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中国第一当”的千墩余氏典当行,原来由明代休宁徽商余爱山创办

①典当在明清时期最为兴盛,典当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金融业态。典当资本主要以商人资本为主,并且占有全部典当市场份额,尤以山西晋帮和徽州商帮经营的典当业规模最大、分布最广著名。明清时期,徽商典当有着分布广泛、资本雄厚、规模庞大、息费较低等特点。 徽商典当遍布大江南北。“苏、浙财富之区,几为徽人垄断”:江苏扬州全由“新安诸贾擅其利”,当地人无从插手;浙江平湖县“新安人挟资权子母盘踞其中竟达数十家”。明末北方各地,“徽商开当遍于江北”:北京,汪箕,“家资数百万元,典铺数十处”;“休宁人汪海治典山东”。南方诸地,湖广“汪朝奉开当于襄阳”;汪可钦“伯兄以高资行质于粤”······

典当这个带有浓郁时代印记的行当在如今已不多见,而在古韵悠悠的江苏昆山市千灯古镇,还存着这么当年有休宁徽商创办的一家精致典当铺,它沐风浴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就是余氏典当。

②.余氏典当是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千灯人称它为“典当里”。据载,余氏的祖先余爱山于明代万历年间自安徽皖南古徽州休宁县迁来昆山千墩吴家桥开店经商,余氏具经营敛财头脑,收入颇丰。古时里人称“吴家桥”为玉溪,并称余氏为“玉溪余氏”。

“余氏典当”是由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营建的徽派建筑群。余宅朝东落西,双排两行,建时沿河自东(过街)向西共有7进,现存五进。第一进东为店铺,四开间门面,经营茶杂山货;第一进西四开间为典当铺;第二进是明厅“立三堂”;第三进为大堂楼,走马楼为住宅;第四进为小堂楼。第五进为当库。整个建筑群有一明代大厅、五小厅、六幢楼、双备弄,前后左右构成“亚”字形“走马楼”,大小房屋120多间,千灯人称它“迷楼”。典当三面有高墙,可确保财产安全;后面是“更楼”,可为全镇防盗、防火打“五更”,具有警示功能。

余氏“立三堂”,风雨沧桑三百多年,依然如故。余氏家族,代代相传,后继有人,曾经是千墩镇上“南顾、中余、北叶”显赫的三大户之一,亦是人才辈出的礼仪之家、书香门第。余爱山的第三代传人余国柱,于顺治丁亥年高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江西清吏司郎中;顺治丙戌年,余国柱和他的侄子余震元同入“科校场”考场,同登一榜,乡里传为佳话。

文字参考:①.张大勇徽商典当兴衰沉浮启示;②.千灯旅游等③.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Hash:a912263196500ff233c600d3d96af77ad03b7259

声明:此文由 行走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