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当年余杭此处也曾沦为日军慰安所…

最近有部纪录片悄然上映。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没有走马观花的明星助阵,导演为了拍这部片子卖了家里的房子,靠着3万多网友的众筹才勉强拍出来。

这就是起初不被人看好的《二十二》,排片从1%一路上涨到16%,票房也突破了1亿。可以说《二十二》创下的票房奇迹,其意义一点不比《战狼2》差。

这些都是因为这部电影背后的三个字,慰安妇。它所承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的内容。

慰安妇,这三个字一直游离在大众的视野之外。许多人甚至羞于直视,也很少有关于慰安妇的影视资料。这部电影开拍的时候,全国仅剩下22名幸存的老人,这也是片名《二十二》的来源。

也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整个浙江幸存的慰安妇只有1位了。到了电影上映时,这22名老人里又只剩下了8人。

老人们在不断地凋零,但她们的群像却不应该被忘记。

其实,在余杭也有这段历史的遗存。位于塘栖水北街5号。

塘栖水北街5号“仁和木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悲惨历史。当年塘栖沦陷时,“仁和木行”曾作为日军慰安所。这栋中西合璧的民国小楼,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如今破败的现状,都透着凄惨与哀怨…

仁和木行建造于民国初年,创建人是塘栖的劳勤功先生。现在看来依然气派非凡。高高的封火墙,青瓦覆盖的人字坡屋顶,木雕牛腿格子门窗;地上浇的是“斯门汀”进口水泥,门口镶嵌的是昂贵的进口彩色玻璃,花纹细腻而典雅。

现存旧址占地320平方米,砖木结构。主体建筑为三层,正厅前面有一个天井,东西各有西式厢房一间。二楼是迂回贯通的走马楼,前面设有露台回廊;是一座中西合璧、简洁典雅的建筑物。塘栖沦陷时,仁和木行曾作为日寇的“慰安所”,塘栖人俗称“日本料理部”,是日军侮辱中国妇女的罪证。

仁和木行隔壁的水北街7号“知稼堂”王宅,曾经是沦陷期间的“中日和平工作队”队部所在;而木行东边,还保留当年日寇的据点——“塘栖大纶丝厂”,该丝厂是清末浙江省最早的三家民族工业企业,直到抗战爆发,机械设备被日本占领军拆走后。此三处遗迹,位置相连,建筑俱保留较好。而且在《塘栖镇志》《塘栖旧事》《余杭文物志》等书中都有明确记载,铁证无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余杭境内全面调查历史遗存时,都已列入保护清单。

仁和木行等三处遗迹,和乔司著名的“千人坑”(大屠杀遗迹)一样,是难得的历史遗存,是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证,更是教育中国青少年的最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这件事是这个民族的疮疤,是人类的痛处。所以当《二十二》这样的纪录电影以这样的面貌出现时,每个人都会表示敬意。“比起愤怒地控诉,更触动人心地却是经过岁月洗礼之后,眼里的温柔。”

我看到有个网友这么说:“看到《二十二》破亿了,开心,就像自己跟着在战斗一样。”

当仁和木行静静地矗立在旁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每一个路过这里的人都能知道这背后的苦难。

知道苦难,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不让那段历史再次发生。上面说到的那位在电影上映前去世的黄有良老人,是当年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之一。她说:“我愿意到日本,当他们的面,控诉他们。要他们赔礼道歉。我不怕。”

她没有等到这个道歉。

让小微印象最深的,是在电影的最后,所有人都觉得,这世界亏欠了她太多,欠她一句道歉,欠她一大笔经济赔偿,欠她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韦绍兰老奶奶最后笑着说了这句话。“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 END -

Hash:d363feea5036fc882b90a411da922a42499dbd2a

声明:此文由 微余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