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厂峪长城之《雁堠》

堠,古代望敌情的土堡。

我之称它为“雁堠”,是因为我初见这座烽火台的时候,它还没有名字,在文物管理部门的帐薄中只有一个编号,实在难以形成深刻的记忆,而那个初冬的早晨非常冷,恰恰令人惊异的是,在我仰望 烽火台摩天的顶堞时,一只孤雁擦台而过,那个黑色的精灵伸长了脖子,哀鸣着向南飞去,为烽堠的身世平添了无尽的沧桑。我就姑且把这座烽火台叫做雁堠吧。

万里长城不是单纯的很长很长的墙,实际上它有纵深设计,有拱、有卫辅助慎密的军事防御工程,其长度借助最新遥感技术测量为7400公里,这是 一个世界第一;工程量仅明长城大约用了18000万立方米的土和6000万立方米砖石,若用来建造厚1公尺高5公尺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周,这是第二个世界第一;工程完善的时间跨度长达几个世纪,这是又一个世界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评价这一人类最伟大的工程,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长城的实践效果远非当初设想,它从“防”上没有达到想要的和平,但从“融和”上却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和平。

一个冬日的早晨,我们几个文友一边爬板厂峪长城,一边探讨长城的课题,不知不觉爬到了一座烽火台的跟前。那家伙太大了,以巨大石条垒成,敦敦实实,高耸天际,藐视苍穹。我只能仰视它,甚至匍匐在它的脚下。它的顶端我们无法亲临,它需要借一练软梯攀缘而上。现在四壁凌空,顶天立地,我们只能哀叹无能为力。台东连接明老边长城,台西下面百丈深渊。可以鸟瞰义院口关外的人家小如花生米,一条秦青公路也不过豇豆一般逼窄铺陈。大地在阳光下安静地呼吸,可是我们站立的烽火台下却长风不止,阴风怒号,站在这个庞然大物之下难以立定脚跟。这个烽火台就是我要说的雁堠。

长城后裔许国华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怪得很,一年四季无日不刮风,而且都是大风。我想,如果是这样,当初烽火台上的望兵是怎么样一年365日,日日坚守,月月坚守,年年坚守,一辈子坚守的?

老许首先从长城沿线为什么有烽火台说起。

据调査,秦皇岛抚宁县辖区内长城沿线共有烽火台55座,墩台1座。其中以石条为台基,上垒青砖到顶,再以石条封顶,实心的上面建有为望兵遮风挡雨的楼橹,靠外侧设梯登台的有34座;无石砖砌空心, 台体结构为卷拱,内部有梯通达台顶的烽火台有21座。由于年深日久, 现在保存完好的有16座,基本完好的有16座,损坏严重的有6座。除个别的建在长城外侧,大都建在长城内侧,平均距离长城主体8公里左右,这8公里应该是长城防线的纵深基本线 ,烽火台和较小的墩台都是长城要组成部分。设想明朝隆庆以后, 长城防御体系日趋完善,军事设施日臻完备,长城沿线左护右拥的烽火烟墩遥相呼应, 气势磅礴,那是多么雄壮的景象。

烽火台也叫烽堠、烽燧、烽墩、烟墩。它的作用是用原始方法,白天燃烧干狼粪以升烟为号,夜晚举火传递报警。这种古老而实用的“土电讯”,最早出现于汉代,成熟于明(明时加火器)。历史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烽火台相当管用。

如果按文物管理部门将烽火台编号,自东向西1—55号算起,雁堠应该是4号。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处于明代早期长城(也称老边)和明代后期长城(也称老边)和明代后期长城(也称明长城)的结合点。这是万里长城烽火台一族唯有的独家特色。

翻阅史料,明清两代对烽火台的建制和管理几乎完全沿袭汉代的框架,只是因时细化了一些。以雁堠这样的烽火台为例,按明代朝延的规定:各处烟墩务增高增厚,上储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并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明二十四年巡按黄洪上疏: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衙门委官相勘各路建设墩台,连属内地,使东西必达。有军处拨军五名住居。其下 架炮传烽,无军处(荐)居民五名,免其劳役,有警时给以口粮,一体传报,其 墩须高广,其上盖平房两间,周以女墙, 置以军器炮药, 真保等府一起建设。 有明一朝基本上推行这一政策, 雁墩想必不能例外。

这样看来,烽火台的组织结构,后勤框架应该说了解比较透彻了。雁堠比较大,望兵可能多出一名两名,但是不会有大的出入。

Hash:356fd0aa37a96d27f1847d9e681c54ab1753169b

声明:此文由 闆城七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