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区要建造42座牌坊
古楼西大街进士坊
古楼大街孝行坊
傅氏先茔牌坊文革中被砸毁1957年拍摄
聊城古城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关于早期牌坊的建筑记载,由于时间关系,可考的史料不多。但明清时期,关于古城牌坊的记载还算不少。
据康熙二年聊城状元傅以渐作序、何一杰等修撰的《聊城县志•建置志》“坊牌”记载:聊城城内共有牌坊56座,其中明代建53座,清代3座,东门里楼东大街8座,包括魁第坊、进士坊、三俊坊、绣衣坊、奕世承恩坊、金榜题名坊、八世科第坊、九代恩光坊。
清光绪三十二年陈庆蕃、叶锡麟、靳维熙等主修的《聊城县志•建置》“坊牌”记载:聊城城内共有牌坊19座,其中明代13座,清代6座,东门里楼东大街两座,包括八世科第坊和九代恩光坊。
初步规划聊城古城内将建造42座牌坊。其中恢复性建设牌坊共19座,景观节点性牌坊23座。
聊城城内牌坊原有:
一、东关大街
东关大街见于清代县志的有牌坊13座,分别是:
黄甲开先坊,洪武年间进士丁志方立;丁志方正德九年进士,仕至参政。
耀英坊,永乐年间举人梁栋立;
青云接武坊,景泰举人丁毅立;
钟秀坊,天顺举人梁琏立;
世美坊,成化举人丁琏立;
经亚坊,弘治举人王禄立;
继美坊,弘治举人丁孔暲立;
五马归荣坊,进阶同知郝希贤立;
进士坊,正德进士丁孔暲立;
旌青孝行坊,孝行裴俊立;
东省抡魁坊,嘉靖癸卯举人丁懋儒立;
南宫吁俊坊,嘉靖乙科进士丁懋儒立;
敕赠坊,封光山县知县丁尧佐立。
二、楼东大街
八世科第第九代恩光坊,在东门里“许府”大门前,距东门口约有五六十米。此牌坊建于明末,毁于民国,矗立街心三百余年。子孙中科第而父祖受皇恩封赠即称恩光。
据 宣统二年刻印的《聊城县志》载,八世科第坊是纪念平山卫(明代聊城曾设东昌、平山两卫,负责漕运安全管理)许氏家族中的举人或进士许麾、许堂、许路、许东 望、许观象、许东渐、许正学、许典学等八人而建。许麾,成化丁酉科举人;许堂,弘治举人;许路,弘治甲子科举人;许东望,弘治甲子科举人,嘉靖戊戌科进 士;许观象,许路曾孙,万历戊子科举人;许东渐,许路之子,嘉靖丙午科举人;许正学,许堂曾孙,万历辛卯科举人;许典学,许正学胞弟,万历丙午科举人。他 们都曾名扬乡里,在聊城具有很高的威信。
明代共有五座牌坊立于牛天麟府的前、后门处。
进士坊是牛天麟考中进士后立的;
绣衣坊绣衣坊是牛天麟担任御史后立的。牛天麟,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武陡县(河南)县令,升至监察御史。
奕世承恩坊奕世承恩坊是牛天麟父亲牛政和祖父牛升被朝廷诰赠右副都御史后建立的。这三座牌坊都位于牛府的北门附近。
在楼东大街上另有为牛天麟而建的“大中丞坊”和“大廷尉坊”,在古楼的东南方向,即牛府的南门附近。
楼东大街明代时还有四座简介如次:
魁第坊:是为景泰元年(1450)举人朱举建立的。
孝行坊已 建成。已建成的楼东大街“孝行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形制,东侧上方写着“孝行坊”三个大字,西侧上方则写有“顺德可风”四个大字。牌坊东西两面的两侧石 柱上都刻有对联。牌坊上部不但刻有“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而且有二十四孝内容的人物图案。牌坊底部设有“抱鼓石”,起到稳固石柱的作用。 这座牌坊的主人为明朝孝子朱举。康熙二年《聊城县志·建置志》记载:“是有名的孝子,皇帝下旨树牌坊表彰他”。
金榜题名坊:在东门内。为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朱熙载立。朱熙载,平山卫人,官至陕西参议。其祖父朱荣,字世昌,成化四年(1468)举人,官至苑马寺少卿。
三俊坊:嘉靖七年(1528),田濡、陈钺、许东望同时考中举人,被人誉为“三俊”,共同建立了这座牌坊。田濡,字少生,嘉靖八年(1529)又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陈钺,东昌卫人,任职遵化知县。
节孝坊,在楼东为某妻某氏建;
三、楼西大街
进士坊康熙二年建,《聊城县志》记载:在楼西,正统为张勉建。张勉,正统四年进士,仕至户部郎中。
四、楼南大街
凤祥千仞坊康熙二年《聊城县志》记载:“明弘治年间,为举人许成名建。
节孝坊节孝坊在楼南大街为生员刘泽盛之妻孙氏立的。
五、楼北大街
承芳坊康熙二年《聊城县志》记载:“在楼北,弘治年间为举人梁相建”。
六、状元街
状元坊位于街的中部,元代马氏擢高科,郡人建牌坊荣之;据清末《聊城县志》转引《永乐大典》的记载:元朝有一位马姓书生,科举高中,家乡人为其建立牌坊以彰显荣耀。《永乐大典》所记载之“马氏”,就是元代首科蒙古色目人榜状元护都沓儿。马氏系其汉姓。
护 都沓儿又名护都答儿,元延祐二年乙卯科(1315 年)右榜状元。依例授为集贤修撰。《元史》纪第二十五卷仁宗之二中记载:“三月乙卯,廷试进士,赐护都沓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四月) “辛已,赐进士恩荣宴于翰林院。”“辛丑,赐会试下第举人七十以上从七流官致仕,六十以上府、州教授,余并授山长、学正,后勿援例。”
昭勇坊在今状元街。康熙二十三年邓秉恒建。明代邓氏世袭昭勇将军,故名。此后邓秉恒曾孙邓钟岳状元及第。
七、二府街
聊城“二府街”是东昌府“同知署”的所在地,同知为知府的副职,“二府”是府
同知的别称,即第二知府之意,“同知”负责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等。司马是同知的别称,故二府街也叫司马街。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二府街有两座牌坊矗立。
青琐纳言坊, 为都给事中田濡立;田濡,字少生,别号南畹。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擢授工科给事中,甲午迁礼科右给事中,再进刑科都给事中,嘉靖 中,再擢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卿。忠正耿直,不畏权势。田濡在监修都城时,曾劾治不法宦官多人。后又弹劾吏部尚书汪和武定侯郭勋贪横无状,受到时人赞誉。他 对当局“马政”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受到嘉许。老年退职归里。又说田濡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
遗泽扬休坊,为诰赠少卿田寿立。田濡的父亲田寿,任职广昌县训导,诰赠太仆寺少卿。
八、前王园街
兰省正堂坊是为任克溥立的;
恩纶重褒坊是为任怀茂立的。
任克溥于清顺治二年(1645)中举,顺治六年(1649)成进士,初授河南省南阳府推官,历经升迁,于顺治十七年(1660)任翰林院提督四驿馆太常寺少卿。
任克溥的父亲任怀茂被诰封同等职位。于是宅前树立起两座巍峨壮观的牌坊,一是为任克溥立的“兰省正堂坊”,一是为任怀茂立的“恩纶重褒坊”。
任 克溥为官清正,机智多谋,才智过人。还乡后,在聊城北坝村筑绮园和敦睦堂,自居其中,与家人团聚。康熙年间,任克溥曾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等 职,后加刑部尚书衔。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南巡,过临清,克溥前往接驾。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再次南巡,过聊城,至绮园,赐“松 桂堂”匾,并题“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联以赠,赐尚书衔。
九、清孝街
清 孝街曾有“赤帝当阳”坊。清初在此街南头建有关帝庙,曰“赤帝当阳”。庙宇山门南向,门外有木牌坊一座,上刻“赤帝当阳”,据说是任克溥的笔迹。庙内有殿 宇两座,前供刘备,后供关帝,均为高大泥塑神像。庙的前后有古槐数株,夏日浓荫蔽日,凉爽宜人。庙毁于何时无考,两棵古槐尚存。
六、楼西大街
据宣统二年《聊城县志》载,县衙门前原有“ 兴礼坊”,街名由此而得。
十、傅家坟
诰赠三代坊,在城南傅氏先莹(傅家坟),为赠光禄大夫武英殿大学士傅谕、傅天荣、傅思敬建。联曰:“浩浩阴功,千年笃佑状元后;煌煌诰命,三代同称宰相家。”横批“皇恩宠赐”。
张总镇坊,在莹前,为御前侍卫南阳镇总兵张轼建。
十一、文明街
文明坊,在文明街,“文明坊碑”在文明街南首;
十二、闸口北
闸口北运河西关帝庙前有木制“赤帝当阳坊”
另外,据宣统聊城县志记载,聊城古牌坊还有:
金绳坊、文化坊、常平坊、琳宫坊;
玉井坊,在神宵宫前;
雄藩坊;
麟碣坊,在东昌府学;
武定坊;
城隍庙街和辛巳牌坊口的两座牌坊,不知毁于何时。
Hash:e8ce0b9f93aba2d7102e40f3a9ec5fd68b582f19
声明:此文由 聊城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