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琴溪兰村有人犁田挖出200多斤乌金 “祖孙乐善好施”坊来历

本文作者:大卫

从前,琴溪兰村有座“祖孙乐善好施”的石牌坊,提起这座牌坊的由来,说来话长。

网络图片

犁田挖出200多斤乌金

那是清朝乾隆年间,琴溪兰村有个叫张兰台的员外,家中雇了个老实巴交的长工,种了二十几亩山坂田。

一天,长工牵着牛,背着犁去后村翻坂田,折腾了一整天还没有犁到半亩田,却扳坏了三只犁头。他坐在田埂上直叹气,直到太阳落山还不回家吃饭。张员外不见长工回家,好生奇怪,便直径来到村后田头,见长工垂头丧气,坐在田埂上“吧嗒吧嗒”吸黄烟

张员外问:“天都快黑了,怎么还不回家吃饭?”长工回答说:“不瞒员外说,这田里有块地方特别坚硬,扳坏了三支犁头还没犁到半亩田,我怎么能回去向员外交待?”员外说:“诶呀,区区小事何足烦恼,先回家吃饭睡觉,明日再作道理。”

第二天,张员外带着长工,扛上挖锄、钉耙,来到昨日扳坏犁头的田里。二人使劲挖掘,不一会功夫,竟然挖出了五截檫树段子。每一截二尺五寸长,脸盆一般粗,两头都上了铁箍,每截足有二百多斤重。张员外赶回家找到一大班年轻壮汉,一鼓作气,将五个树段抬回家。

这二尺多长的树段,没啥用场,员外命人将他劈开,权且当柴烧锅。一家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大半晌功夫,才将五个树段劈开。猛然间,展现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块块金光闪闪的乌金。原来这些树段里面全是挖空的,乌金铸成香烟盒那么大小,有序地码在里面。

网络图片

此事立即传遍全村,大家纷纷前来观看,到底这些乌金是何年何人埋入田中,却无人知晓,成为一个谜团。据村里长辈们推论:此田紧靠泾县至蔡村古道,道旁两侧都是参天大树,且前后两三里没有人烟,可能古代官府押送国库金银由此经过,被强盗所劫,强盗又怕被官府查办处死,“树段”也就被长期埋入地下成了“死窖”。

取之于幸运 用之于百姓

再说张员外自从得窖后,自然欢欣鼓舞,喜不胜喜。“吃水不忘挖井人”,得窖全靠犁田汉。首先建造华丽楼房一栋,请长工住了进去,并为其娶妻成家立业。剩下的钱,员外决定:取之于幸运,用之于百姓。

不久,张员外在村中大兴土木,建造楼房,凡贫苦村民,每户分的住房一套。楼房设计周到,二层是走马楼,既是阳台又是走廊,楼楼相连,户户相通。妇女下河洗衣服不走土路,通过走马楼,下河即到河边。

还建了祠堂、敞厅、戏楼和学堂,凡张姓本族子弟皆免费入学。

网络图片

又大力兴办公益事业,修桥筑路,修塘筑坝,引河水上山灌溉农田。

又在村中建立“积善堂”,拨出专款行善做好事。凡行人路过兰村,免费一宿两餐,夏季发单衣一套,冬季发棉衣一套,路远困难的发放路费。

由于张员外带头积德行善,全村男女老少逐渐形成一个乐善好施的新风尚,大家都以行善为乐,施舍为荣。张员外去世后,其子继承祖风,一直传到孙子,三代连续,从不间断。

乾隆手书“祖孙乐善好施”

此事传到京城,乾隆皇帝听了,龙颜大悦,说:“泾县兰村竟有如此家族,乐善好施蔚成村风,可喜可贺!”遂降圣旨,责令于兰村修建汉白玉牌坊一座,亲自手书“祖孙乐善好施”六个大字,镶嵌于牌坊正中。这六个大字,熠熠发光,引为全村人的骄傲。

此牌坊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中被毁。

文章取自《泾县民间故事》

点击

Hash:ce7cdad5f6285aa1a03414a646d8814194e8b201

声明:此文由 真太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