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唯一的古石桥,藏在这个被遗忘的古墟里

深圳的西边,有一处低调的古墟,是百年前深圳的CBD:清平墟市。这里曾经人流如梭,商贸往来热闹非凡。

但随着世事变迁,清平墟的商贸风光不再,清平墟也变成了深圳的四大古墟之一。这里保留着多处历史遗迹,其中就有深圳市唯一一座古石桥——永兴桥

永兴桥 」

永兴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又在乾隆五十年重新修建,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深圳唯一的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桥,1984年,永兴桥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桥全长近50米,宽3.4米,桥身由花岗岩砌筑而成,整体造型美观,结构工整。

桥面是典型的青砖石板,还有桥头石狮子,虽然已经被磨平了纹路,但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石狮子的神态。

据说当时的桥头设有栏杆,行人自由来往,商贩则需缴纳“过桥费”方可通行。这或许是中国最早的“路桥收费站”。

永兴桥也成了联通四方的商贸桥梁。本就是商贸聚集地的沙井,因为永兴桥的建成交通更加方便,墟市也更加繁荣。

广安当铺」

走过永安桥,来到古墟中。在狭窄的小巷里,另一处清朝古迹——广安当铺,就坐落于此。这里曾经商贾云集,人来人往,可以说是当时深圳的CBD了。

广安当铺始建于清朝年间,由主楼、两栋附楼和门楼组成。占地面积588平方,主楼为炮楼式,高6层。

原本用作当铺的储存室,后用作防御盗匪。在已经发黑的外墙上,还能看到战争时留下的弹痕。

遗憾的是,窗妹去的时候,广安当铺上了锁,暂时不对外开放,无法进去参观。但通过门缝,还是能看到内部的青砖和木梁。

「清平墟」

不过沿着小巷往前走,也有不错的景色。灰白色的外墙下粗糙的石板凳,新修建的路灯也保持了跟外墙一样的深灰色色调,完美融入其中。

旁边有破旧的房子,看上去是年久失修了。抬头看,高处还有金鱼状的排水口,墙上的水垢痕迹提醒着来往的行人,这是一栋有历史的古建筑

另一条小巷子里,是当年清平墟的遗址。巷子的一边是民居,而另一边还是保存下来的5栋古商铺房屋。

这些商铺经过修葺翻新,保留着当年的原貌。可以看到这些店铺两层格局,一层是木门铺面,二层还有不同形状的木窗。

自清嘉庆年间到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宝安西部片区的重要商业区。这条短短的石板巷现在看来平平无奇,当年却是店铺林立、人头攒动。

穿过层层叠叠的拱门连廊,好像还能看到百年前古人在此聚集,或大声吆喝、或讨价还价的热闹的景象。

新桥粮仓

看完古墟里的古迹,还有一个地方也别忘了来打卡,那就是新桥粮仓。

新桥粮仓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宝安县4个粮食中心仓库之一,用于存放村民上交的公粮。

院落占地面积为2729平方米,中间有两座并联的圆柱形仓库,淡黄色的外墙,青灰色的穹顶。顶部设有小窗,用于通风。

但随着交公粮的时代过去,粮仓也不再热闹,与身后的广安当铺和商铺一样,在时间的流逝中归于寂静。

2010年,新桥粮仓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粮仓成为了博物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也成了老人口中过去的事情。

时光流转,曾经是商贸交通要道的永兴桥成了古迹,桥下两河交汇处今变成了一片小湖泊。往日的繁荣光景也随之淡去。

湖泊中还栖居着4只黑天鹅,湖面上飘浮着的小木屋,是属于他们的“湖景房”。有时也会有带着小孩子的游人来看天鹅,还会捎上一块面包来投喂它们。

它们也不怕生,见到有人拿着面包来投食,就组队游了过来,不停地啄食面包粒。

而这里还将打造成一个影视小镇,因此随处可见各种涂鸦墙和各具特色的建筑。一圈走下来,可以感受到百年古迹与现代建筑在同一时空的碰撞。

这里还有个主题为“清平墟市”的集市活动,延续了清平墟昔日的传统,定期举办集市。

///

百年间风云变幻,沙井墟市繁华不再。清平墟变成了清平古墟,宝安县也更名为深圳市。

好在还有这些古墟旧址的存在,无声地向每一个来此的游人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目前由于影视小镇还尚未建设完成,游人稀少,让这里多了一份闲适与安逸。快找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来清平古墟走一走吧!

· 清平古墟 ·

门票:免费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颜路与中心路交叉路口往西约50米(宏海汇盈大厦西侧约150米)

交通:地铁11号线沙井站D出口

营业时间:全天

Hash:5880466e46f1c7e0be09e0987993a9d957797364

声明:此文由 用眼观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