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有一件“不起眼”的小石塔,为何成为国宝,背后故事曲折
最近,崇福寺一直都受到业内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倒不是因为有什么盛大的活动,而是寺庙内的一件宝贝佛塔(准确说应该是塔刹,即塔顶),被专家们成功仿制,因此“宝塔合璧”之事又被提上议程,所以才备受关注,它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佛塔呢?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始建于唐朝公元665年,而寺庙内的这个塔刹却修建于公元466年,比崇福寺还要早将近200年,这又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要先给您说说这塔刹的“经历”!
这座塔刹是北魏曹天度石塔的塔顶,根据塔座上篆刻的文字可知,它是由北魏时期的朝廷宦官曹天度,在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66年),修建于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目的是为皇室贵族,天下百姓以及自己和家人祈福。
北魏灭亡,到了宋朝,曹天度石塔便被耶律弘古(金国的节度使),强行运到了崇福寺(金代时期叫做林太师府衙),就这样它从大同到了朔州,并一直保持于此,而且还成为了镇寺之宝。
到了近代的时候,这座石塔又险些被运到东洋,幸亏当时有一位姓丁的爱国人士,不顾危险,冒死将石塔的塔刹藏了起来,而塔身由于难以移动,才让这件文物,得以保留。
后来,北魏曹天度石塔的塔身又被辗转被运到了台北,并一直保存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并成为该博物馆的馆镇之宝。
而塔刹却一直还留在朔州,这就人为地造成了,塔身和塔刹的分离,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都未能“合璧”,这座备受人们关注的石塔,究竟珍贵在何处呢?竟然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第一: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刻佛塔。
北魏曹天度石塔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分别用完整的石料雕刻而成,然后互相拼合,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寓意深刻。更难得的是,在塔座上还明确地雕刻有时间:“北魏天安元年,五月五日”,也就是公元466年,所以距今已有1552年的历史了。
虽然在这1500多年间,它颠沛流离,历经波折,甚至是“刹身分离”,但是相对来说保存得还十分完好,也没有明显被人为毁坏的痕迹,所以这一点也着实幸运。
第二:它是北魏时期雕刻技艺最高超的石刻佛塔。
北魏时期被誉为是雕刻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就是佛教的盛行,人们对佛教的狂热,表现在对佛像的雕刻工艺不断提升,而这件北魏曹天度石塔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座佛塔分九层,有3米多高,各种浮雕的佛像也多达1400多尊,并且不管大小,皆刻画的面容清晰,神态安详。另外,像是佛龛和塔檐等装饰部分,也都雕刻的十分精细,说它是绝品,一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
第三:它复现了当时礼佛的盛况。
北魏时期,佛教在中原地区蓬勃发展,因此,造佛像,刻佛塔和绘佛画,几乎成了当时人们的“必修课”,否则曹天度为何会散尽家财,耗时数年而找人雕刻这尊佛塔呢?
在塔座上,还雕刻有21个供养人(10男,11女,曹天度的一家人,),他们双手合十,向着第一层的佛祖虔诚朝拜。他们虔诚的神态,无疑也代表了整个北魏对待佛教的心态,所以说这件佛塔就是对当时礼佛盛况的再现。
小编非常乐观地相信,经过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宝塔合璧”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小编也满怀期待地,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Hash:5dd330aa737f2f103e31acf1734809499187a68b
声明:此文由 历史解密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