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性记录浙东运河萧山段口述历史工作稳步推进

口述历史

研究专论/书评书介/学术信息

今年年初,萧山区文旅局决定开展“百工百年话运河·抢救性记录浙东运河萧山段口述历史”工作,本馆作为实施单位,采取积极行动,扎实部署落实,已经打开一个较好的工作开端。

1.建立课题小组。馆长朱军华任组长,分管副馆长庞晓敏任副组长,组织资深馆员参与其中,详尽落实工作方案、作业标准和基本职责。

2.界定作业对象。从滨江西兴到绍兴钱清长达30公里的官河沿岸曾经的产业、职业相关人员都是我们采访、记录的对象。

3.深入田野采访。到目前为止,我们到访的地点从西到东排列:西兴永兴闸、过塘行、城隍庙旧址,东岳庙永兴桥北街弄,祠堂弄,车家埭,渔家浜,陈公桥,转坝,行头,新塘东河村、塘里陈村,衙前张夏行宫、沈定一故居、毕公桥、衙前老街等。

4.确定采访对象。接触相关人员50多人次,初步确定为采访对象的8人,职业涵盖革命者、渔民、手工业者、零工、居士、志愿者、商人等。

5.实施采访记录。已经完成田野采访8次,获取采访录音300分钟以上。

6.完成文本整理。遵照口述历史整理流程和规范,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渔民陈士林、陈牛铨和陈火兴的采访录音和笔记整理,形成了第三方整理文本《最后的“项水”》。

抢救性记录浙东运河萧山段口述历史工作对于落实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四大诗路”(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大运河浙江段文化带)保护和开发、实现区委区政府“加强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保存好城市记忆,不断丰富新时代萧山城市文化内涵,讲好‘萧山故事’”的重点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拓展和优化读者服务,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目前项目推进情况良好。根据文旅局《关于开展“百工百年话运河——抢救性记录浙东运河萧山段口述历史”工作的通知》(萧文旅〔2019〕12号)文件精神,本项目计划采访各种职业人员100位,在三年内完成,工作成果由本馆向读者免费提供。

东岳庙旧址

浙东运河纤道和河埠

张夏行宫南侧的大运河界桩

西兴老街上的灯笼手艺人张水花

惠民油坊经理章芝坤之四子章鉴源

衙前老街上的石匠师傅寿宝生

庞馆长在采访陈士林

渔民陈牛铨父子接受采访

翁迪明副研究馆员在采访现场

朱馆长和讲述人核对资料

文章来源:萧山图书馆网

口述历史

ID:wzuoralhistory

Hash:a5657627e15024298f09e3df73cb3855a9a9a632

声明:此文由 口述历史oralhistory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