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涌之战上篇 | 炮灰硝烟,贴身肉搏,436名将士在这里捐躯

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军舰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虎门抗英世人皆知,但后来的黄埔乌涌之战却鲜为人知。为了纪念乌涌战役中战亡的将士,道光皇帝下旨建造了“乌涌清官兵合葬墓”,这是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高的肯定。

乌涌炮台:第二道防线

乌涌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因为它是进入广州的重要关隘。乌涌原有的乌涌河属珠江旁系支流,东通虎门出大海,西接黄埔港直达广州,是广州城海防的前哨关隘。

林则徐当然看到了这点。鸦片战争前,他在这里修筑乌涌炮台等防御工事。1840年,他驻守广州期间,派兵在广州外港黄埔港乌涌口处(今黄埔客运站附近)构筑了一座钻有44个炮眼的炮台,当时称为乌涌炮台。该炮台临江一面构筑有一长列野战工事,架设了47门大炮,还设有一大排木筏和沉没水中的许多沙船,形成了一条横贯江面,阻敌舰通过的封锁线,另有一条横江铁链,上面系着一艘架着十门大炮的沙船,一艘由林则徐购置的洋船“甘米力治”是改装的兵船“截杀”号,与40艘水师船,形成一条浮在水上的防线,林则徐把其视为仅次于虎门的广州外围重镇,称为第二道防线。

乌涌炮台原有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达科统率的广东广西兵约700人驻守。之前,道光皇帝曾下旨抽调湖南四川等地17000清兵到乌涌炮台加强守备。

▲ 甘米力治号模型。

炮台沦陷,436名将士阵亡

1841年2月26日,英国侵略军攻陷虎门。2月27日,英军战舰加略普号、先锋号、阿里耶打号、硫磺号、摩底士底号及汽船复仇神号、马达加斯号共七艘,溯珠江水道而上,于当日中午到达头道滩,向乌涌炮台发动猛烈攻势。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 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虎门外大角、沙角炮台

在此之前,湖南总兵祥福率领的湖南凤凰永州、绥靖等清兵900人,从湖南日夜兼程赶往广州,用了整整47天,终于在乌涌战役前一天抵达乌涌炮台。

琦善主政广州期间,为表示“和谈诚意”,撤除了珠江口许多防务。乌涌炮台虽有祥福率兵增援,防守兵力不算少,但交战双方的武器实力相差十分悬殊。英军战舰是大型的铁甲远洋舰队,七艘战舰共有大炮160多门,都是有效射程达1000-2000米的新式大炮,而海军陆战队使用的枪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枪。

▲ 鸦片战争时广东水师帅船模型。

清军的大炮,只是射程几百米的国产土炮,步兵武器除鸟枪外,长矛、腰刀、弓箭等还在使用。而清军的水师船,也是普通的木帆船

祥福知道与英军硬碰火力是不行的,决定与英军打近身战。他连夜组织官兵和民夫,在小岛南面的滩头阵地上加挖了许多战壕,战壕内设有梯级,上下自如。他把不少步兵深藏于此。

第二天下午,英国舰队到达乌涌炮台前的珠江水面,派出“复仇神号”、“马达加斯加号”前来测量水深。

船开到乌涌炮台的大炮射程内时,祥福命令开炮,炮弹打中了“复仇神号”的蒸汽冷凝器。

英军马上调动“摩底士底号”、“加略普号”等五艘战舰开到离岸三四百米的地方,向乌涌炮台和“截杀号”兵船发射威力强大的圆弹、葡萄弹和火箭弹。

一轮火炮过后,乌涌炮台相当部分已被摧毁,岸上空无一人。英军放下舢舨数十只,载着海军陆战队队员,在小岛南面滩头登陆。

埋伏在战壕的清兵突然跃起,向英军放枪的放枪,射箭的射箭,杀伤敌人不少。一些冲入战壕的英军,则被长矛、大刀刺死。英军的三次进攻被打退了。

正面攻击受阻,英军便偷偷派出一批士兵,在珠江北岸登陆,抄到乌涌炮台后面,并架起大炮对着炮台轰击。很快,炮台的大部分被摧毁了,“截杀号”兵船亦遭受重创。在腹背受敌的危急关头,琦善并没有发兵增援(此时锁拿琦善的文书未到广州)。

此时,突然刮起东南风,波涛汹涌,水位暴涨,仅剩下几个没有被摧毁的炮位均浸于水中,而炮架笨重,不能旋转,炮弹又因受潮打不响了。

▲ 乌涌战役图。

而英军如潮水一样涌上岛,祥福只好率士兵与英军近身肉搏,一些士兵因畏惧而想退缩,被祥福刀劈了几个。“摩底士底号”的司令义律·宾汉事后写道:乌涌守军伤亡严重,是“因为他们没有讨饶”。

到最后,祥福率领士兵且战且退,退至乌涌河边。乌涌河宽约十米,原有一座木桥,连接小岛与珠江北岸

但主管乌涌小粮台的知县瑞宝在战事开始后抢先过桥,过桥后竟下令撤去桥板,撤退的清兵只能涉水过河。而之前在珠江北岸登陆的英军见状,向正在过河的清兵发射了密集的子弹。

面对前堵后追的敌人,清兵退无可退,又回身与岛上的英军展开肉搏战。祥福与一名英军扭打在一起,在河里一齐溺毙。

2月28日,乌涌炮台终于失守。湖南总兵祥福、广东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达科及广西梧州协副将周枋等436名清兵阵亡。随后,英军又攻陷琶洲、猎德炮台,迅速进至广州城下。

广州城,危在旦夕!

未完待续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Hash:d902d241302b51f1266f7afcc089d1d0e7cc14d0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