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用科学护航物种保护

中新网6月25日电(记者 丁宝秀)“千金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是长江沿岸民间的一句俗语,它形容中华鲟和白鲟体型庞大,也反映过去长江地区物种丰饶,两种鱼都是常见的种类。

而如今,有科学研究称白鲟可能已功能性灭绝,中华鲟则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华鲟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评价因素,与其它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评价生态网是否健全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技术学科组组长杜合军向中新网记者介绍。

近日,记者探访了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探究科研人员在中华鲟物种保护上取得的突破。

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资料图:中华鲟。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保护

中华鲟,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身躯庞大,至今有1.4亿年历史,曾是恐龙的“小伙伴”,为我国所独有。它们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段出生后,待鱼苗长到20厘米左右就会游往大海,路途几千公里,在海水中成年之后,一旦性腺成熟就会从大海溯游回到它们的出生地河段产卵繁殖。

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华鲟的保护研究工作,从最初的增殖放流,到如今多措并举保护种群繁衍,中华鲟的物种保护技术每年都会取得重要突破。

在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的养殖车间里,工作人员养殖了不同年龄的子二代中华鲟,即在全人工环境下长大的中华鲟的后代,是全人工繁殖技术的产物。人工繁育中华鲟的目的,就是让它们回到长江,补充野外中华鲟的数量。

据了解,三峡集团共组织过64次大规模的中华鲟放流,总放流数量达到504万尾。有统计显示,30多年来,包括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内的多个机构,共放流中华鲟700万尾以上。

突破

放流,不是粗犷地将人工培育的中华鲟一股脑地放到长江中。

杜合军介绍,随着技术的进步,每一次放流中华鲟都要考虑时间、数量、年龄甚至性别等多种因素,“达到科学的放流比例,才能真正起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近些年来,杜合军带领团队在多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很多都是服务于更加科学地放流,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华鲟的性别鉴定技术。

不同于其它生物具有第二性征,中华鲟从出生到成年都不能从外形鉴别出性别,这很不利于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种群繁殖。

以往,只有成鱼才能通过穿刺的方式鉴定性别,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B超、内窥镜、RNA等技术相继被研发出来并加以使用,可鉴别的鱼的年龄也越来越小。2020年,科研人员研究出了DNA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哪怕是刚刚出生的鱼,只需从其身上刮一点体液,就能鉴定出性别,因此在放流中,科研人员可以通过选择特定性别来对野生中华鲟的性别比进行平衡。

单雌性繁殖技术是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的又一项技术突破,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生物手段诱导雌鱼的卵子发育来获得鱼苗,以帮助种群的延续。

此外,为避免近亲繁殖造成中华鲟人工种群退化,实现中华鲟的优生优育,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还建立了反映中华鲟亲缘关系远近的遗传谱系,每一条中华鲟都有一个“身份证”,用于指导人工繁殖,提升人工繁殖中华鲟的遗传多样性。

希望

经过几十年的物种研究,科研人员对中华鲟的认知逐渐明朗,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壁垒,但杜合军对于中华鲟的物种保护仍然抱有很大希望。一方面源自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更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有源源不断的年轻科研人员加入到这一物种的保护当中,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

此外,杜合军建议,作为普通人,也可以为中华鲟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例如保护环境、不吃珍稀鱼类、不乱捕误捕、发现伤害珍稀物种的行为及时举报等等。

“作为科研人员,最希望看到的情景是,中华鲟不再濒危,野外群体不断壮大,有一天可以对这个物种开发利用……”杜合军说。(完)

[责任编辑: ]

Hash:d4623afb0c3c67c088d3d3113bee43b82ea28f8c

声明:此文由 光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