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中山书院”奠基暨开工仪式在茶塘村举行

茶塘古村

茶塘村位于花都炭步之南,村民多姓汤,于宋代从南海迁移到此,立村已700多年。相传汤字水旁,茶亦为水,塘能容水,故名茶塘。相传茶塘先人原栖身之地是在炭步附近一个叫白坭山的地方,但那里地高缺水,不利于发展,于是萌生去意,以图久居。一日,忽见远处几只白鹤飞落一处湫地,企足引颈,悠然戏水,先人甚是欢喜。鹤者,长寿也,鹤驾,神仙也。如今鹤驾仙临,彼处必是人瑞之地。于是循迹而来,果然山丘葱茏,田土广阔,河涌贯通,布局也似鹤形,背东朝西,自北向南,北为头,中为胸,南为臀,呈鹤立之势。于是,举村搬迁,重建家业。此地,就是现在的茶塘古村。

10月5日上午,阳光明媚,炭步镇茶塘村人头攒动,"中山书院"的奠基暨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

奠基得到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委的大力支持,所有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特别是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汤氏兄弟们为了把事情做好都放弃了休假。此前,汤氏宗亲两天走三市为重建"中山书院"马不停蹄向当地宗亲汇报筹建工作并征求大家意见。

9月21日,汤伟文与汤子进两天走三市,为了汤氏"中山书院"重建工作马不停蹄。上午先到东莞大岭山鸡翅岭向汤柱森书记、汤满棠副书记、汤伟伦副主任以及敦睦侨刋社副社长汤顺佳(兼东莞分社社长)、侨刋编委汤张华等村领导汇报了重建汤氏"中山书院"的详细过程,同时落实在10月5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的奠基和开工仪式征求了意见。

9月21日下午,又来到深圳龙华区新宝城大酒店拜访了梅州市在深圳和惠州的宗亲汤福胜、汤福标、汤尚钦、汤发义、汤福涛、汤裕远、汤耀正、汤剑超等。一边联谊一边共同探讨重建汤氏"中山书院"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广东汤氏宗亲的影响。9月22日中午,又到了中山沙溪元亨里与汤锡强会长及汤剑飞、汤仕保、汤冠华等村干部一起就"中山书院"重建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共同讨论了关于"中山书院"的历史文化传承意义,交流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中山书院”在炭步茶塘村的支持下,在汤氏宗亲的支持下,今天才有机会能够重建"中山书院"。

汤氏"中山书院"建成后将成为广东汤氏宗亲举办联谊活动的基地,成为广东汤氏迎接世界各地汤氏宗亲的场所,是收藏全省以致全国各地汤家族谱的档案馆,是陈列商汤文化艺术品及汤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心。

“中山书院”选择在茶塘村兴建,也基于茶塘古村以庙宇、公祠、书室(家塾、书舍)为主,恢宏规整,形貌精良。尤其是“茶塘庙”洪圣古庙。这些古建筑,体现了昔日茶塘先人慎终追远、尊学重教之风。此外,茶塘古村落的碑文、诗联、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轶事、农谚等,蕴藏丰富,为流漫的古韵增添了不少风采。同时吸引目光的却是茶塘的家塾、书舍、书室,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世代茶塘,以耕读诗礼为立村之本。茶塘历代崇教尚学,教学之风盛行,茶塘村的书舍特别多,曾经设有家塾、书室、书舍14座,这还不包括很多残旧难以考证的书舍,茶塘村从先人立村就开始飘起了浓浓的书香。目前保护较好的有肯堂书室、南寿家塾、元颖书舍等,“中山书院”建成后,这将与这些书舍相得益彰。

为此,诗词楹联书法爱好者罗乃坚题中山书院诗一首:

重树文翰归故里,群贤毕至重书香,

中山祖徳承儒派,汤氏宗风启瑞场。

编辑:一凡

Hash:3d7cb561f77a3e88417c3aaabdb8ea64bd197ef5

声明:此文由 花都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