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田岭:中国最南端的革命堡垒
三亚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张开泰。(资料图片)‘
三亚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这是一座战斗堡垒。中共陵崖县委就在这里指挥陵水、崖县人民点燃革命火种,掀起革命高潮,使其成为琼南一处坚不可摧的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片红色土地。作为藤桥工农武装暴动的大后方,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用血肉之躯构筑了革命根据地,坚持23年红旗不倒,谱写了琼崖革命斗争史上璀璨夺目的篇章。
这里便是仲田岭革命根据地。
青山有幸埋忠骨。如今,位于三亚市海棠区的仲田岭烈士纪念碑远看似一把火炬,寓意“星火燎原”,熊熊燃烧在仲田岭群山之间。人们难以想象,90多年前此处的烽火岁月,只有那静静矗立的纪念碑无声地记录了这里腥风血雨的历史,而今又以崭新的姿态眺望着这片土地上喜人的发展画卷。
灭不尽的革命烈火
“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最南端的苏区。1928年夏,中共崖县县委委员张开泰从‘保亭营事件’中突围后,带着枪伤,艰苦跋涉十多天到了陵水,又几经周转潜回仲田岭,同岭上坚持斗争的同志们会合。”年逾七旬的三亚市海棠区仲田岭老红军后代宣讲团副团长占达龙对于这段历史早熟烂于心,可每一次讲到这里,他依旧忍不住感慨:“革命火种得以保存,而后还在仲田岭上熊熊燃起,这里留下了太多英雄故事。”
当年的仲田岭,崇山峻岭、山林茂密。彼时,革命根据地刚开辟不久,革命队伍力量薄弱,还要处处躲避敌军的搜捕,处境十分艰难。
虽然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但是大家心中有信仰,同志们又团结友爱,使得这场革命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哼唱‘武松打虎上山冈’的琼剧小调、合唱革命歌曲、讲革命道理……”占达龙说,为了激活斗志,张开泰等人时常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坚持到底。
然而凶残的敌人根本容不下革命力量的存在,他们几番发起大“围剿”,穷尽各种办法,试图将仲田岭上的革命火种彻底扑灭。
坚持地下活动的党员黎亚吉巧妙躲避敌人的视线,冒死上山向张开泰汇报乡村情况:“敌人太凶残了,连日来日日闻枪声,夜夜见火光,群众敢怒不敢言。”听完,张开泰心情非常沉重,他心里清楚,要想打开局面,必须下山,找到党组织并且争取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可以让张开泰去北边寻找党组织。”1929年春,在仲田岭密林深处,十几位革命同志眉头紧蹙围坐在一起探讨,这个提议迅速获得一致认同。
肩负仲田岭十几位同志的希望,张开泰翻山越岭,他一路向万宁走去,经过艰苦的探访,终于遇上琼崖特委派来联络工作的朱运泽。
“要迅速恢复各级党组织,扩充我军力量,发动群众掀起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张开泰带着上级的指示返回仲田岭,当见到失散的蒙传良等50多名同志时,大家喜极而泣,高唱着《国际歌》,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根据特委的指示精神,中共崖三区委很快恢复,建立根据地,张开泰任区委书记。从此,仲田岭一带又在党的领导下重新掀起革命高潮。
道不完的艰苦岁月
仲田岭山势雄厚,林壑深邃,东面两峰对峙如门,山峦起伏,蜿蜒数百里,古称其为“峡岭”。
“山不算高,却是当年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81岁的三亚老党员朱兴琦说,岭门下有一个自然山塘(今为赤田水库),过去为军事关隘,易守难攻,回旋余地大。
面对敌人的“围剿”和封锁,仲田岭虽是抵挡外敌的绝佳之地,可并非人类宜居之所。
6个月,180多个日日夜夜,对于常人而言,一晃即过,但对于身处深山、食不饱腹、寒病交加,外加野兽为害、时刻还要提防敌人“围剿”的革命同志,那是多么艰难的岁月!
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建立初期,敌人封锁严密,山上同志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粮食短缺,有时十多个人一个月吃不上一口粥,只好摸鱼虾,掏蚁卵,采野菜充饥。
他们还面临着天气、自然灾害的侵袭。台风天气,狂风暴雨之下,茅草屋被掀得片草不留,大家只好挤在大树底下。衣服破了,那就披上树皮;冬天寒风凛冽,那就钻木取火,围着篝火一边取暖一边打瞌睡……
在敌人围困的日子里,同志们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人身上长满疮,有人因为营养不良水肿。靠着坚定的信念,十多人在仲田岭上度过了6个多月艰难的斗争生活,在老区人民的支持下,走出游击斗争的低谷。
崖三区党组织和革命活动恢复后,困难接踵而至。
“随着仲田岭名声大扬,敌人惶恐不安,甚至贴出了‘五杀’公告,白色恐怖之下,群众心有余悸,工作又陷入了艰难的境地。”朱兴琦说,根据地人民用智慧同敌人周旋,例如,石姆龙村革命堡垒户王达明,以下地干活为名,用牛粪掩盖粮食,与仲田联络站站长黎亚辉巧妙合作,成功将粮食运到驻地。
缺乏武器也是仲田岭根据地的一大难题。为了打开斗争局面,张开泰带领同志们按照“日伏夜击,个别吃掉,消灭小股,开展策反,壮大队伍,震慑敌人,夺取胜利”的战略思想进行活动。
1931年端午节前夕,当地龙舟比赛火热进行,趁着敌人麻痹之时,张开泰率领50余人的队伍奇袭保甲团,将其全部歼灭,缴获步枪60多支、短枪10余支,以及粮食和物资。这一战役,为后来开展黎民运动创造了条件。
据史料记载,1931年10月,中共陵崖县委在仲田岭成立,当时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父送子、妻送夫、夫妻双双上战场的感人场面,仲田岭同崖县、陵水、保亭周边各个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形成了“山已森严壁垒坚”的堡垒。
红色沃土续写的新传奇
“仲田岭革命根据地老区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战争的锤炼,六年抗日的打磨,还有解放战争的洗礼,仅海棠湾籍就有300多人在战场上同敌人浴血奋战光荣牺牲。”朱兴琦说,在这里被杀害的无名英雄数以千计,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用血肉之躯筑建起仲田岭革命根据地,为琼崖的解放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幸福的未来奔去。站在仲田岭烈士纪念碑下眺望,一栋栋白墙红瓦的乡村别墅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一条条通达的乡村公路延绵不绝,默默地诉说着这里的富足与安乐。
当我们把目光从90多年前投向如今更为宽广的时空,不难发现,曾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根据地,而今已是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这片红色沃土正在续写一个个新的传奇: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免税店人潮如织,三亚·亚特兰蒂斯等高端酒店拔地而起,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等文娱综合体项目不断丰富……海棠湾“国家海岸”建设飞速。
如今,仲田岭革命根据地上的战火硝烟散去,烈士已逝,但革命精神长存。每年到仲田岭烈士纪念碑拜谒的人络绎不绝,占达龙作为一名党史讲解员,向一批批游客、市民讲述发生在仲田岭革命根据地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老区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亦让占达龙津津乐道。(记者 徐慧玲)
Hash:63e2f64014de64ca7d22b1de4f7f7a3f2ea4455e
声明:此文由 文明海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