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特色韵味打造,时机、心血和干劲缺一不可
作为一座嵌入城区的山,吴山深受着杭城老百姓的喜爱。在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城隍阁于2000年竣工,除夕夜(2月4日)正式向游人开放。城隍阁是在原有城隍庙遗址的高台上修建的七层仿古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六层,高41.6米,面积3789平方米,整体造型具有南宋风格。在城隍阁,白天可凭栏远眺,入夜能观赏杭州夜景,西望西湖,北观市景,东眺钱江,南览群峰,实为杭城一大观景佳地。
1999年以前,吴山主要由湖滨管理处下设的吴山班进行管理。成立吴山景区管理处初期,人手不足、管理粗放,个别区域由于历史遗留、管辖不清等原因,卫生状况差、生态环境恶劣,与现在钟灵毓秀、林木苍苍的吴山大相径庭。为此,我们请到了吴山景区管理处党委委员、副主任潘坚英为我们讲述关于吴山景区规划与打造的那段历史。
潘坚英,现任吴山景区管理处党委委员、副主任。1988年进入湖滨管理处,2003年调入吴山。参加过机场路绿化改造工程、西湖综保工程的南线改造、湖西建设、吴山景区提升完善等工程。在吴山的16年,潘主任亲身参与了多项对吴山景区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对整个吴山的历史和建设过程非常了解。在此,她从园林养护、基础建设提升等角度,为我们讲述了吴山景区及吴山人一路以来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历程。
做好规划,打造不同的游览体验
1996年,整个吴山的建设就有一个总体规划了。但由于时间和人手的限制,2003年之前只完成了城隍阁景区和庙会二期的建设。2003年,吴山迎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机——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做出重要指示:“还山于民”。包括伍公山大碗茶、阮公祠和三茅观在内的三个工程开始推进。
改造前的伍公山景区
伍公山景区被媒体曝光
当时的大碗茶环境卫生状况很差。伍公山作为非托管区,处在上城区与景区的交界,现在伍公山州治广场的石碑那原来有一个铁栏杆,栏杆外的上城区住的都是原住民。吴山有“72庙36庵”的说法,那时候的场景就如72房客,每一个小房子都是一户人家,虽然通电,但是用水都是集体共用,厕所只能用山下的一个公共厕所,上山的排污管都没有建设,以前还有专门人员上门挑粪,整个基础设施基本可以说是没有。虽然当时卫生环境非常糟糕,但还是有很多周边居民聚众喝茶,但喝茶环境很差,桌椅参差不齐,棚布乱拉,挂在树上,游客也只能在茶客小小的空间中穿行。
在王国平书记对大碗茶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开始推进工程建设,2005年进行方案论证,2006年开始建设。由于伍公山区域是非托管区,房屋由我们提供,拆迁具体事宜需委托上城区进行。当时,居民对我们提供的房屋不是很满意,加之时间非常紧,我们与上城区的协调会开了不计其数,最后通过与上城区的多次协调找到了合适的房源,完成拆迁,伍公山和阮公祠的拆迁才得以顺利进行。
改造后的伍公山大碗茶
工程正式开始已是5月,接到的任务是国庆需要重新开业。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十分紧张。工程任务量大,人手也不足,只能去名胜区各个管理处借调人手。项目工程总负责人就是工程处借调过来的,除了我们基建科人员,还有两个协助拆迁的挂职干部。当时的临时指挥部在东岳庙,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早上5点多就要上班,晚上9点开总结会,讨论工程进度、计划,协调问题,结束时可能已经是晚上10点、11点了,太晚没办法回家,就只能在这边休息了,睡在小厢房木板搭建床铺上。
经过几个月艰苦奋战,工程如期完成了。大碗茶重新开业之后,反响很大,大家对整个伍公山大碗茶区域有了一个完全的改观,再也不是那个游客无从下脚的大棚区。改造完成后,又恢复了伍公庙、大戏台和州治广场等区域,整修了东岳庙,形成了伍公山景区带。开放完成后,进行了斗茶、庙会等活动,周六还有杭州杂技团来表演。整个周边的卫生、绿化环境又了很大的提升,喝茶的、遛鸟的、晨练的市民游客都很开心。
阮公祠前后对比
阮公祠也有7-8户人家,他们时常去青衣洞的泉水洗衣服,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拆迁和工程整治完成后,我们在此也恢复了一些文化景观。有一次我在山上巡查时,碰到一个特意从上海赶过来的游客,他正在寻找感花岩,我就带他前往。路上,我问他为什么对感花岩这么感兴趣,他说是因为看到了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查到出处就在吴山,周末特意来探访。
通过我们的保护和恢复,给游客呈现了一些文化景观,营造了缅古怀旧的人文情怀。作为园林人,这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整个吴山景区的打造,是有不同的面向和定位的。城隍阁作为一个地标性建筑,是面向游客的;伍公山主要体现的是杭州本地市井文化;阮公祠是文化教育的载体,此处也是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的开办地;而游客在三茅观,主要是寻访探幽,慢慢品味。无论是园林植物、工程建设和景区开发,我们始终把握着这个原则,在园林布置上以乡土树种为主,没有对原有格局进行大调整,游步道也是依据市民游客人员走得比较多的线路来涉及。如果是通往大的景点和遗迹,路面宽度就宽,如果是探幽的路线,就相对较窄。当时也想把后山与粮道山相接,但从保护树木的角度,我们没有选择与烈士陵园相通,而是在四宜路建设了一条相对窄的应急通道,这也保留了后山的幽静。
从忐忑到信心满满
2003年我来到吴山,主要从事园林管理工作。那时管理处园林技术很薄弱,几乎没有园林小品布置工作。相比现在,吴山对园林小品、古树养护工作已十分得心应手。而吴山园林水平的提升与进步,最能从两次香港花展直观感受出来。
2004年,我们接到上级任务——代表园文局去香港参加花展。说实话压力很大,虽然我自己是园林工程出身,但除了插花,我对小品没什么经验。为此,我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决定展示城隍阁。当时,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展的。在展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作品和顶尖的园林技术手法,眼界大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布展水平、花卉布置慢慢得到提高。后来,我们引进专业人才,并通过传帮带、比赛、参展等途径锻炼队伍,使得吴山的园林水平和古树保护等方面能够保持领先。这些年,我们也通过利用香樟枯枝等创新手段,让景区园林布展更加多元。
2015香港花展参展作品:《钱塘春韵》
2015年,吴山再次代表杭州参加花展,那时的感受就明显不同了——相较于04年的忐忑,15年我们信心满满。2015年的主题是古城门,我们将杭州的10大城门做了设计和展示。这个发挥杭州特色风貌的方案也得到了区(局)专家的肯定。我们在植物的选用也利用了本地树种,对如何种植、如何配植等了然于心,在参展前就能很快速地种植与搭建。
《钱塘春韵》获2015香港花展最佳展品(园林景点)金奖
整个园林作品包括城墙等都是我们亲手一点一滴搭建起来的。在展示上,我们还创新地利用喷雾装置,把杭州那种仙境的味道很好地呈现出来。在花展现场,很多人对我们的作品都赞不绝口。大家对我们的主题花蝴蝶兰(跳舞兰)也很感兴趣。因为我们的造园小景将景观与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集内涵与创新的作品,受到了一致好评,最后也拿了金奖。
从粗放到精细,让园林景观更有看头
吴山交通方便,林木丰富,是很多市民游客出行游玩的选择。吴山景区管理处在刚成立时,除了把城隍阁景区作为一级绿地进行管理外,其他区域都归为山林管理。除了香樟之外,这里的园林都处于原始状态。香樟树也是得益于我们前辈在50、60年代的时候,有意识地进行了载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才让我们享受到了成形成林的香樟。
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步扩大了精细化管养范围,对园林景观进行建设。经过这些年,吴山逐步形成了上有香樟、中有鸡爪槭和美人茶、下有二月兰的园林景观,后来又通过专家论证把八仙花作为主要花卉,从景区植物景观来说,吴山已有了明显提升和特色。这几年,吴山的园林建设也一直按照这条思路在走,当市民游客来到吴山,特别是冬季的吴山,会发现二月兰、美人茶的盛放还是很有看头的。
在原生态品种的利用上,我们对箬竹也进行了下意识地景象保护和繁殖,也形成了一定的群落,在园林植被、景观上都有很大提高。但也有一些遗憾,我们本想在宝成寺大面积种植牡丹,由于光照不足,牡丹又是强阳性的,目前还只能小范围种植。史书上有关于三茅观“瑶台万玉”的记载,提及吴山三茅观区域曾有很多桃花,花瓣落下会形成盛景。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目前还没办法达到这样的景象。但我们还会不断去尝试,让吴山的园林景观更加有看头。
彰显亮点 做实工作
2020年2月,我们将迎来城隍阁对公众开放二十周年。这对吴山景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为此,我们目前也在积极准备20周年的一些工作。
回首十九年,弹指一挥间。但工作是一点一点做出来的,2019年刚开年,吴山景区管理处已经全情投入到了各项工作中。一个是粮道山道路修整工程,现已开工,预计5月下旬完工。一个是“吴山清风”廉政教育专线“三提升”工程。结合省纪委任振鹤书记参观吴山清风廉政教育专线所提出的线路、产品、讲解三提升要求,我们将不断提升景观质量和廉政产品丰富性。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开展吴山城隍阁建筑维修和陈设提升完善工程,进一步优化城隍阁景区游览环境,提升游览线路,丰富一、二楼文化展陈,优化旅游感受,预计今年年内完成。
对很多老底子杭州人来说,“吴山庙会”也是他们的一个记忆。我们现在也一直致力把“吴山庙会”品牌热度做起来,在今年春节也将在城隍阁景区内举办“2019吴山庙会新春灯会活动”,让我们在璀璨的灯光中迎来农历乙亥猪年,开启一个创造新业绩的新征程。
来源:吴山景区管理处
编辑:陈志华 范雨涵
Hash:7092e204d5c0c32a276fb4566da55692b9b90a77
声明:此文由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