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高蒲氏:南宋少数民族回纥之后

南宋时期,一支西域回纥人全族迁入山东,先后在宋代担任地方官而入粤,随子孙繁衍,其中一房定居巴江河畔的小村庄——江高镇蒲村,躬耕田园。如今,这支蒲姓少数民族后裔已完全融入当地的生活,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祖先是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

在江高镇蒲村,由于相关记载的缺失,关于蒲姓的来源,村内的老人并不清晰。蒲氏后人蒲展鸿今年已经61岁,见笔者前来探访,他拿出了同族新修的族谱《南海甘蕉蒲姓族谱》。蒲展鸿说,“四清”的时候,村里的族谱被当成“四旧”,统一拿到了如今村口的位置烧掉,一本也没剩下。后来,他们在有着血脉关系的广东南海里水镇甘蕉村族谱中才找到了姓氏的来源。

翻着手中的族谱,蒲展鸿说,这本族谱虽然记载的是南海里水镇甘蕉村蒲氏一族,但关于蒲氏一族到广东前的记载是一样的。南海甘蕉蒲姓旧谱记载:“蒲氏原为西域回纥人,考西域即蒙古地,唐宋称为回纥,又约回鹘。”又《尚友录》载:“蒲姓角音河东郡,先世居湖上,湖忽生蒲三丈,因以为姓。”

蒲展鸿解释说,关于江高蒲村蒲氏的由来,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祖先是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南宋嘉定年间,有一支回纥蒲姓族人,因仰慕孔子儒家学说,而全族迁入山东,字号为鲁尼氏,表示对孔子的敬仰,从此蒙古族蒲姓就在中原定居下来。来到中原后,蒲姓族人与汉人杂居,易汉服,学汉俗,读孔孟之书,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及第,蒲氏的第二代至第七代相继为宋代的地方官。从新修的族谱可以看到,在宋代时,蒲氏一族就已经以汉族人的取名方式取名。

栖息巴江河边融入当地生活

站在蒲氏宗祠门前,望着从宗祠门前流淌而过的巴江河水,蒲氏后人蒲光锡说,虽然关于蒲氏何时在江高定居已无人知晓,但是听老一辈人讲,江高蒲村蒲氏祖先迁居于此,主要是因为村子地势较高,前临水,后靠山,环境宜人,适合耕作。

蒲氏宗祠。

蒲氏宗祠内景。

因此,一说起蒲村,周边的村民都会这样向来者介绍:“蒲村,落雨水浸浸唔到!”。据悉,蒲村自开村以来,就少有水浸灾害,蒲氏族人在这里安居乐业,世代以耕作为主。“以前,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条小艇,白天,村民就带上像雨伞一般大小的帽子,扒着小艇渡过巴江河,到堤岸的那边耕作,遇上收稻的季节,就将收来的稻米搬上小艇,通过巴江河,在码头上岸。”蒲光锡说,如今,在堤岸的那头,村里人都种上了台湾草。

巴江河流经蒲村。

现在,江高镇蒲姓的村民共有200来人,尽管都知道祖先来自少数民族,但村民已无半点少数民族的特点。蒲展鸿说,解放后,全村人都改成汉族,现在族人衣食住行全部跟当地一样,开口也是纯正的本地粤语。

三地蒲姓传宗族情谊

据区文遗办介绍,目前广东地区有3个地方姓蒲,分别是白云区江高镇蒲村、黄浦区鱼珠村和南海里水甘蕉乡,这3个地方的蒲姓同处一族。其中,江高蒲村的祖先与黄埔鱼珠的蒲姓祖先是亲兄弟,与里水甘蕉的蒲姓祖先则是堂兄弟。

蒲展鸿介绍,虽然蒲氏族人在广东的分布并不多,但是蒲姓宗亲非常团结。解放前,3个地方的宗亲兄弟会定时在越秀山“行山”(即拜山)。他记得,小时候常跟着宗族里的亲戚扒艇过河去“行山”,“行山”之后,三地的宗亲便会到陶陶居吃饭。解放后,“行山”所在的地方被改建成游泳池,行山活动自此就中断了,“但我们还是会时常聚一聚,共叙宗族情谊。”

1999年,江高蒲村宗祠重修,黄浦区鱼珠村、南海里水甘蕉乡两地蒲氏宗亲亦出力修筑。蒲展鸿说,蒲氏宗祠门口石柱上刻着的一副对联:河东开巨派地生百福民安国泰,怀远发其祥天耀三光人寿年丰,就是当时其它地方的蒲氏宗亲题写上去的。

蒲展鸿说,虽然村内族谱已经没有了,但宗祠还在,蒲氏宗祠见证了蒲姓在江高的发展。这座光绪年间重建的宗祠,是用村内原有蒲氏宗祠拆后的材料重建,现在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文|陈若兰

图|石建华

通讯员|刘婷 黄冠豪

排版|欢欢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Hash:cf1ebd02879715033ea13945bf6853206f263c96

声明:此文由 白云融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