外部围护结构如砖墙等也已出现风化、剥落等现象;或者内部饰面,吊顶的脱落掉色。
再次是设备陈旧,电线等线路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和科研的要求。
4)使用不当
许多历史建筑随时间使用功能发生了变化,新功能并没有很好适应原有建筑,而将原有空间随意分割,添加新型仪器而缺乏考虑历史建筑房屋负荷承受能力,以及随意分割对通风和保养的影响,对建筑的破坏十分严重。如同济大学四平校区和平楼,是冯纪忠先生于 1953 年设计的二层砖木结构内廊式建筑,如今建筑底层空间被书店、各类办公室混和使用,任意分割,现状堪忧。
5) 保护性破坏
随着各校对于自身历史的重视程度的加强,每当“逢五逢十”校庆,便会对校园建筑进行广泛的翻新工作。但这些旨在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多在历史建筑外饰贴彩,将清水砖墙或者水磨石墙面上覆盖以涂料或者面砖,甚至再人为地画上假砖缝线等;此外还有基于对历史建筑价值无知的肆意主观改建,如原沪江大学所在的上海理工大学历史建筑思裴堂、思伊堂、科学馆和怀德堂,在六、七十年代的改建中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将原有哥特式的坡屋顶改为平屋顶,致使现状建筑风格显得不中不洋的古怪形式,难以融入整体校园的建筑风格。
原始砖墙与白线勾缝的面砖墙面
资料来源:鲁超.上海高校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初探[D]。2007
高校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保护更新上的问题,把问题分为规划层面和建筑层面去分析,对所有影响历史校园因素进行梳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下期我们将从规划层面与建筑层面去解决高校校园的保护与更新问题提出策略方法。
本文节选自《我国高校传统校园及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杨曦
导师:郭谦
本文编辑:余俊颖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Hash:8c26d2d9560de0ebcbe097eaef5da4550713c68a
声明:此文由 历史环境保护更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