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乙未亭,在苏州的拆迁轰鸣之中兀自独立!

【编者按】仰慕乙未亭久矣,待到其面前,仍旧不能欣赏其尊荣。唯有遥遥相望,看着大门紧锁。周围已是拆迁阵阵,挖掘机轰鸣,这座被关闭起来的亭子,显得有些落寞。

抵达镇中北路和312国道路口,一直往南即可。这是目前的风光,正在拆迁中,残留一些尚未搬迁的断壁残垣的房子。远远望去,悲切而寂寥。

汽车尚能行驶,但已然是尘土飞扬了。

远远地望去,多少有些寂寥。这些,也将会轰然倒塌。

最后的坚守,已经鲜有人居住。

违章建筑投诉电话赫然,变电箱还在开着。

这就是地图上的“东街”了吧!谁晓得新来的,会不会延续旧名。

白云苍狗,变幻莫测。

娄江河里的货运船。

近处,远处,白云,绿树。

漂泊者的家在哪一边?船上的日子。

终于找寻到,却只有入口和出口的标识,没有人,门未开。

这碑记,已经啥都看不清楚了。

东街30号,如此标志性。不晓得会否保存?

门前如此,香火宛在。

爬到高处,也只能拍到如此近况。据悉,乙未亭始建于公元1055年(宋代至和二年,也就是乙未年)。是纪念昆山县主簿宋与权率民修筑河塘,兴利除弊功绩的石碑。

1984年9月,由唯亭乡政府与吴县文物管理委员共同出资移建于镇东娄江北岸原唯亭居民委员会后园内,1986年3月25日公布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改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乙未亭是个半亭,飞檐翼角,高不过3米,深不逾2米,墙壁里嵌有两块青石碑刻。亭坐北面南,阔一间,进深半间,木构梁坊、花岗石立柱,木格挂落。

还有一座封闭的桥。

回去的路,准备去仁寿桥

尚未搬走的。

竟然还留着电话,莫非还有生意?

这片土地。

中街41号,也即将消失。

没有寻觅到仁寿桥。

还有燃烧的痕迹。

默默地过去,老者的身影。

摄影:王传言

山东临朐人,苏州作家协会会员,有公众号“言立方”

Hash:7582109bf5a386c81611780026a50dd9b8d3eba9

声明:此文由 言立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