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探访一个叫苏东坡的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文|常野

编辑|蒋芳仪

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人生,与杭州有过两次交集。

一次是公元1071年,他去杭州担任通判;一次是公元1089年,他成了杭州知州。两次出仕杭州,都是他主动要求从京城外调的。杭州成了他躲避朝堂新旧党人之争的避难地。

今年6月,笔者有幸游学杭州,探寻苏东坡与在杭州这座城市。从苏堤大麦岭,再到临安衙署旧址,苏东坡的影迹,在这座城市中不断浮现。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与时代,似乎都是过客,苏东坡也是杭州的“过客”。

然而“过客”们却成就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不理解一座城市的前尘后事,就很难真正读懂苏东坡更为深远的存在意义。同样,不理解苏东坡,也很难真正地理解杭州城。

公元1071年,苏东坡第一次来到杭州,住在凤凰山顶,而杭州城就在山下,夹于西湖与钱塘江湾之间。受限于地貌,当时的杭州城区并不大。苏东坡这一次在杭州待了3年,任杭州通判,他与杭州知州陈襄很投缘,两个人配合默契,共同主持了六井的疏通和修复工作。

六井又称为钱塘六井,即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是唐代李泌的杰作。当时的杭州地下水苦咸,居民主要依赖六井与西湖沟通提供水源。然而六井日久失修,经常堵塞。六井一旦疏通修复,杭州居民们的吃水问题也就解决了。

公元1089年,苏东坡再次来到杭州,任杭州知州。这一次,他的工作重点是治理西湖。带领杭州人民疏浚出大量西湖淤泥之后,他又下令将这些淤泥筑成长堤,贯通西湖南北两岸,既方便往来,又成就了西湖的一大美景。为了纪念他,杭州人民把长堤命名为“苏堤”。

▲西湖苏堤

在他之前,唐代的白居易、五代吴越时期的钱镠等都曾有过优秀的西湖治理成绩。在他之后,明代的杭州知府杨孟瑛以及清代的浙江巡抚阮元等都主持疏浚过西湖。疏浚西湖一直就是杭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甚至促成了杭州城的空间扩展。

一座城市的兴衰与历史进程几乎同步,在好的时代,一座城市也会变得更加繁荣。杭州经历了由小到大的演变,曾经位于郊野的西湖及周边地区成了主城区,曾经是中心的凤凰山成为了外围。沧海桑田,不过如此。

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风雨飘摇,最终建都临安。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

临安城处凤凰山东麓,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规整的皇城了。狭窄的山地空间让城中的宫殿只能选择错落分布,中轴线和城墙也因此变成了曲线。临安城是美的,南宋不是成功的王朝,却把中式美学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而远在绍兴宋六陵,则是那个时代结束的标志。

在历史的烟尘里,一个个王朝消亡了,但杭州城却没有停下脚步,它终究是一座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明清两代,江南经济地位再度提升,杭州城市面积迅速扩大。城市的兴衰,比朝代的兴亡更能体现真实的社会发展方向。

而苏东坡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出众的艺术天分,以及他深沉的人文情怀,既影响了杭州的城市空间,更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杭州的山水与城市完美融合,一步入山,一步进城,随处可见人文之美。这座城市,依然在按照苏东坡的精神意象生长。

王朝兴衰不定,世事变幻莫测,反而是一座城走得更远,见得更多。在更为广阔的历史场景中,我们才能读懂苏东坡与他热爱的杭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选自2021年第10期《时代邮刊》(上半月)

初审|唐嘉洋

复审|李玲

终审|黄菲

//

推荐阅读

茶颜悦色正在失去年轻人吗?

我们并不是更喜欢漂亮的人

星巴克过期的是食品,还是他的“咖啡文化

Hash:ee43bbf3675fbbd4318cdd6ee0a9becee027cec5

声明:此文由 樱花草情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