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过塘行

钱塘江河口,见诸记载的最早港口春秋时期越国的固陵军港,也就是今天的萧山西兴。白居易有诗云:“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这个古驿台就是今天仓桥到屋子桥中间的一段驿前码头,唐宋时期称为固陵驿。

西兴,地处钱塘江南岸,历史上曾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西兴的发端要上溯到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时称固陵。《越绝书》载:“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屯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后人尊范蠡为固陵城的守护神,西兴一直建有城隍庙祀奉范蠡。

六朝至唐,因固陵地处会稽郡西面,便易名西陵。吴越国王钱镠以为“陵”非吉语,又改名“西兴”,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时,西兴是“浙东唐诗之路”入口,曾经吸引过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陆游等,将固陵涌潮、江风、驿站、关楼、茶亭、塔林尽入诗句;将勾践、西施、文种、伍子胥之悲壮往事咏叹不绝,为西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宋以后,西兴是浙东运河的起点,自古“通南北之商”“候往来之使”,自然而然形成了“东南第一都会”。苏轼《望海楼晚景之一》:“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写的就是西兴当年的繁华。至清末民初,西兴街市更是坊肆栉比,集散两旺。

1986年9月中央电视台《话说运河》节目播放浙东运河画面,开头就是西兴运河的镜头,并说道:大量资料表明,古时西兴是一个濒临钱塘江的繁华商埠。富饶的宁绍平原上的稻米、食盐和其他物产,都是通过这条运河,在西兴过渡口进入钱塘江直达京都。来自日本、高丽、中东和东南亚诸国的使臣,从宁波上岸,改乘内河船只,也是从这里入钱塘江去晋谒大宋皇帝的。总之,历史上,西兴以邮驿、“浙东运河之头”而著称,是南来北往的一个中转码头,商贾云集,士民络绎,市容繁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正因为西兴是浙东运河之起点,水陆之要冲,当年的南北客商、东西货物都须集此中转,更因为旧时铁路、公路不发达,以水运为主,而境内钱塘江、浦阳江与萧绍内河堤塘相隔,水域隔绝,不能直通,这就需要“水水”转运和“铁水”“公水”转运,船运货物大多需过塘翻坝,故而过塘行也就应运而生,并布满西兴上街、下街,过塘行业相当兴盛。可以说,西兴商贸繁荣的最好印证就是“过塘行”之多。

过塘行又称转运行,主要是起票据交换,货物中转的作用,相当于现代“中转站”。“过塘行”有过客人和过货物之分,商人脚夫官宦家眷烟茶木布百杂货等,均从此处中转通达东西南北。过塘行多有自己的主顾,转运货物各有侧重。

有的以转运大米为主,有的则以竹木为主。其主要收入,来自代客运输,收取佣金;或代客垫付力费,从中获取回扣;资本较大的则代客采办货物,收取酬金。西兴过塘行最迟至明代就已出现,《萧山县志》载:“萧山在明万历间

(1573—1619)即有过塘行,清末民初,过塘行陆续增多。”西兴过塘行在萧山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当在明代就有。明万历萧山县志就记载西兴驿配有水夫、岸夫、纤夫500人,中船25只,可见其设备之齐全,规模之宏大。清末民初,过塘行陆续增多。鸦片战争以后,1842年“五口通商”,西兴正处于上海、宁波两个开放城市的中点,客货运输空前繁荣,过塘行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过人的过塘行大概始于同治年间。《西兴历史故事》提到:“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退去后,西兴人俞谓东在杭州某钱庄供职,与官商胡雪岩有旧交。胡雪岩授意他回西兴经营民办的接待过往官吏的业务,他开张了俞天德过塘行。”后被乡里纷纷仿效。据《西兴镇志》载:自清末至民国时期,这里有过塘行72爿半,从业人员(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达千人,成为西兴一大支柱产业。其中72家“过塘行”是一年四季都营业的,而有家“过塘行”由于只是过鳝鱼等季节性的货品,并不是全年营业,所以被大家戏称为半家“过塘行”。

清末至民国的72家半过塘行,从业务性质分,过客人、禽蛋的,有赵永利、俞小八房等8家;过货物的又分为专过茶叶烟叶、药材的,有来锦标、孙太和等4家;过牛、羊、猪、鱼秧的,有钟大椿、富三房等12家;过酒酱的,有傅汝贤、陈光记等6家;过棉花蚕丝、绸缎的,有曹大本、沈惠全等7家;过百杂、灯笼、木器、锡箔、扇骨的,有协亨祥、徐炳记、沈八房等29家;过建筑材料的,有源盛和、王诚孚等3家;过其他的,有李庆记等2家;过银元的,只徐国佩1家;另有孙家汇“黄鳝行”,人称半家。过塘行分工之细,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西兴过塘行的繁荣和兴旺。

在西兴,金家的协亨祥过塘行是规模最大、开办时间较早的。据金家传人回忆:协亨祥过塘行创办于清代,过布匹、火柴、烟叶、杂货等,抗战前有几百间货库,东起仓弄口,西与来锦标过塘行相接,南至运河边,北到北海塘,占半个西兴街,过往货物、客商,昼夜不绝,生意兴隆。直至日军侵占西兴后,过塘行里进驻日兵,过塘行旁又筑炮楼,协亨祥无法营业,渐至萎缩败落。

在西兴,过灯笼的过塘行不少。西兴灯笼是闻名遐迩的传统特色产品,据《萧山县志》记载,西兴灯笼始于南宋,当时宫廷所用灯笼均出自西兴。西兴是两浙门户、浙东运河之头,人文荟萃,商业发达,又因官吏、客商过往频繁,投宿者晚间需照明用具,沿江又多风,灯笼业便应运而生。那时西兴街上除了过塘行以外,最多的是灯笼店(或作坊)。编制灯笼成为西兴妇女的一门手艺和家庭副业,很多女性皆以编织灯笼壳为生,七八岁就开始学习,据说姑娘要是不会编织灯笼壳是要嫁不出去的。旧时没有手电筒,夜行靠灯笼,赶庙会用灯笼,因而西兴灯笼北达黄河流域南销两广。过灯笼、灯竹丝的沈八房、傅林记过塘行,就把西兴灯笼(半成品)成批包销往金华衢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地区,有的远销到江苏江西安徽等省外地区,为西兴灯笼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在西兴,过塘行的设施设备在清末民国时期有了提升。如戴永清等过塘行在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已具规模,养有大群水牛,自备牛车,通过牛车搬运,加快了转运速度。抗战胜利后,徐炳记、曹大本、来锦标三家过塘行装有电话,并用自备汽车代客运货;曹大本过塘行还在萧山火车站开设分行,行里常有舞会、酒会,用留声机播放音乐,十分气派。

《七十二爿过塘行》一文介绍:过塘行转运的客、货,一部分来自内河,通过西兴转运至中原一带,货物如茶叶、黄酒、锡箔、棉花、土布水果、木柴、竹制品萝卜干霉干菜等;一部分来自钱塘江运入,如锡锭、香烟、火柴、洋布、颜料、肥皂、淮猪湖羊等,再由西兴转运至宁绍地区。船舶停靠各有地段,从大城隍庙前的“大埠头”一直停到资福桥边的“日船埠头”,长达千余公尺,首尾相接,起航靠埠,上客卸货,昼夜不歇;运河里舟来纤往,吆喝声此起彼落,俨然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晚清长河先贤来又山《西兴夜航船》诗,对此有惟妙惟肖的描绘:“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纤后纤官道路;子夜人家寂静时,大叫一声‘靠塘去!’”在运河之头,上船下船人流如织,古纤道上纤夫前后相接,夜深人静时,还有夜航船靠岸卸货、卸客,一派繁忙景象。航船中,速度最快的要数绍兴安昌至西兴的“翘稍船”,百里航程,当天可打转回。这种“水上巴士”,前有三人拉纤后有大橹小橹摇船,速度之快,“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由于过塘行和商贸的繁荣,使得西兴的酒店、饭店、小吃店、茶店也比较多,西兴茶店就多达32家。在运河的两岸还有一排排的“美人靠”,很多负责搬运的工人就倚着这些大石头等待船只的到来。

日军侵占杭、萧后,过塘行大多停业。抗战胜利后,萧山新坝、义桥、闻堰、潭头、西兴、临浦和城厢镇,以及瓜沥、头蓬等地,纷纷恢复和开设过塘行,有资料记载的达96家。解放初,航管部门办理运输业务,过塘行陆续减少,1954年萧山地区尚有27家。1956年,仅存的过塘行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逐渐被淘汰,其业务由各地航管部门接收。浙东运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赖运河生存的过塘行也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无可奈何地淡出了。

摘自:杭州出版社《钱塘江风俗》

Hash:94b126929cb652a18ce8be0b616d4ad2c1840f0c

声明:此文由 偶有所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