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杰地灵的襄阳古村落: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前几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其网站上公示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南漳县板桥冯家湾村榜上有名。这也是襄阳地区唯一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那么这个村庄究竟有何魅力呢?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这个人杰地灵的荆山古村!

板桥镇位于南漳县西南部,地处高寒山区。境内就山形而言,东西两面群山巍峨,南北两面青山连绵,构成“船帮”,中间镶嵌着48座起伏的小山峦,就像一块块元宝,有“旱船驮宝”的美称。正是这样一个风水宝地,孕育出了有着“古民居之乡”“文化之乡”美誉的冯家湾村。

藏风聚气的传统村落

冯家湾村是深藏于鄂西北荆山山脉崇山峻岭之中的小山村,隶属南漳县板桥镇。村落最迟在明代就已形成,以山区沟壑河流为发展路径,主要由冯氏家族营建,以传统民居、宗祠、墓园、古山寨、农耕设施、手工作坊组成,是具有典型散点式布局特征的荆山传统村落。因其历史悠久,尤其是传统民居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且建造工艺精良,素有“古民居之乡”“文化之乡”的美誉。

冯家湾村山清水秀,风土人情极具山区特色,文物古迹资源富集,特别是以冯氏家族为中心的家族历史底蕴极其深厚,同时也构成一部从明代以来的村落发展史。

冯家湾古村落选址独特、充分体现风水学理论。村落处群山环抱中,四周山峦起伏,共有大小40多座山峰,可谓群峰连绵,峡谷纵横,村庄就坐落于藏风聚气的群山谷底。山岭植被良好,河谷农田肥沃。村庄沿河谷地带蜿蜒、散点自然分布,县道薛(坪)板(桥)公路和村内通组公路将分布的居民点(村庄)连为一个整体。清澈潮水河从村内流过,是漳河源头之一,不仅为冯氏家族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还为在清代至民国繁荣一时的造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冯氏家族积累了大量财富。

以冯哲夫民居为例。该建筑周围山势陡峻,灌木丛生。背后的坐山高大端方,行家称之读书岭,面朝由多个“金元宝”组成的笔架山,寓意砚前笔架,文运昌盛;前面为开阔的长冲,在房前的坡脚用块石垒砌高大的挡土墙,平整出宽敞的场院,局面开阔,几十米外原开有宽大的堰塘,紫气东来,预示人财两旺。

精美绝伦的乡土建筑

冯家湾主要由冯氏家族聚族而居,形成的家族式传统农耕村落。据冯氏家谱记载,已有19代人在此繁衍生息,其所建民居、祠堂遍布板桥镇,尤以冯家湾村最为集中。在纵深约6公里,宽约1.5公里的村庄范围内的坪地,散点分布冯氏一族的天井院式古民居十余组(其中省文保单位2处)、宗祠1处、造纸作坊3处、防御用古山寨3处、古墓群3处。可见,冯家湾现存民居类型丰富、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且工艺精湛,既融合了南方传统建筑的秀丽和北方民居的厚重,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荆山地区民居风格,其中尤以鞠家湾(自然村)的冯氏民居最为典型。

据资料记载,鞠家湾冯氏民居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原为鞠氏家族住地。民居坐北朝南,背靠南北两侧高山,山势陡峭,山上树木茂盛。据传,此地乃风水宝地,必出达官贵人,所以顺治四年(1647年),被当地冯姓看中其位置并将其购得,遂成为冯氏家族居所之一,在其原有建筑的两侧进行了相互对称的扩建,并对部分主体建筑进行了改建。著名乡贤冯哲夫即生于此长于此,因此也称其故居。

冯氏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建筑选址独特、布局合理。整栋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背倚高峻的读书岭,面朝笔架山,门前场院宏大,水塘开阔,环境清幽,可谓风水宝地,民居正对的山峰形似笔架,后山命名为读书岭,说明主人选址时就透露出重视读书教育的心理需求。房屋高二层,呈中轴对称的天井院布局,五栋126间房屋分为三路三进,9个天井院各自独立,院与院、房与房之间行走出入十分方便。建筑设计既独特,用材也合理。整栋建筑分为5个宅院,院与院之间均由封火山墙分割,具备防火、防盗、防潮等功能,建筑材料皆就地取材。基脚均用石条砌筑,石条之间咬合紧密,以桐油和石灰勾缝。三百多年来主体结构完整无损,巍然屹立于荆山山水之间。民居建筑独特,造型丰富,外观朴实低调,内在别有洞天,精致细巧,雕檐刻壁,画龙描凤。屋脊为行龙飞舞、丹凤朝阳,瓦头为龙头凤尾,檐头分别装饰有红大理石灯笼、玉雕双狮、石雕蝙蝠等。室内门窗隔扇和板壁均雕刻人物肖像及花鸟图案。这是一组艺术价值较高、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

据险自保的古山寨

“有村落必有山寨”是荆山地区传统村落的重要特点之一。明清时期,荆山地区流民很多,爆发过多次流民起义。清嘉庆年间爆发的白莲教农民起义,义军曾到达过地处荆山深处的南漳、谷城保康等地,是朝廷重点“进剿”地区,于是荆山山民营建山寨,坚壁清野,防御匪患,成为明清时期普遍采用的御敌和自保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

由于冯氏家族庞大,冯家湾村遗存的古山寨数量较多。冯氏先民在村落四周山体险要之处,建有夹马寨等3处古山寨,皆易守难攻。和平时期,村民在村庄内安居乐业,耕读传家;如遇匪患,则家族人等携粮食、衣物、牲畜等避乱于易守难攻的险峻山寨之中。

夹马寨位于冯家湾村鸡冠石的山脊之上。山寨之下为清澈的夹马寨河。山寨依山顺势而建,房屋呈南北走向,带状分布,寨门设于北端,中段多处垒砌有护坡石,南部有两处掩体。据78岁的冯祖训老人介绍,寨内原有石碑记载该山寨为冯家进山祖修建,作避难之所。后石碑被毁。

古山寨是冯家湾古村落重要的防御体系,是荆山传统村落特定时期产物,也是荆山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着明清时期荆山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代乡贤冯哲夫

冯家湾村历史悠久,发展脉络清晰。据冯氏族谱、冯氏家族墓碑及冯哲夫所著《素园文集》明确记载,冯氏家族最早于明成化年间从陕西凤翔迁徙定居于冯家湾潮水河,聚族而居。他们发扬楚人祖先“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风餐露宿,重整家园,艰难生存;后在潮水河一带开设造纸作坊,积累财富,逐步摆脱贫困;同时秉持“耕读传家,诗书济世”之传统,最终使得冯氏家族成为一方乡绅,走上富裕生活之路,创造并改写了冯氏家族乃至板桥的历史和文化。

冯氏家族聚族而居,历史悠久,耕读传家,泽被后人。在艰苦创业、重整家园的过程中,常常意识到,要彻底改变贫穷面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仅靠年年岁岁劳苦耕作,难有大的作为,唯一的出路在于“耕读为本,诗书济世”。冯哲夫《素园文集》中记载:“吾家自高王父以孝友起家,历民相承;泽以诗书,盖光大之……”于是冯氏家族热心办私塾,设专馆,冯氏子弟皆入私学,后出现官学等多层次、多格局培养人才的新气象。这种耕读传家的传统,使得冯氏一族成为世代书香门第、一方名门望族。

冯哲夫曾祖冯曰持为太学生,膝下有二子均为清秀才,其孙冯宗良、冯宗俭兄弟皆为清贡生。另在《素园文集》记有姓名的冯氏后人中,在清科举时代有5人为县学生员,4人为贡生,5人为举人,清末晚期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国民教育,有7人受过高等教育,2人受过中等教育。至于文中没有记载的人物也多从幼年在私塾攻读。正是冯氏家族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少人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就南漳范围而言,冯氏后人或为地方士绅,或为一方贤达,或为一域名流,或为政府工作的官员,因而南漳素有“冯半县”之美谈。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爱国人士、开明士绅冯哲夫。

耕读传家的传统不仅对冯氏一族影响深远,重视文化教育也被发扬光大,成为板桥人的共识,1949年后,出现过张怀念、伍荣显等省市级领导,在他们回忆录里,无不提起成长路上受益于板桥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哲夫身材高大,一米八是有的,满腮白胡子,早上起床爱运动。生前教导儿子不能克扣下人。我父母曾为冯家帮工,每天给一升苞谷,一个苞谷馍馍。”原板桥土地所所长王正伦老人后来对我补充他记忆中的冯哲夫。

青山绵绵,河水潺潺,山路弯弯,古树葱郁,民宅古雅,山寨险峻,构成了一幅原始、古朴的美丽画卷,冯家湾百姓就是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过着自给自足、耕读传家的农耕生活。

本文来源于襄阳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供销蜂鸟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Hash:3257d67168ce481644283f3274caddf94757749c

声明:此文由 供销蜂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