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文化禹迹︱往来人渡镜中梯,遇水架桥见物华
上期,我们一起领略了“双塔耸秀凭桥望”的别样韵味。小编登上安乐塔眺望,除了雄伟的通济桥外,脚下就是部伍桥,西北边有苎山桥,与临安交界处还有丁桥……
有河就有桥。作为有着2200多年历史底蕴的老余杭,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东苕溪、南苕溪、北苕溪三面环抱,遇水架桥。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老余杭人,架起了一座又一座四通八达的桥梁。
在众多的古桥中,今天先说说其中的三座。此处之行不是真的脚步丈量,时过境迁,却也幻中神游,别番风味……
部伍桥
部伍桥建于东汉建安未(196—220年),在东门桥东二十步,东西向横跨沙港,南侧与塘河并行。部伍桥屡经重建,宋咸淳五年(1269)重建,明成化间(1465-1487)知县武英重修,正德四年(1509)大水部圯,陈祥复建。
清嘉庆七年(1802)又圮于水,嘉庆十一年复筹资仿古重建,即现所存的古桥,并以长1.2米,阔0.6米的两块碑石记述其重建始末;刻有“嘉庆岁交丁卯季秋谷旦修缮”等字样,嵌于桥墩两面侧。“西卯”即嘉庆十二年“谷旦”意为美好的日子,也即“吉日”。桥北原有部伍亭,清代亭毁而桥存。
▲作者:吕雪凡
现桥为单孔石拱桥,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筑。桥长18.3米,宽3.5米,高5.6米,桥孔跨径7.7米。1958年余昌简易公路建后曾通行汽车。1972年,桥北侧新建公路桥,此桥即闲置。现桥尚完好。
1983年5月,部伍桥被列为余杭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8月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现在人们看到的部伍桥,青藤缠绕,青苔覆盖,显得格外的古朴苍劲。但南侧拱券上石刻的“古部伍桥”四字仍清晰可见。
▲作者:吕雪凡
苎山桥
据嘉庆《余杭县志》载:“苎山桥在县北十四里仙宅界,跨小港。元代至正年间(1340- 1368)建。因在苎山畈,故名。”
苎山桥为步行桥,在仙宅村苎山畈与施池畈交接处,西北向横跨小港,是古余杭北路驿道重要桥梁。抗战时曾被日军拆除桥面,事后当即修复,但较平。桥额上刻有“苎山桥”三字。苎山桥为单孔石桥,全长14.6米,桥中石板宽2.35米,桥脚石宽4.3米,拱高2.1米,桥孔跨径4.5米。现桥保存完好。
▲作者:吕雪凡
据说,在苎山桥边的苎山曾是茶圣陆羽写《茶经》的地方。陆羽在上元初隐居苎山写出《茶记》后,“更隐苕溪”去双溪陆羽泉。在苎山、双溪期间,陆羽根据自己积累的大量笔记,“阖门著书”,写出著名的《茶记》和《茶经》。苎山桥现古貌依旧。远处依稀可见,被当地人称叫的马头山,据说就是当年陆羽著《茶记》的苎山。
2004年8月,苎山桥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2011年,苎山桥进行修缮并设置了护栏。当今,人们坐在古老的苎山桥旁,沏上一壶香茗,品味流芳百世的《茶经》……
丁桥
在老余杭林林总总的老桥中,每一座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丁桥就是其中的一座。
丁桥原名丁公桥,曾是余杭古西驿道通临安的要路。据史载,三国东吴司徒丁固墓在丁桥,其后裔便在西桥定居。丁桥原是石拱桥,屡建屡毁。如今,丁桥已经改建成防洪闸桥,闸在丁桥大塘下。
竹园村属于山区,相传,位于竹园村的丁桥,在宝历年间(825年)建成后,碰到一次山洪暴发,之后,深潭里忽现一支闪闪发光的金尺。不少人都去捞过这支金尺,结果都有去无回。消息传到了深山老林,一位老石匠就拿着一支铜皮烟斗去一试。当他走到水潭边时,发现一块大大的岩石,就不慌不忙地爬了上去,用烟斗敲了几下岩石,就轻松地从岩石缝里勾出了金尺。这“丁桥深潭捞金尺”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一座座古桥,见证了老余杭的历史兴衰,诉说着老余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因桥而引伸出许多杰作。摘录几句,以飨读者。
题余杭步伍亭壁
宋·李媛
夜台夜复夜
东山东复东
当时九龙月
今日白杨风
丁桥
左河水
丁桥深潭有金尺
辛勤劳动胜金尺
追忆隽永旧时光,追寻美好新征程,
下期见……
注:本文部分照片未标注作者,请作者看到本文后
与余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571-88652528
Hash:d16fcb0c53a79e20b52388315a2ec75737e057b4
声明:此文由 老余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