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图,带你了解中国近代海关建筑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继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和海关税款收支保管权,中国境内出现了由外籍税务司控制的“洋关”。

据统计,这些遍布全国的“洋关”最多时达57个。“洋关”建筑根据不同功能,可分为海关办公楼、码头、验货场、邮局,灯塔等办公设施,医院、职员宿舍、餐厅、俱乐部等生活类设施以及其他建筑设施三类。

中国海关博物馆展厅内“洋关旧景”展示

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不同,这些“洋关”多为西洋样式,顶部都有钟楼设计。最早的钟楼应该是江海教堂式关署,该建筑于1893年落成,是当时规模最大、式样最新的西式建筑。

江海关关署办公楼顶部的大钟楼,一来充当了黄浦江上轮船往来的航标和灯塔;二是为市民提供准点报时服务;三是以天数征收船舶吨税——船钞时,以大钟时间为准,避免了因船舶自备时钟误差而引起的争议。以后落成的粤海关、潮海关、江汉关等大楼上也都安装了大钟。

1916年建成的粤海关大楼,现为粤海关博物馆

除了雄伟的钟楼,近代海关建筑选址多位于租界之内或紧邻租界,与租界内的其他西洋建筑共同构成了城市风景,兼具实用与观赏功能。

1924年正式落成的武汉江汉关大楼

1927年底竣工的新江海关大楼

中国海关博物馆编辑完成的《近代海关建筑图释》

据统计,这些近代海关建筑经过百余年风雨后命运各异:多数由海关或其他相关部门使用,至今仍发挥着既有作用,目前留存至今的近代海关建筑共有17座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具代表性的江海关(上海)、粤海关(广州)、江汉关(武汉)三座海关钟楼,作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至今依然屹立于原地。

本期编辑:小关

Hash:03ab43842e76996bbee62c37c7e13f3172c97228

声明:此文由 中国海关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